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京东上线外卖和打车,对美团的以攻代守?)
京东最近宣布上线了外卖,又推出了app内的聚合打车业务。围绕这几块业务, 京东到底想做什么?谈谈个人的看法:
首先是外卖。京东上线外卖频道,在说明了已经强调了,是:“品质堂食餐饮商家”招募。这就侧面说明了,在商家的规模、数量、丰富度上,不和美团比拼。我理解这样切入,有几重考虑:
首先这些品质商家的客单价高,如果接入到京东,会带来不错的流水。其次,这批商家的扣点,因为客单高,在其他平台的扣点金额也会高。所以,京东宣布免佣金,吸引力更大。最后是京东的用户群,和品质商家的重合度高。
对美团的影响:京东的外卖,目的并不是抢美团外卖的份额。
抢用户的消费场景、粘性和频次,比如刚上线的聚合网约车业务。打车业务本身,不管短期、中期和长期,肯定无法带来利润。但是对于京东来说,用户在app上打车,就贡献了一次打开率,京东的战略价值就达到了。这个角度,类似美团的单车业务,对美团app的意义。
京东最重要的战略目标:本地的即时零售。打开京东的首页,“秒送”频道已经放在了一级入口。秒送的类目,包括超市、奶茶、药品、生鲜等。这里面的商铺,主要是周围3公里为主。京东的秒送,直接PK的是美团一揽子业务。所以,外卖和网约车聚合,更像是京东的“提频”和“促活”,真正的主战场是本地的即时零售。
而京东重点把即时零售作为主战场,也很容易理解:
美团即使零售进攻猛烈,长期会影响京东的电商份额。过去半年,美团密集上线了“闪电仓”业务,并且,美团对外披露的数据看,前置仓的增速非常快。而前置仓的商品供给,主要是实物商品,比如3c数据线、食品快消等。这些都是京东的优势类目。
对于闪电仓,从美团的策略看,目前主要是开城、跑模型,一旦模型转正,必然会全国铺开。闪动仓和美团的即时零售,虽然并不知道模型能否跑通,但京东作为传统的B2C,必须进行进攻,代替防守。
也就是说:不管美团的业务进展如何,京东必须跟进。
达达前一阵私有化,本质上就是为了配合京东的闪动和自家的即时零售战略。
对美团的影响:短期看不出来,股价上,我觉得肯定有一些压力和影响。美团2025年到现在只上涨了9.7%。远远落后于恒生科技和中概的KWEB。市场对美团的担忧,我觉得主要是外卖的放缓,其次是即时零售,目前又有新的挑战者。不管京东的牌打出来如何,对美团都有一些影响。这个影响不是外卖,而是即时零售这个大盘子。
而如果美团的即时零售,从集团里去掉,在1万亿市值中,影响是可见的。
对京东,我觉得算中性。目前仍然看不清京东能否拿下本地的即时零售业务。从履约上,我觉得达达的能力,过去确实比美团弱。未来能否和美团提高到一样的能力,得持续观察。达达私有化,并入集团,也没有业绩的压力,主要看集团怎么投入。
京东以守代攻,留给美团的,需要在规模上和模型上,跑的更快,目前看,两家的这场游戏,对自身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