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公司新闻 - 正文

共工财经局关注 | 美年健康股价飙升掩盖不了业绩危机,难逃市场洗牌命运

来源:共工财经局 2025-02-19 09:24:49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共工财经局关注 | 美年健康股价飙升掩盖不了业绩危机,难逃市场洗牌命运)

原标题:共工财经局关注 | 美年健康股价飙升掩盖不了业绩危机,难逃市场洗牌命运

2025年春节期间,AI大模型DeepSeek掀起全球热潮,健康体检巨头美年健康(002044.SZ)因其“All in AI”战略成为资本市场的焦点。公司相继推出AI智能血糖管理工具“糖豆”及AI健康顾问“健康小美”,并与DeepSeek展开深度合作。受此影响,美年健康的股价在春节后迅速飙升,从4.36元/股涨至6.5元/股,短短几日涨幅高达49.1%,创下近一年来新高。

但在股价狂欢的背后,美年健康的财务风险、业绩波动、品牌信任危机等问题仍然悬而未决,AI概念的加持究竟是救命稻草,还是资本炒作的泡沫?

业绩“过山车”,盈利能力持续承压

从财务数据来看,美年健康近年来的盈利能力并不稳定,甚至呈现出下滑趋势:2020年营业总收入为78.48亿元,盈利5.51亿元; 2021年营业总收入为92.16亿元,盈利只有区区0.62亿元,出现大幅下滑;而到了2022年营业总收入为86.16亿元,盈利为负5.59亿元,出现了大幅度的亏损;2023年营业总收入为108.94亿元,盈利为5.06亿元,再次扭亏为盈。

尽管2023年美年健康实现扭亏,但这主要是建立在2022年巨亏的基础上。与2020年相比,公司净利润仍未恢复到疫情前水平。

进入2024年,美年健康的业绩再度急转直下: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71.41亿元,同比下降1.96%;净利润仅为2463.25万元,同比暴跌88.96%,盈利能力持续恶化。

从季度表现来看,公司第一季度营收下滑,第二季度增长有限,第三季度虽然实现3.63%的增长,但仍难以弥补前两季度的亏损。

营销驱动失效,销售费用高企成隐忧

美年健康近年来销售费用居高不下,甚至成为公司盈利能力的“吞金兽”,他们分别为:2020年销售费用为18.99亿元;2021年销售费用为21.02亿元;2022年销售费用为20.13亿元;2023年销售费用为25.63亿元(同比增长27%);2024年前三季度:17.18亿元,销售费用率24.06%。

即便在净利润下滑的情况下,美年健康的营销开支依然逐年攀升。销售费用增速远高于总营收和净利润增速,严重依赖市场推广和广告投放拉动业绩增长。

这一模式已引发监管关注,深交所曾就其高额销售费用进行问询。然而,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传统的营销驱动法则正在失效,公司盈利能力受到严重挑战。

重资产模式拖累,财务压力加剧

美年健康的另一大隐忧是重资产模式带来的高额成本。一是一家2000-3000平方米的体检中心,初始投资约2200万元至2600万元;二是其中,医疗设备采购成本(如彩超、内窥镜、红外线成像等)约1000万元;三是目前美年健康在全国拥有600多家体检中心,固定资产规模庞大,运营成本高昂。

虽然美年健康在民营体检市场占据超30%的份额,但其高成本、高投入的模式,使得业绩增长受限,难以实现长期稳定盈利。

品牌信任危机:假医、错检、泄密,信任度下滑

近几年,美年健康的品牌信誉问题频发,消费者信任度严重下滑。案例1:癌症错检,数据丢失

据相关信息显示2018年7月,合肥32岁女性小玲在合肥美年大健康做体检,报告显示无异常,而2019年2月,她被确诊为恶性淋巴瘤晚期,2019年11月,美年体检中心称电脑“硬盘损坏”,无法提供原始胸片数据。无独有偶的是2018年10月,昆明杨女士在昆明美年大健康进行体检,报告显示无异常,2019年2月,她因视力模糊就医,确诊肺癌晚期伴脑转移,2019年4月,怀孕5个月的杨女士病逝。

在家属索要体检原始胸片时,美年健康先提供了别人的胸片,随后又以电脑“硬盘损坏”为由,拒绝提供原始数据。

两起案例相隔2000公里,时间相差不到一年,均涉及“硬盘损坏”,令人质疑其医疗数据的管理与真实性。

此外,美年健康还被曝出诱骗加项、隐私泄露等问题,市场口碑大幅下滑。

AI+医疗是机遇还是“讲故事”?

近年来,美年健康频频提及“AI+医疗”战略,希望通过智能化升级提升盈利能力。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一战略更多停留在概念阶段,尚未带来实质性业绩增长。

2023年,美年健康推出AI智能血糖管理“糖豆”,但市场反响一般;2024年,宣布与DeepSeek深度合作,股价飙升近50%,但尚未看到明确的商业模式落地;短期股价暴涨,长期盈利模式不明,AI是否真的能拯救美年健康,仍是一个未知数。

股价飙升掩盖不了业绩危机

美年健康的股价飙升,是AI概念加持下的短期市场情绪推动,但长期来看,公司的盈利能力、财务状况、品牌信任问题,都仍未解决,据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其原因一是高额销售费用带来的盈利压力未消;二是重资产模式导致成本高企,业绩波动大;三是品牌信誉度下滑,消费者信任危机严重;四是 AI+医疗战略仍停留在“讲故事”阶段,短期内难以带来实质性业绩增长。

对于美年健康而言,仅靠资本炒作无法真正解决经营难题。如果不能在业务创新、成本控制、品牌修复等方面取得突破,美年健康的高股价恐难以持续,甚至可能重蹈2022年的亏损覆辙。

未来,投资者需要警惕AI炒作的泡沫,而美年健康,也需要真正找到长期可持续的增长路径,否则,即便站在AI风口,也难逃市场洗牌的命运。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美年健康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