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盛虹扩张陷困局 千亿债务压顶能撑多久?

来源:投资者网 作者:乔丹 2025-02-23 08:01:49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东方盛虹扩张陷困局 千亿债务压顶能撑多久?)

《投资者网》乔丹

2025年伊始,东方盛虹(000301.SZ)因一份业绩预亏公告被推至风口浪尖。这家曾因收购斯尔邦、启动16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而风光无限的化工巨头,如今却面临上市以来最严峻的考验——预计全年扣非净利润亏损最高达27.45亿元,同比降幅超1364%。

如今,东方盛虹资产负债率已飙升至83.92%,短期债务压力高企,现金流大幅缩水。投资者不禁担忧,激进扩张的东方盛虹,是否正在为曾经的“豪赌”付出代价?  

业绩雪崩,从盈利7亿到亏损超20亿

2025年1月,东方盛虹发布业绩预告,预计全年净利润亏损20亿元至24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78.93%—434.71%;扣非后亏损进一步扩大至23.45亿至27.45亿元,同比下降1180.18%-1364.43%。公司业绩呈现断崖式下滑,而在2023年同期,公司仍处于盈利状态,净利润为7.17亿元,扣非后净利润为2.17亿元。

对于亏损原因,东方盛虹将其归咎于原油价格波动、下游需求疲软以及资产减值损失。财报显示,2024年三季度,因原油价格剧烈波动,公司库存损失加剧,资产减值损失达-5.98亿元。此外,石化行业整体需求不振导致产品价格下跌,进一步挤压利润空间。  

然而,市场质疑声不断,2024年原油价格波动是行业共性问题,为何东方盛虹的亏损远超同行?其背后的战略布局是否埋下隐患?东方盛虹的困境,与其近年来的高负债扩张模式密不可分。  

自2021年起,东方盛虹通过收购斯尔邦石化、推进炼化一体化项目,迅速扩大产能。但激进扩张的代价是债务规模急剧攀升。

截至2024年9月末,东方盛虹的货币资金为144.3亿元,总负债合计1746亿元,其中,包括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有息负债等在内的流动负债合计924.7亿元,而在2020年,这一数额为242亿元,短期偿债压力巨大。

东方盛虹资产负债率则从2020年的63.82%飙升至83.93%,远超行业平均水平。据Wind提供的数据,炼化企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在57%到77%之间波动。

高负债带来的是巨额利息支出。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财务费用高达36.4亿元,而当期的毛利润也仅26.51亿元。

炼化一体化项目是救命稻草还是负担? 

东方盛虹将翻盘的希望寄托于16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该项目总投资约677亿元,项目规模包括1600万吨/年炼油、280万吨/年的对二甲苯(PX)、110万吨/年乙烯以及相关配套设施。2023年正式投产,理论上可实现“原油-化工品-新材料”的全产业链布局。

据媒体报道,盛虹集团董事长缪汉根曾表示,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在规划之初,按照“多化少油、分子炼油”理念,将高附加值、紧缺型化工产品结构占比从50%左右提高到70%以上。

然而,项目投产恰逢行业下行周期。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降至8.58%和-1.33%,上年同期这两项指标分别为12.94%、2.44%。产能利用率不足、固定成本高企导致盈利承压。  

更关键的是,炼化项目加剧了公司的资金链紧张。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同比骤降49.17%至33.54亿元,而投资活动现金流净流出高达102.6亿元。若需求端持续低迷,项目可能从“利润增长点”沦为“财务黑洞”。  

东方盛虹的扩张策略,与董事长缪汉根的风格密切相关。自2018年借壳上市以来,缪汉根主导了斯尔邦石化收购、炼化项目上马等多项重大决策。然而,随着业绩下滑,斯尔邦石化因市场需求变化出现亏损,这些决策的合理性也受到了市场的质疑。

面对恶化的业绩和沉重的债务压力,东方盛虹的股价持续低迷。根据Wind数据,截至2025年2月19日,公司市盈率为-19.12倍,市净率为1.88倍,总市值降至608亿元,投资者对公司的前景充满担忧。

尽管控股股东抛出增持计划,计划自 2024 年 11 月 14 日起 6 个月内,通过公开市场增持公司股份20亿元至40亿元,但截至2025年2月13日,增持计划已过半,实际增持股份约为1.12亿股,按照目前9元/股左右的股价来推算,金额约在10亿元,市场开始猜测控股股东是否能够履行增持承诺。 

东方盛虹的困境,是激进扩张与行业周期共振的结果。对于投资者而言,东方盛虹的高负债扩张是一把双刃剑,行业下行时,曾经的“豪赌”可能成为无法承受之重。(思维财经出品)■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东方盛虹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