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被股市涨得恐高了?当心暴涨之后还有暴涨)
与以往一样,每次股市暴涨,人们反而是最恐慌的。
是的,你没看错,越涨越恐慌。
前两年不是都在嘲笑美国人真可怜吗?天天活在美股高估的恐慌中。
现在咱们突然也有这种感觉了,幸福来得太突然了,反而不适应了。
当下,很多人都在琢磨,这A股和港股到底要涨到什么时候是个头?
坐上车的,忍不住想下车;没上车或者被甩下车的,干巴巴等待倒车接人的机会,求求你不要涨了,好不好?
那么本周会回调吗?涨什么时候是个头呢?
这两个都不是好问题!
由于问题都问错了,注定是赚不到钱的。
正确的问题是什么呢?
我们来层层解剖。
其实在节后第一周的大涨后,市场上就已经有很多看空的声音了。
很多博主都在说:港股继续涨,我就持续卖。
甚至还有博主带着粉丝去玩2倍做空港股。
这下可爽歪歪了。
大家都认为自己卖在人声鼎沸时。
为啥呢?
因为他们认为AI只是在炒概念,既没看到业绩,也没看到应用落地,不可能有持续行情。
但他们忽视了人性,人性驱动股性!
为啥做债的人玩不了股票呢?
因为做债的人看重基本面,他们会想:这群玩股票的人疯了吧?经济基本面这么差,股市能涨得起来吗?
上上周末,DS接入微信,很多自作聪明的人认为上周一就是利好出尽,高潮退去。
哪知道高潮后面还有高潮。
第一批卖郁金香的人卖在人声鼎沸之后,人声还在持续鼎沸。
牛顿当年也是卖在人声鼎沸时。然而......
老读者都知道,我在2022年就开始持续看好银行的行情。
但人们由于看到银行几年都不涨,于是就形成了惯性思维和偏见,认为银行就是个垃圾,根本没有配置价值。
在看到四大行不断创新高的过程中,依然不断看空,不断的诧异:四大行怎么能涨成这样?
有句话叫做,你永远赚不到认知以外的钱。
其实四大行的翻倍大行情根本就不难理解。
PB都在0.5倍以下了,每年还有大把利润,走个均值回归难道是错的?
所以呀,偏见会害死人。
同理,人们对港股也有很强的偏见,因为港股也有十年没涨了。
于是就认为香港是金融遗址了。
但却没看见,现在南向资金的成交额占比都达到50%了。
港股的流动性在恢复,均值回归有错吗?
中概的估值都跌到公用事业类的水平了,合理吗?
这可是中国最好的一批公司。
连四大行这种不怎么增长的股票都能因为均值回归涨一倍。
中概这种业绩增速至少能维持20%以上的股票,均值回归何止涨一倍。
所以我在我社群里一直强调底仓要拿稳,不要轻易下车。
我在春节期间就在社群写了一篇《中概互联网可能将成为最靓的仔》
在港股上涨的过程中,我还写了一篇《中概和恒生科技的价值很高!别被甩下车了》
人们在经历三年熊市后,形成了思维惯性,还是熊市思维。
见到一点利润就赶紧想跑。
那么你仔细想想,你三年的打可不白挨了吗?
我经常都在说,股市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
这才刚开张你就罢工不干了,能怪谁呢?
诚然,在A股和港股上涨的过程中,肯定有回撤。
但我还是那句话,只要你想着躲避每个下跌,就一定会错过上涨。
牛市里,别瞎折腾。
你应该仔细想想,到底什么位置才是真正该转身离开的时候。
不把这个问题想明白,你就会在频繁操作中白白浪费掉牛市。
大家已经抱怨经济三年了。
这三年,A股的业绩不断下滑,基数很低。
人们的思维始终是惯性的。
以为过去三年业绩不好,未来就一直不好。
但可能吗?
宏观经济一定是有周期的。
过去三年基数很低,那么周期一旦恢复,业绩增速的弹性反而会特别大。
比如,我们看半导体的增速在去年三季度,增速就回升到接近30%了。
一旦国产替代有所突破,业绩可能会干到100%以上。
不要觉得多夸张,很多人已经被熊市驯化得没有想象力了。
这些人注定是悲观的,也是平庸的。
随着央行在节后的态度大幅转变,我们极有可能在一季度就见到业绩拐点!!!
而股市大概率也会提前财报反应。
总之,业绩弹性越大,股市上涨的动能就越足。
只不过股市的上涨是波动中上涨的。
很多人不适应波动,这才是关键。
说完了股市的长期价值,我们看看短期的走势。
一轮阶段性行情,最终大都是以散户跑步入场接盘而收尾。
现在散户跑步入场了吗?
最近一个月,随着市场上涨,ETF在持续流出,散户跑得比兔子还快。
股市就是这样的,当人们形成羊群效应时,股市的走势就会跟人群反向而行。
这些卖飞的人,心里会奇痒难耐。
卖飞比被套难受多了!!!
港股那边也同样如此,随着港股的暴涨,跨境ETF持续流出。
正如前文所说,大部分人赚到点小钱就迫不及待的要落袋为安。
被套的时候则死拿着不放。
这就是人性。
这些人卖出后,股市继续涨,一定会涨到他们忍不住冲回来接盘。
然后行情就差不多到头了。
不要辩驳,这是人性。群体层面是改不了的。
此外,本轮行情的一个重要推动因素是央行通过“加息”来“降息”。
1年存单利率和沪深300的走势是相同的,起点也相近。
随着央行资金面持续收紧,同业存单利率不断上行,很快我们就会看到10年国债利率被拉起来。
这就意味着,通过收紧流动性,央行将债市资金释放了出来。(最近一些理财产品开始遭遇赎回)
今年以来,债基的收益率中位数是-0.11%。
资金正在从债市流向股市和实体经济。
信贷扩张周期正在打开。
周末,很多银行的1年和2年存款利率出现了倒挂,好戏即将上演。
本轮行情的一个重要信号是央行本次“降息”结束的拐点。
这涉及央行对汇率,信贷扩张和长债利率的综合考虑。
关于这方面知识,我会在星球给小伙伴做分析,这里就不展开讲了。
在牛市里,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拿得住。
一轮牛市至少2年时间,期间市场会有很大的涨幅。
只要持有到高估再分批卖掉,收益都会很不错。
但难就难在股市随时都在巨幅波动。
波动会扰动心神,让你要么被诱惑,要么被惊吓,要么被裹挟,要么被懊悔。
总之,就是要你乱动。
一旦你没有策略和纪律的乱动,就一定会被打脸。
下跌的时候,你总想着出来躲避;
上涨的时候又总想早点落袋为安;
踏空或卖飞的时候,见到别人赚钱,心里一万匹草泥马在狂奔;
被套的时候,舍不得止损,大骂股市是绞肉机。
然而,等过两年,股市涨得老高了,回头一看,自己的资产怎么只涨了一点点。
有些人不但没涨,反而还亏了不少。
一个好好的牛市,白白被浪费了。
其实投资也挺简单的,你在底部区域买入指数,然后拿住,任凭股市怎么波动,都不要下车 。
直到在高估区域,真正的人声鼎沸到来时,华丽丽的转身离去就可以了。
但有几个人做到了?
为啥做不到?
说白了,就是不懂得怎么通过仓位管理平抑波动,帮助自己克服人性。
很多读者都误解了我的意思。
每次我要调仓的时候,并非是我能准确预测市场,只不过我知道自己在什么位置要用什么仓位来应对,以便能拿得住。
仅此而已。
回到本文开头的两个问题:
1.本周会回调吗?
2.涨到什么时候是个头呢?
深入思考一下,这两个问题是不是很烂?
会带你误入歧途!!!
打赏自愿,1分钱都是默默的支持,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