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错误的追求,大多数人亏损的根源)
试图把握市场时机是风险的来源,而并非是保护措施。
——霍华德·马克斯
”
这是我昨天看到的一条朋友圈。
但另一方面呢?周二是接近4000家企业上涨,基本算是普涨的一天。本周截止周四上涨的企业有3900家,80%的企业都是上涨的
普涨为啥还亏钱,自然是周二早晨开盘冲进去的。
在股市很多人都有一个错误的追求,就是一定要买在上涨的前一刻。这反而也成了大多数人亏损的原因。
在股市的确定性追求基本分两派:
第一种是很多股民的执念,一定要买在启动的前夕,这样可以让自己金钱利用最大化,同时规避等待的煎熬。但这种执念的结果,会导致在最终一次成功大涨前一次次犯错,反而让自己亏损更多。
想要规避下跌只享受上涨的想法,反而成了大多数人亏损的来源。
正如巴菲特所说:拥有一只股票,期待它明天早晨就上涨是十分愚蠢的。
在很多人抱怨今年每次出利好之后都冲高回落,导致自己亏损惨重的同时,我们来看另一个数据。
周二文章简单聊过,黑白上半年反复聊的几个ETF、沪深300今年涨幅20%、恒生ETF(159920)今年涨了27%, 恒生科技指数ETF、恒生互联ETF都涨了28%左右。
也就是说买了不动,然后去做自己喜欢的事,今年收益反而好过于每天操心等待消息期望买在上涨的前夕。
昨天看了一个统计,利好出来冲高回落基本占了8成,可能这只是股市一个阶段的表现,但这个阶段的连续错误,就足以让一个投资人亏光本金,离开股市。
对短期精确的执着追求,这就是大多数股民股市亏损的根源。想精确的买到启动那一下,就会为启动失败的前五次、十次付出代价。
正如彼得·林奇所说:试图预测和防范股市回调所造成的损失,要比实际损失更多。
除了想要追求买了就涨的确定性,自然还有另一种选择,追求长期的确定性。
想要确定哪天一定涨这是很难的?但长期哪些企业必然有价值,这就简单很多。
尤其在股市偏底部的区间,更要有这种长期思维,不要损耗自己。
今年的文章中我反复聊,既然确定是底部,最重要的不是哪天能涨,而是别被这趟车落下,上上下下的总想找车启动那一下,不仅反复付车票,还容易错过这趟车。
如去年所说:如果你认为一辆车的终点是财富大幅提升,重要的是你能在车上,而不是试图买到最便宜的车票。
当下认真构建一个配置组合,然后只需要耐心等待,赚钱是几乎必然的结果。
所以,这个阶段什么最重要,能看懂自己持有企业的长期逻辑,当前估值不算高,未来必然被需要,且需求持续,这个思路很重要。
大部分人在底部的亏损都是因为太敏感,有个悲观点的消息,低开赶紧卖,但卖了他往往又涨,因为底部没太多下跌空间。
有个正面些的利好,高开赶紧追,追进去往往高开低走。因为经过一个漫长熊市很多人涨点就想落袋为安。
短期为什么难把握,除了大众的情绪是一个猜不透的事情,我们知道的消息也可能仅仅是整体中的一部分。
上周海外某地发生冲突,一众顶流军事大V的预测全部翻车,哪怕已经做到某个领域的专家,哪怕每天绝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到这件事情,想要预测对短期也是很难的。
在股市同样,信息更是瞬息万变,我们只能找到那么几个安全的标的,不可能期望自己预测所有。
周一说这次一定是天大利好的是各个自媒体,过了一天骂高开低走的也是各个自媒体,大多媒体为了流量只会迎合,也只能放大你的兴奋和恐惧,反而让人更容易因为情绪做决策。
格雷厄姆说:如果说这60年来我在华尔街注意到了什么的话,那就是人们无法准确预测股市的走向。
之前有读者问黑白,虽然知道在底部,但是对于自己选股没信心,因此总想看啥涨的好再去买,反而屡屡追高,怎么办。
这个我之前聊过,如果对自己选股没信心怕踏空,可以选择配置一部分指数。
指数部分至少让你不会差于均值,让你的心态会平稳很多,比如在今年几个主流宽基都涨接近20%的情况下,如果自己还亏损自然会着急。
但是如果你配置了一部分宽基,宽基的部分稳赢,个股再选两三家自己看好的增加弹性,宽基+个股是适合大部分个人投资者的方法。
同时部分持仓选宽基会为你节省了一些精力,可以让你专注的研究剩下的两三家企业,能进一步提高胜率。
很多人认为宽基回报不好,其实这中间缺少了一个止盈的环节。
国内股市起步较晚,我们看到的大多投资书籍都来自海外翻译,确实让我们学到了很多经验。但我们也要意识到学习不能放弃独立思考的部分,无论是机构行为散户话,还是个人投资者参与比例较多,都造成了A股、港股波动较大。现状下,持有宽基择机止盈,是一个必要选择。
试图把握时机,做到买入就上涨,除了上面所说会在启动前无数次试错,反而导致亏损惨重外。
还有另一个风险,就是错过股市中10%最重要的日子。
霍华德·马克斯在1993年2月写给橡树资本客户的备忘录中写道:“从1926年到1987年,股票的平均年回报率为9.44%。
但是期间的774个月中,只有50个月表现较好,只有不到10分之一。
如果你想耍小聪明规避波动,错过了这744个月中最好的50个月,你就错过了所有的回报。
历史一次次的告诉我们,试图把握市场时机是风险的来源,而并非是保护措施。
下图是我一个账户的统计,虽然这个账户今年整体表现不错,但9月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贡献了接近一半的收益,更精确的说是9月最后一个周的三天贡献了接近一半的收益。
如果一直空仓等待可能错过了那几天大涨,就错过了一年中最大回报的时期。
更甚至,如果是看到9月最后几天表现好,10月国庆之后热血沸腾的冲进去,看似试图把握市场,想要精准的买到上涨,反而会造成较大的损失。
所以在股市的底部,最重要的不是你有多机敏,而是要有足够的耐心
如彼得·林奇所说,不论你使用什么方法选股或挑选股票投资基金,最终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一种能力,即不理睬环境的压力而坚持到投资成功的能力;决定投资人命运的往往不是头脑,而是耐力。
执着于短期的另一个弊端是会放大恐惧。
摩根·豪泽尔说,有一个很残酷的现实,进步总是发生的太慢,让人难以发觉,但挫折却出现得太快,让人难以忽视。
尤其在经济底部,股市底部,任何一个坏的消息都会让人悲观起来,但能改变本质的大的反转,却需要以年计的时间。
正如《复利》一书中所说:
打开任何新闻频道或上社交媒体。你都会读到一长串坏消息。人们经常把当今时代称为“有史以来最糟糕的时代”,但这些人显然从来没有读过历史书。
消极倾向和可得性偏见的结合导致了对世界普遍的悲观。然而,实际上,我们生活在人类历史上最有希望的时代之一。
在你观察的几乎所有长期时间范围内,这个世界在许多重要参数上都经历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巨大进步。
只不过坏消息是一个事件或标题,而好消息是一个过程或统计数据。而坏消息,比起统计数据,能够成为一个更生动和引人注目的故事。
人类的大多数奇迹都是长期的、但是让人悲观往往只需要一个短期的坏标题。
这几天陪媳妇再《小巷人家》讲述了70年代开始几家人的故事,我们回头看看,我们每个人这几十年生活进步其实是不小的,但是他是一点点的积累的,因此我们如果不去细想,就觉得变化不是很明显。
而人遇见困境的时候,往往负反馈的幅度是很大的,像过去三年的事、经济困难这些事情发生,他往往是短期内快速反映的,这就会让我们印象深刻。
大部分好的事情进步都是缓慢的,比如医学的升级,只回顾过去1年间的进步是没什么意义的。单独拿出某个10年来看也意义不大。但如果看看过去50年,医学进步必然是很大的。因为医学的进步每年挽救了上亿人的生命。
但因为这个过程进展得很缓慢,我们早已习以为常。
换到我们股民身上要说自己过去二十年生活条件没进步,我觉得这样的人不多,但是呢他是缓慢进步,感觉不明显,一定不如股市连续下跌带来的心里负面权重大。
所以杰里米·西格尔说比起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历史证据,恐惧更能把握人类的行为。
能够保持耐心的人,不是好运没有经历波折。而是因为做好了配置,防范了风险,并且对未来保持信心,他们会想最坏的结果自己是否能承受,然后乐观的走下去。
即便是大多数人认为更简单的美股,道琼斯工业指数在20世纪,经历了四次损失惨重的战争,一次大萧条和多次的衰退。
现在我们觉得他们的经历简单,是因为已经知道了答案,在当时一样会伴随着未知和恐惧。
在股市取得较好的收益,重要的是能在赔率和概率足够的时候保持耐心,而不是把握市场的时机。
不要担心明天、下周或下个月市场走势如何。选你认为长期被需要且低估的企业,然后保持耐心。
这听着很简单,但并不容易做到。
即便是像费尔法克斯金融(Fairfax Financial)这样杰出的公司,截至2019年9月,复利回报率为18%(33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但是他在1999年至2002年期间,这4年中每一年的回报率都为负。
黑白之前也举例过苹果的股票,2018年至今,苹果30%以上的下跌有2次,15%~20%的下跌有4次左右,10%左右的下跌也有好几次。
我们来重温一下彼得林奇的话:不论你使用什么方法选股或挑选股票投资基金,最终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一种能力,即不理睬环境的压力而坚持到投资成功的能力;决定投资人命运的往往不是头脑,而是耐力。
当里面的东西大减价时,人们会从商店里跑出来。股市是唯一一个这样的市场。
在市场陷入慌乱和恐慌的时候,不要理会那些权威人士和专家的可怕预测和不断敦促,让你最好赶快套现,不要听那些看似头头是道的短期分析。
这些都是错误的追求,不要期待一买就能上涨,一次次的问自己,你确定哪些企业长期被需要,现在仍低估,然后做好配置保持耐心。
今天就聊这么多,我是终身黑白,聊投资,但不功利,让我们一起认真学习,慢慢变富,我们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