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储能龙头企业登陆科创板!)
【导读】海博思创在科创板成功上市
来源:海博思创招股书 招股书显示,海博思创依托领先的储能系统方案解决能力,以及全面的技术创新能力,致力于打通储能全产业链条和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已经形成较强的竞争优势。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储能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技术创新是推动行业和企业快速发展的核心动力。
海博思创一直专注于储能系统领域的创新开发,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储备,形成了从电芯参数提取、电池模型设计、控制策略开发到电池系统集成、工程实施,再到大数据分析、远程告警及电站运维的储能电池全生命周期全流程闭环技术体系。 同时,海博思创设置了储能行业屈指可数的实验测试中心,是业内少数同时拥有CNAS、CMA和TüV莱茵CTF2级目击实验室资质认证的公司,为研发、生产及质量控制的发展与完善提供了坚实基础和重要保障。 从技术成果来看,海博思创截至2024年6月30日取得138项专利(62项发明专利)及154项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成果,形成了8大核心技术模块和28项核心技术。 广阔市场与激烈竞争并存 海博思创竞争力凸显 随着清洁能源在全球范围内装机量快速提升,为了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市场对大型储能系统的需求快速上升。对此,国内各大锂电池企业、PCS和电力设备企业等纷纷布局储能产业,市场呈现差异化竞争态势。 面对广阔的储能市场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以海博思创为代表的企业,在储能系统解决方案领域树立了优质的品牌形象,积累了深厚的品牌优势。招股书显示,海博思创在电化学储能系统领域具有较高品牌知名度和较强市场竞争力。
根据标普全球于2024年11月发布的《2024电池储能系统集成商报告》统计数据,在以累计装机和签约项目规模总和统计的排名中,海博思创无论以功率还是以容量单位计算均排名国内市场第一、全球第四。报告同时显示,在2023年全球新增储能装机排名中,海博思创位居前三,其中以功率规模统计位列第二,以能量规模统计位列第三。 同时,优质的客户资源凸显了企业在业内的竞争优势。招股书显示,海博思创的下游合作伙伴包括中国华能集团、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华润电力等主要央企发电集团,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电网公司,以及特变电工等大型新能源集团企业。 央企发电集团、电网公司、大型新能源集团对于供应商的资质要求非常严格。对于储能企业而言,如果能够同时进入上述企业的供应商,从侧面凸显了其在行业内的地位。 海博思创是储能项目核心配套的系统供应商,具备储能系统整套解决方案能力,可以更好地提出契合下游客户需求的储能系统解决方案,还能在电池数字化建模技术、电池管理技术、能量管理技术、热管理技术、大数据平台技术、测试验证平台、系统集成技术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方面占据充分优势,可以将储能系统与源荷网各环节实现匹配。 财务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3年,海博思创的营业收入分别为8.38亿元、26.26亿元、69.8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26.05万元、1.77亿元、5.78亿元。在储能产业面临阶段性调整期,海博思创的业绩表现依然亮眼。海博思创初步预测,公司2024年的营业收入为82.66亿元至87.01亿元,同比增长18.39%至24.62%;归母净利润为6.14亿元至6.47亿元,同比增长6.25%至11.84%。 夯实自身竞争力 逐鹿全球大市场 招股书显示,海博思创此次在科创板上市,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基本围绕储能项目扩产、研发等方面展开,密切贴合国家“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积极推动新能源领域的创新、发展。 具体来看,海博思创的募投项目包括年产2GWh储能系统生产建设项目。该项目将积极顺应储能行业发展趋势,扩大对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的投入。
储能市场需求的扩展对储能产品的可靠性、稳定性和使用寿命提出了更高要求。上述项目将通过扩大新产品的研发、生产投入,增加对产品参数的测试检验,优化提升产品质量。 同时储能系统行业是典型的高技术行业,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极高。海博思创的IPO募集资金投向储能系统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计划建设规模化大数据平台,提升数据存储、运算和分析的能力,并通过数据反哺研发新产品和新技术,进一步增强综合研发实力。 未来,海博思创将持续围绕储能系统全生命周期价值管理和应用,对储能产业上下游持续探索和长期布局规划,进一步提升对产业链上下游的整合能力和产品技术优势,从而推动新型储能系统产业全面市场化发展。 此外,海博思创将凭借规模化生产优势和技术创新优势,在夯实国内市场的基础上,全面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加速推进全球化市场布局,大力拓展海外市场渠道,从国内储能龙头进一步提升为全球能源科技的创新引领者。(C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