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周记261)12月22日丨很多人搞错了如何富的两个选项丨聊聊持仓)
股市是唯一一件不具备相关知识也能偶尔获胜的地方,这也是人们在股市容易误判自我的原因。
声明:
文中可能会涉及个股,只是思路分享不代表绝对正确,也不代表买卖推荐,请保持独立思考。
黑白不建群,不私下主动联系读者,不开付费星球等付费社区。如果有人以我的名义向你收费请马上拉黑。
本周茅台分红,所得资金10.36元买入永新股份,分红金额不大对持仓整体结构没太大影响,还是按惯例贴一下最新持仓。
本周新闻不多,和股市相关性较大的是美联储宣布降息,当然这次降息也基本是预期之中,周中有个读者问,本周美联储宣布降息了,为啥美股还是下跌的,下半年买了美股,已经连跌三周有些慌,想问问什么原因。
对于降息对股市的影响,之前的文中我们举过例子,单纯以加息或降息判断涨跌,其实准确率并不高,股市所在的估值位置,未来的预期等等都会影响走势。
比如这次虽然如期降息,但同时表示,通胀已大幅下降,明显可能降低降息频率。利率点阵图显示,预计2025年将降息两次,而之前的预测是四次。这些短期的预期变化都可能影响股市的走势。
但是,虽然道琼斯和纳斯达克最近几周下跌,但其实也没跌多少,再好的标的也不可能没波动,关键要看自己当初买入的逻辑是什么。
是虽然纳斯达克100有40PE,标普500有30PE,但是你依然认为他还有较大的上涨空间,还是说认为美股长期会上涨,因此根本不在意短期波动。
任何标的上赚钱,必然有一个前提是,能承受一定的波动,即便是美股20%、30%的回调也是常有的事。
不经历下跌只享受上涨显然不可能,而能经历波动获得上涨的是,你有自己坚信的买入逻辑。
当前还能否持有,主要看当时买入的原因是否还存在。
对于美股之前聊过看法,直接截图:
目前我的观点没太大变化,当前这个估值继续大幅提高的概率不大,向上可能还能享受10%~20%,但承担的事估值回归,估值腰斩的风险,对比当前港股的低估,在我能够选择的范围内,当前的美股显然不是最好的选择。
虽然美股基本上长期向上,我还是选择有较为低估的时候逐步配置。
当然我的观点不一定对,只是在我这个认知没有改变之前,让我在40来PE去配置美股相关ETF,我很难拿的住,拿不住无法经历波动就很难赚到这份钱。
如何经历波动,最终获得不错的收益,这是每个投资者都要面对的问题。
任何一个获得超额收益的事情,总有一些难点,把一件能远超无风险收益率的事想的很简单,本身就是一个错误。
所以任何一笔买入相比事后问别人,更重要的是,买入前一次次的问自己这笔买入有没有自己能够坚信的逻辑,让你承受波动,获得最后的收益。
在股市大多数人结果并不好,核心是大部分人本身就没有特别认真的对待这件事,看了几篇文章,听了一些消息,就开户入场,并且深信自己一定能赚钱,这是股市的常态。
进入门槛极低,能力评价主要来自自己,除了股市几乎没有其他行业是这样的。
正如摩根史丹利国际能源部副总裁吉姆•保罗说:“股市是唯一一件不具备相关知识也能偶尔获胜的地方。
这也是人们在股市容易误判自我的原因。
如果你没学过专业的知识你当不了翻译,如果你没学过专业的知识也不可能写出复杂的程序,没有谁会在看了一两本脑外科手术的书籍之后,就敢给病人开刀做手术。
而投资这件事只要自认为可以就行,而且只要会点击买入,运气好的时候也能连续获得正反馈。
每个人在运气好的时候都会觉得自己认知超群,会认为成功完全是个人能力的必然结果,是手到擒来,不会认识到这一切可能是运气所致。 这也是股市容易把人逼入绝境的原因,很多时候把运气当成了实力,孤注一掷,却遇上了坏结果。
吉姆•保罗的人生经历过一段大起大落,从小他就对赚钱非常感兴趣,上大学期间,他除了读自己的专业,也去学习金融和工商管理的知识。
大学毕业后保罗先是进入军队,退役后继续攻读工商管理硕士,后来也如愿从事了期货交易。
正如保罗所说,他是个聪明人,进入期货市场后更是顺风顺水。1976年,保罗转战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从此开启了自己的飙速人生。6个月之后,33岁的保罗成为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董事,还是执委会成员之一。
起初,他一天赚一万美元、两万美元,到后来甚至一个小时就能赚到几万美元。毫无疑问,这时的保罗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别人也认为他有一套。
他从来没有想过,1984年8月,保罗的人生急转直下。 他打拼15年赚来的钱,在短短两个半月被赔得精光。
经过几个月的消沉,这时候他意识到最重要的是恢复信心,于是他开始去拜访一些其他投资界的大佬。
后来他发现,真正的大佬,放在第一位的不是赚钱的速度,而是赚到钱之后能够守住这笔钱。
一定要避免那种你没有预案、没做任何风险准备,单纯觉得自己能赢的交易。
这就是大多数人在股市中失败的主要原因。
1、贵州茅台
本周茅台举行了业绩说明会,主要有几点
1、公司有信心完成年度15%的营业总收入增长目标。明年的增速具体目标将在《2024年年度报告》中披露。
2、关于回购,公司即将完成相关机构选择、回购专用账户开立等前期工作,一经完成,就开启股份回购;
3、对于拆股的建议,管理层中还有分歧,会谨慎决策
4、推进国际化,公司持续推进国际化战略,赴欧洲、北美、东南亚等地开展调研和市场推广,致力于提升茅台在全球市场的知名度和竞争力。这一点黑白认为对于茅台的体量这只能是一个长期战略,短期很难对业绩提升有太大的帮助。
今年黑白最后一次买茅台是9月19日1246元买入,当前茅台23TTMPE,很多读者问是否低估呢,我认为是基本合理的一个估值。
由于茅台的高确定性,2017年以后估值很少低于25PE,但是当下有一个差别是未来几年白酒的增长难度要大于前几年。
2024年上半年白酒行业继续呈现行业产量下降、销售收入增长、利润总额提升的状态,增长主要来自高端白酒占比的提升。
但是据统计CR5已提升至43%,这个占比虽然还有空间,但已经比较高了,以前是大鱼吃小鱼的份额,以后是大鱼互相抢份额,未来竞争压力必然加大,增长很难像以前那么快。
我认为这也是茅台把国际化提上日程的原因之一,国内的竞争必然越来越激烈。
因此,未来大概率很难复制2017年~2020年这个高速增长的阶段,增速降低了,市场的预期变化,未来估值中枢下降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当然市场怎么走我不知道,我的策略对于股价的态度一直是,只应对不预测。
年初我的计划是1500元,也就是对应2023年业绩25PE左右开始买,之后每下跌10%买入一次,今年1479元、1370元,1246元买了三次.
长期看茅台的增长逻辑我认为仍在,在估值方面25PE以下,跌的越多,意味着买入后未来占到估值提升便宜的概率越大,所以多跌一些赔率和获胜的概率,以及能拿到的分红增多,我就加大一些仓位,不跌我就保持耐心。
不猜什么价位是底,也不为错过遗憾,给多大赔率和概率就给多少仓位。
2、腾讯两条新闻
本周后腾讯表现比较坚挺,主要和两个新闻相关。
一个是有消息称苹果正在与腾讯、字节跳动谈判,以将其人工智能功能整合到在中国销售的 iphone 中。
之前传的是百度,目前看百度已经被排除了,这对腾讯来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虽然这些年苹果在国内的份额有所下降,但仍然是前五,且都是高端手机,用户是AI重要的使用群体。
如果能拿下和苹果合作,可以说在ai的用户入口上取得了极大的优势,当然这种重要的事,显然也不会很快有答案,作为旁观者,我们只能保持耐心等待。
本周还有对于腾讯一个比较重要的新闻,腾讯的微店推出了送礼物功能,目前不超过1万元且不是珠宝首饰、教育培训类目及的产品都支持。每次只能给一位朋友赠送一件商品,且不支持转赠。
这个和代付,或者直接拍东西给别人有什么区别呢?
主要的差别是,简化了赠送流程,无需询问收货地址和款式的环节,你可以选择一个商品,直接点赠于对方,对方如果需要,自己点确认且填好地址,选好款式即可。
虽然电商平台有不少,但是这个功能我认为只有腾讯可能做成,因为其他电商的用户互相之间不存在社交强联系。
就像红包功能,在淘宝的用处大多只有商家返现,或者为了不提高退款率用来退款,很少有普通用户之间的使用机会。
当然这个功能能不能成,不同人感受不同,有人觉得是鸡肋,有人觉得很有必要。
我想了一下我个人会在什么场景用。
亲朋好友之间,送比较正式的节日,生日礼物,用这个功能,会少一份惊喜感,大概率是用不到。
对于不太熟悉的人,如同事,认识不久的朋友,或者别人帮忙后的回礼,要让人家在微信上点接受,对方大概率会不好意思,这是一个障碍。
但我认为也不是很多人说几乎所有场景都用不到。
比如公司回馈大客户,对方心安理得的拿,也多了一份选择,就很适用。
又比如亲朋好友之间,做一些价格不高的好物分享,大概率会用到,当然这个平时要看有没有使用习惯,我和朋友之间会有。
这个功能才出来,需要再观察一下,总之这是一个之前其他平台都没想到的方式,他就有突破的可能,无论是视频号,还是小程序,刚出来大多数人不也都很悲观,慢慢也都成了,试着突破总是没错的。
本周持仓新闻不多,就聊到这里。
之前看到很多网友在讨论,芒格说40岁之前无价投,逻辑是什么。
有个网友的回答我个人很认可:大概人在40岁左右才会意识到自己的普通,然后放弃一夜暴富的幻想,只希望在平凡的道路上走的好一点。
人是这样的,小时候总觉的自己不一样,总觉得自己比父母更优秀,比朋友更出色,于是总想做一番惊天的大事,面对失败也总觉得是别人的问题。
到了一定的年纪,才能真正认识到自己的普通,没有了不切实际的幻想,反而如释重负变的踏实。知道任何事情都需要一步步的积累,知道在逆境中要多一分坚持,而不是埋怨和放弃。
为什么得不到的东西总是念念不忘,因为想象力是最诱人的。
但是想象和现实之间总会有巨大的鸿沟。蒙住双眼的往往不是假象,而是内心的偏执和念想。
我们感受到的压力和焦虑,都是自己不积极、不作为、不行动、不思考、但又不甘于现状的恐慌。
有那么一天,当我们接受自己是普通人的时候,反而就轻松了,是认清,也是放过和释怀。
这时候才能懂得,路要一步步走,事要一天天做。
少了偏执,也不再有不切实际的念想,自然也就会选择价值投资这条看似平凡,但却脚踏实地的路。
巴菲特1984年的一篇演讲,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股市短期暴富的传闻,甚至有一些确实可能是真的,那我们是否能够复制呢?
文中巴菲特讲了一个故事,我们来引用一下:
现在举办一个全国性的“抛硬币”游戏,让全美国2.25亿人一起参加。每个人都准备1美元。
第一天早上,所有参与者都开始押注,猜对的人可以赢得错误方的所有金钱。每一天输了的人就被淘汰。
第二天留下的胜利者继续游戏,依然是猜对的人赢得错误方的所有金钱。
这个游戏每过一天就会有一半人出局,有一半人获得出局人的钱。
这个游戏过十天后,会有22万人连续猜中十次,他们每个人都会赚取1000美元。
如果再过十天,就会有200名左右的优胜者,他们连续猜对了20次,赚到了100万美元。
于是在优胜者中有人出书《我如何用20天赚到100万》。
在旁观者中,有人兴奋,快看!确实有人用20天赚到了100万,为什么我不行。
实际上只要基数足够大总会有一些幸运儿出现,哪怕是换2.25亿只猴子来玩同样的游戏,也会得到一样的结果。
人在特别无助,或者有巨大欲望的时候就是愿意相信一些神奇的事物。
我们要想的其实不是这200名短期暴富的幸运儿是否存在,而是我们如何不成为那2亿多失败的人,2亿2千五百万人,最终剩下200个幸运儿,我们坚定的认为自己就是其中之一,这个概率未免太低了,甚至不如买彩票。
幸运的短期暴富肯定存在,可是不具备复制性和借鉴意义。
但如果发现另一个情况,比如很多获胜的人都具备同一特征,这可能就有我们可以借鉴学习的地方.
那是否有这样的情况呢?实际上有很多我们能叫出名字的优秀投资人都有一个特征。
沃尔特·施洛斯,他的一生经历过18次经济衰退,但他却在1955年到2002年的48年里,投资年复合回报率高达16%,累计回报1240倍。沃尔特·施洛斯没有上过大学,但参加了格雷厄姆在纽约金融学院举办的夜校。
汤姆.纳普和埃德.安德森(格雷厄姆的学生),一起创办的tweedy browne公司近20年的投资时间获得年化20%左右的收益。
比尔.鲁安,1970~1984管理红杉基金期间 获得了年化17%的收益,他在1951年到哥伦比亚大学,选休了格雷厄姆的课程。
这篇演讲中一共举例了9名优秀的投资人,我就不一一复述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业绩公开可查且都是格雷厄姆的学生,虽然后来他们有了不同的进化,分散在不同地方,买卖着不同的股票,但都获得了不错的成绩。
他们有一些共同的特点,明白买股票就是买企业,寻找价格和价值之间的差异,并从中获利。当他们做出买入决定的时候,不会在意股票的形态,亦或着明天会不会有一个出更高价格的接盘人,而是站在以年为单位的角度去思考企业的价值。
这么多怀有相同理念的人都获得了投资的成功,这显然比拼运气猜涨跌更靠谱一些,以这样的理念来投资,虽然不一定会像大师们一样优秀,但足以取得一个不错的成绩。
与此相反的是很多朋友说年化15%太难了,所以选择去成为2.25亿之中的200个幸运儿。
很多人搞错了如何富的两个选项,大多数人以为可以选的是,A马上暴富、B慢慢变富。
实际上对于我们普通人,信息、本金和智商都很难领先,我们的选择只有两个,A.慢慢变富,B.平淡一生。
所有的迷茫、抑郁、痛苦、不得志,都源于我们太过于纠结,想要做到一件事情,又总想找捷径,最后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却没有好的结果。
今天就聊这么多,我是终身黑白,聊投资,但不功利,让我们一起认真学习,慢慢变富,如果觉得本文不错,那就点个赞或者“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