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上市公司|韦尔股份半年报季的心路历程)
韦尔股份半年报业绩预告、正式半年报、业绩电话会都有了,那么肯定要聊几句。但既然是“老朋友”,总归有点特殊待遇,这篇就按照心路历程来做分享吧。
故事的起点,是在半年报披露之前。
7月5日,韦尔发布过半年报业绩预告,营收区间119-122亿元,同比增长34.4%-37.5%,归母净利润区间13.1-14.1亿元,同比增长754%-819%。
当时预告一出来,超市场预期,原先都觉得单二季度能做到7-7.5亿不错了,结果预告中位数是8个亿,环比增长40%有余。
超预期自然是股价上涨,预告披露后股价10天内涨幅超过15%,上市公司做出业绩,投资者收获浮盈,皆大欢喜。
只可惜,那个最常见的词随即出现:好景不长。
7月中下旬开始,韦尔股价一路下跌,1个月时间跌幅有20%,不仅跌掉了半年报预告的涨幅,还继续往下跌了不少。
也就是说,如果是看到韦尔业绩预告表现不错而买入,现在就是亏钱状态。
到底是为什么跌?思来想去就三个原因:
第一,有资金提前了解到,真实半年度业绩是落在下限区间,即上半年净利润只有13亿出头一点,这是最普遍的逻辑;
第二,前提有短线资金埋伏在里面,这波上涨赚到钱就撤离了,尤其是外资持股占比明显下降,但好像也不至于跌破预告披露前的价格;
第三,市场对半导体或者消费电子有些担忧,觉得下半年景气度不如上半年,毕竟其他半导体设计龙头也跟着跌了不少。
根据对公司的跟踪了解,我觉得影响程度排序是2>3>1,即资金面>行业面>基本面。
带着困惑和不解,昨晚迎来韦尔股份的正式半年报。
光看半年度情况意义不大,单季度变化会比较敏感,不是说季度增速会影响投资决策,而是季度的边际变化能看到周期趋势。
有几个关键点:
1)单二季度营收64.5亿,创下历史新高,同时净利润8.1亿,环比增长45%,完全符合预期,可见第一条原因是不攻自破;
2)单季度毛利率再次站上30%,说明高毛利产品比例提升,新品逐渐占据高端市场,管理层所言不虚;
3)股东结构来看:总户数不断减少,公募持仓略增,北上资金大幅增长,由于这里是截至6月底情况,那就侧面验证了7-8月份是有资金卖出的因素。
除此之外,看消费电子还有个比较关键的指标,就是库存。想当年,韦尔库存不断高企到见顶回落,背后就是周期的映射。
如今库存基本回归正常,大概就是1个季度的备货(即库存≈单季度营收),我是希望能够保持或者略有增长,就说明新产品订单比较健康。
可以看到,韦尔单二季度库存是在67.6亿,比一季度和去年四季度微增,公司加强了库存管理(股东大会时有提到过)。
对于周期见底向上的赛道,我认为,库存稳健+毛利率提升=健康发展。
稍作小结,刚才聊到3点原因,第一点净利润爆雷并没有,第二点资金撤离略有影响,现在就剩第三点产品景气度情况,这个在半年报里没有直接答案。
于是,所缺少的产品线情况,就是业绩会需要重点了解的内容。
早上8点30分,虞董事长带着一众管理层,召开了业绩说明会并亲自问答。
会上提到了不少应用场景,简单归纳下最新情况:
1)手机:今年推出不少摄像头新品,高端竞争索尼和三星,低端进入OPPO和vivo,宽动态是特色,明后年高速成长的势头不会减弱,但增速可能有些下降。AI手机对摄像头影响不大,就看能不能带来换机潮。
2)汽车:摄像头方面,随着智能驾驶级别提升,会用到越来越多、越来越高级的摄像头,这是韦尔强项;其他汽车芯片领域,虞董最近跑了一圈,国内车企都有国产化要求,韦尔前几年的大量研发投入即将见效。
安森美老案子都被韦尔拿下,现在全球新案子主要都是在国内(海外都在2027-28年),竞争对手主要是索尼。
3)眼镜:AI眼镜是人工智能很好的载体,韦尔在技术上处于领先位置,应该能拿下大多数订单(比如Meta Quest2),后面可能还有AI耳机会搭载摄像头。
4)TDDI:曾经毛利率高达60%,后来成为增速拖累。管理层说,以前是单一产品粗放式发展,价格一旦下降就会影响毛利,现在大规模投入后型号非常多,很有信心成为份额最大的LCD Driver(液晶驱动)芯片供应商。
我自己总结:未来核心是高端摄像头和LCD Driver,同时AI眼镜和汽车800M等有竞争优势,而这些都是前两年不断研发带来的成果。
上文提到,韦尔单季度营收创下了新高,但净利润却没有新高,原因就是研发费用很高。后面随着产品不断增多,量变产生质变,相信盈利很快也会达到新高。
韦尔业绩会大概是9点半超过一点结束的,当时离开盘已经有些时间。
等研究员们再给基金经理汇报下,就看到韦尔股份一路上涨,盘中最高涨幅4.7%。到收盘依然上涨2.9%,在这个无语市场里已经算是很坚挺。
当然,不敢说完全是业绩会的功劳,但相信虞董给打打气还是很有作用的。有优质财报做基本面、有董事长问答增强信心,这种上涨是我非常愿意看到的模式。
最后聊两句估值。
半年报过后,韦尔的今年盈利预测基本就是在30亿附近,核心就来到估值的抉择,是20倍、30倍、40倍还是50倍?
由于周期性过强,2021年净利润44.8亿,2023年净利润只剩5.5亿,看PE估值实在有点心脏受不了。但前几年营收基本都在200亿上下,因此看PS(市销率)估值或许有些帮助。
2017年上市以来,叠加整合因素影响,PS估值波动比较大,但近几年里4倍PS基本就是底部,我想后面大概率不会再有22年底部那种高库存水平。
因此,4.5-5倍PS就是比较合理的区间,如果新品销量和毛利率提升都非常顺利(要不断跟踪),那就能向上看到6倍。
现在市场一致预期,2024年销售收入是270亿附近,4倍PS估值就是1080亿,4.5-5倍PS估值就对应着1215-1350亿市值,可供参考。
再补充一句,我觉得消费电子或半导体设计板块,想要再看到拔估值会比较困难,往后较长一段时间,应该都是先去赚到业绩增长的钱。
#半年报解读# #半导体# #CIS# $韦尔股份(SH603501)$ $北京君正(SZ300223)$ $思特威-W(SH688213)$ @雪球创作者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