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共工财经局关注 | 多名工作人员被罚,沪农商行2025年遭遇“开门黑”)
原标题:共工财经局关注 | 多名工作人员被罚,沪农商行2025年遭遇“开门黑”
2月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公布了一份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沪农商行多位工作人员名列表单。表单信息显示:
时任沪农商行松江支行副行长王伟因员工行为管理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被警告;
时任沪农商行罗店支行副行长(主持工作)黄河因贷款业务管理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被警告并罚款5万元;
时任沪农商行金融市场部债券投资科二级高级交易员朱谷玉因为债券业务限额授权管理不到位被警告;
时任沪农商行总行营业部绿色及新能源部见习经理兼三级公司金融客户经理曹翔文因为流动资金贷款管理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被警告;
时任沪农商行松江支行大堂综合服务经理张文斌因员工行为管理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被禁止从事银行业工作五年;
时任沪农商行普陀支行市场一部经理陈宏云因流动资金贷款管理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被警告;
时任沪农商行崇明支行客户经理黄璐因为贷款资金审核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被警告并罚款5万元;
时任沪农商行贸易金融部副总经理孙吉因高管人员未经任职资格许可即履职,被警告并罚款5万元;
沪农商行共计有8名员工被处罚,其中包含多名支行高管,最严重者被禁止从事相关工作5年。
2025年开年遭遇“开门黑”,沪农商行2024年的收尾也并不“完美”。2024年12月10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发布的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沪农商行及5名相关负责人被开出7张罚单,合计罚款375万元,涉及违法事实包括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未及时调整贷款分类和理财业务未按规定披露等。
除了频繁违规,沪农商行业绩增长也表现乏力。2024年前三季度,沪农商行实现营业收入204.84亿元,同比增长仅0.34%;实现归母净利润为104.85亿元,同比增长仅0.81%。据统计,2024年前三季度,上市银行营收同比下滑1.0%,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4%。相较于其他上市银行,沪农商行业绩虽然没有负增长,但是净利润增长表现偏弱。
从收入细项来看,2024年前三季度,沪农商行利息净收入152.32亿元,同比下降3.08%。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6.75亿元,同比下降16.45%,主要受代销保险费率下降影响,相关手续费收入有所减少。投资收益为20.0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7.47%。
沪农商行的业绩增长主要依赖投资收益拉动,两大主营业务呈现下滑态势。
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沪农商行的净息差为1.48%,同比下降0.17个百分点,在上市银行中排名腰部。
业绩下滑的同时,沪农商行的资产质量也在恶化。截至2024年9月末,沪农商行不良率为0.97%,环比持平;不良贷款余额为71.9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71亿元,增幅3.91%;其中损失类贷款余额34.21亿元,较上年末涨16.91亿元,增幅高达97.81%。尽管不良率维持稳定,损失类贷款的大幅增加表明沪农商行的资产质量走势并不乐观。
在2025年1月7日,有投资者询问沪农商行“2025年资产质量如何展望”,沪农商行对此回应称,公司始终把资产质量摆在首位,不良认定严格,减值计提充分。展望2025年,国家层面已经出台了诸多拉动经济的政策,经济复苏可期,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公司有信心保持资产质量稳定。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2025年的信贷投放,沪农商行表示对公和普惠贷款是其信贷增长的主要发力点,特别是在制造业、科技、绿色等对公重点领域,公司将持续加大投放力度。但是,沪农商行这两部分贷款在2024年第三季度表现并不算好。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沪农商行对公贷款余额4,802.8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82.62亿元,增幅6.25%,但是环比增幅仅为0.57%;截至报告期末,沪农商行的普惠小微贷款余额810.4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01%,环比增幅为-1.69%,沪农商行的普惠贷款规模不增反减。
沪农商行2025年能否一扫颓势,有待时间检验。(来源于:远见资本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