(原标题:国内创新药企大规模对外授权其实也是一种无奈)
在海外虽然自己卖药同时卖得好则效益最高,但这需要非常多的资源,所以对外授权是药企出海最实际最方便的策略。一般来讲越到后期的授权条款越好。因为对于买家成本更低,风险更低,上市取得回报更快。 传奇的CART首付3.5亿,因为POC(早期疗效评估)已经做完,强生买来就可以直接进行注册临床。和黄的呋喹替尼首付4亿并且分红比例很好,是因为更后期,临床都做完了买来就等个FDA上市注册。
最近1年国内对外授权出现了井喷式增长。但仔细看,授权的资产越来越靠前,有大量1期的项目,甚至临床前就授权出去了。这些项目首付款不会多,而且未来如果成功上市,分红比例也会比较低。简单来讲就是大部分风险和未来利润都出让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很简单,医药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融资功能已经没了,大量企业断粮了。再好的项目也需要钱来推进,没钱了就卖吧。至少未来开发费用丢给买家,而且还能拿一笔首付款救急。 同时之前融资容易的时候,国内出来了一大批初创企业,基本上什么靶点都做一遍,所以等海外巨头想一个靶点的时候来国内一看圈,通常情况是还真有企业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