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是兄弟就“砍一刀”?房企高管正在博弈)
高管往往是企业临危守阵的“最后主力”,但也可能是击垮老板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房地产深度调整的当下,越来越多企业通过管理层降薪、增持或表态,释放积极信号,赢取最后的胜算。
但这场终极博弈难度极高,胜则千帆过境,败则五零四散,或是薪酬和职位一降再降,或是离开创业道阻且长。
当越来越多“打工皇帝”走下神坛,或许应该重新审视高管和房企发展中的那层“微妙”的关系变化。
第一刀: 全面降薪,撕下“打工皇帝”光环近日一则“华发股份高管开始全面降薪”的传闻引起热议。据自媒体援引华发股份员工爆料称,公司从集团总部到地区公司,高层干部都要降薪。
降薪传闻的背后,华发股份业绩出现接连下滑。财报显示,2022年-2024年一季度,华发股份(600325.SH)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1亿元、18.38亿元、3.49亿元,变动幅度分别为同比下降约18%、30%、35%。
然而华发股份董事及高管的薪酬仍在增长,2023年总薪酬增至6756万元。其中,华发股份董事局主席李光宁的年薪680万元,在一众房企高管中处于高位,且远高于不少国企一把手。
当公司发展速度与管理层的薪资不匹配,调整或就是首当其冲的“第一刀”。也由此,高管降薪,在房地产行业早已不是新鲜事。
据统计,A股上市房企113位董事长和CEO的2023年薪酬总额约18415万元,同比2022年平均下滑了11.7%。
2024年降幅正持续扩大,例如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总裁祝九胜、监事会主席解冻等高管,曾自愿领取月薪税前1万元,年薪降至12万元。仅以2022年祝九胜薪酬582.9万元为基数,也能预料今年万科报表上高管薪酬降幅之剧烈。
更早一些,碧桂园执行董事杨惠妍、莫斌、杨子莹和非执行董事陈翀主动将年薪调至12万元。其中,莫斌在2022年的年薪达到300万元、2021年总收入甚至高达1.92亿元。降薪这一刀,相当于砍掉了“地产打工皇帝”的光环。
第二刀: 拿钱增持,高层推到救企“前线”降薪以外,增持则是高管真金白银力挺企业的“第二刀”。
7月9日晚间,万科A(000002.SZ)发布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归属上市股东净利润亏损70亿元到90亿元,这也是其自上市以来首次出现亏损。
同一时间,万科1862名骨干管理人员抛出“自筹2亿元”的股票增持计划,并承诺增持股份自愿锁定两年。
在此之前,万科曾披露,高管的集体护盘,或许增加了二级市场投资者的持股信心。增持公告后的两个交易日内,万科A连续收涨,股价出现小幅回升。
已走到“退市”边缘的华夏幸福(600340.SH),同样想用增持“悬崖勒马”。
作为早期出险的房企,华夏幸福尽管已出债务重组方案,但业绩跌势却迟迟未能止住。近日华夏幸福公告,2024年半年度预计亏损45亿元到50亿元。
与此同时,华夏幸福披露了其董事长、实控人王文学将以自有资金进行今年第二轮股份增持计划,增持金额为1000万元至1200万元,本次增持未设定价格区间。
此前不到半个月,王文学已耗资千万增持公司股份。与其同行的,还有华夏幸福部分董事及高管,增持股票金额约592万元。
多番操作之下,华夏幸福虽然仍经历巨额预亏的业绩冲击,但股价已逆势重回1元/股以上,暂时缓解了退市警报
第三刀: 掐架与爆料,高级打工人的“反弹”当企业陷入危险,管理者临危守阵是情分,共舟共济是道义,但当危机大到高管无法自保,甚至有所损伤,博弈和反弹便开始了。
石榴集团创始人崔巍和原高管桑春华之间的股权之争,就因“董事长下跪”一度出圈。
双方纠纷多年,且奇招频出。直到今年6月据石榴集团官微披露,集团原高管桑春华及同伙甚至直接“侵占”了83套北湖壹号社区2023年未售房屋及相关项目公司。
据悉,该项目有未出售的别墅共计83套,总价值约20亿元。桑春华新成立的物管公司试图接管北湖壹号的管理权未果,甚至引来警方维持现场治安。
此前,合盛集团也爆出,创始人被原总经理家属举报的事件。据称,原总经理因被构陷入狱,该家属方起实名举报。而“举报门”一度导致合盛集团董事长、浙江千亿富豪罗立国受到多项违规质疑。
因此不得不进一步审视,如果房地产持续调整,房企问题一旦得不到稳妥解决,企业内部问题或许会成为最重的一击,曾经同仇敌忾的高管或许会否成为压向老板的最后一根“稻草”?
(原刊发于2024年7月12日)
完
文字丨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