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媒体广场 - 雪球 - 正文

红利低波:如何估值,加强定投效果?(01.27)

来源:雪球 作者:六亿居士 2025-01-27 06:15:33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红利低波:如何估值,加强定投效果?(01.27))

上两期,我们回溯整理了红利指数、中证红利的历史估值,基于这些数据,统计了这两个指数的官方市盈率、股息率的百分位,然后基于百分位阈值,制定了完整的定投策略。

在红利大家族中,还有一类指数广受关注,这便是红利+低波动类指数。在这个系列中,中证红利低波、红利低波100、东证红利低波、标普红利低波50、300红利低波、上红低波等是我们常见的关注对象。

其中,中证红利低波(H30269)是发布最早的红利低波类指数,指数成立于2013年12月19日,其包含的历史数据较为完整,是我们研究该类指数的起点。

对比单因子红利,红利+低波动双因子的结合,部分解决红利潜在的估值陷阱,降低了指数波动,降低了可能产生的黑天鹅问题。但也因为采用多因子,使得指数策略空间更窄,部分时期特定行业的占比会更高,如当前的银行。

今天我们一起回顾红利低波的官方历史市盈率与股息率,基于历史数据,试着去制定具有安全边际的定投策略,从而提升投资的稳定性与有效性。

一、红利低波历史估值全览

1、历史估值全览图

(图1:红利低波官方估值数据,截至2025.01.24,来源:中证指数)

整体同上证红利、中证红利的趋势,红利低波近11年数据看,PE中枢不断下降,股息率不断抬升,PE与股息率中枢接近中证红利。

1)指数PE逐步下降,从原来的8-18一线,下降至近几年的6-8一线;

2)指数股息率稳定抬升,从早期的2.8%-4.8%逐步抬升至5%-7%附近;

3)每当指数进行年度调仓时,指数股息率也会出现一次较明显地被动抬升,但相对幅度低于红利指数和中证红利,因为指数还受低波动因子的影响,不会仅凭股息率排序;

4)指数PB采用市值加权数据,因为官方并无公布PB数据,仅作辅助参考。

2、历史估值阈值详情

红利低波指数发布于2013年年底,由于红利类指数在2013年大改,我们一般也是采用2014年之后的数据,所以这个历史数据长度正好。

1)基于2014-2025统计周期

市盈率:PE最低为5.43(2024年1月),最高为17.29(2015年6月);20%分位为7.05,50分位为8.68,80%分位为11.07。

对比中证红利,红利低波的PE波动更小一些,比如最高值为17.29,中证红利同期为24.77,这里体现了低波动因子的作用。

股息率:股息率最高为7.35%(2022年12月),最低为2.17%(2015年6月);20%分位为5.68%,50%分位为4.66%,80%分位为3.61%。

红利低波的极限股息率略高于中证红利,但股息率整体的波动反而大于中证红利。这同样受红利+低波动双因子影响,因为该指数不只看股息率。

2)基于2020-2025统计周期

市盈率:PE最低为5.43(2024年1月),最高为9.08(2020年11月);20%分位为6.57,50分位为7.17,80%分位为7.76。

近5年,红利低波的银行成分股占比逐渐走高,该指数的PE相较于中证红利低了不少。

股息率:股息率最高为7.35%(2020年3月),最低为4.32%(2021年9月);20%分位为5.98%,50%分位为5.60%,80%分位为5.14%。

3)当前估值

截至2025年1月24日收盘,官方PE为7.08,官方股息率6.15%,整体接近中证红利。基于2014年至今统计,PE百分位为20.72%;股息率百分位6.19%;市值加权PB为0.790,近10年百分位45.81%;整体处于正常破偏低状态。

基于2020年至今统计,官方PE百分位43.80%,官方股息率百分位13.09%,市值加权PB百分位91.91%,整体处于正常状态。

其中,基于市值加权的PB百分位高达91.91%,因为采用市值加权后,估值数据出现偏离,因为指数的银行(大市值)占比较高(46.43%),近年涨幅较大。

因此,我们可以基于官方市盈率与股息率,去设定契合自身需求的定投策略,市值加权数据仅作参考即可。

二、红利低波定投策略的设定

有不少朋友看到红利涨这么好,就觉得红利一定会一帆风顺,这一点尤要注意。红利指数毕竟是权益类产品,其蕴含着较高的波动性,我们仍要重视安全边际。

我们不能盲目追求收益率,近年红利走强跟经济基本面有关,跟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有关,跟政策导向有关,跟部分行业的长期破净后的估值回归有关。

等经济企稳走强、风险偏好回归、政策导向换档、市场风格切换、估值回归后,红利也可能会出现较大的回撤。如在2015年牛市后,中证红利最大回撤-46.51%,红利低波最大回撤-43.62%,红利同样蕴含着可能承受不了的波动。

哪怕不是2015年那样的牛市,红利出现20-30%的回撤就更为常见(如2018年),如果不基于一定的安全边际和定投策略,就容易出现回撤时坚持不住。往往开始越盲目自信,持有过程中稍有偏颇,情绪就越容易波动,切记。

因此,基于指数估值数据,去设定契合自身需求和偏好的定投策略,尤其在波动较大的A股,就变得尤为关键。

1、红利低波混合策略

上图分别从PE与股息率两个维度,基于相应数据的百分位情况,然后设定相应的阈值。

1)谨慎版:同样考虑到PE下行与股息率抬升,先看近5年数据。这个周期内指数估值相对稳定,整体针对性与安全边际更强。但毕竟缺乏更长周期的极限值,碰到2015年那样的牛市,可能会少一部分收益。

另外,随着政策鼓励分红,整个市场的分红率在不断提升,各大指数的股息率均呈现上升趋势。我们在看股息率百分位的同时,应当兼顾市盈率。

2)再看常态版:统计周期放长到2014年至今,包含了2014年、2018年、2022年等底部周期,也包含了2015年、2021年等顶部周期,数据的完整性与全面性会更强。

如果是长期投资者,可以考虑常态版。如果风险偏好较低,且对红利类指数不怎么熟悉或耐心不足,则建议谨慎版。

3)具体策略的实施

与中证红利一样,如果用两个关键阈值,毛估估看:PE < 7 或 股息率 > 5.8%,或两者兼顾。

请注意:下方估值表内红利低波、红利低波100的PE采用市值加权数据,有较大偏差。

本轮红利类回溯完成后,将修正表内“红利指数、中证红利、红利低波、红利低波100”四个指数的估值方式,采用市盈率+股息率双权重百分位,并计算指数温度。

其余其他关键红利指数也可能逐步纳入,形成独立板块,请耐心等一段时间。

三、“61”全市场估值仪表盘

四、“61”指数基金估值表(0333期)

==================

下一期得放到年后了,会继续回溯红利低波100的数据,不过红利低波100的历史数据不满10年,后续只能随着时间的积累,不断优化迭代。

最后祝大家蛇年吉祥,阖家欢乐,身体倍棒,万事如意!

==================

数据整理不易,还望多多点赞、转发支持。

扩展阅读:《指数基金文章目录列表》(新手必看)

$中证红利ETF(SH515080)$ $红利低波ETF(SH512890)$ $红利低波动ETF(SH563020)$

@今日话题 @ETF星推官 @雪球创作者中心 @雪球基金

#雪球ETF星推官# #雪球星计划#

风险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请在做出投资决策前,仔细阅读并理解相关基金的法律文件,如《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审慎决策。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