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经营净现金流下降66.5%,小熊电器如何穿越小家电阵痛期?)
小熊电器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2.97%,财务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纷纷走高
投资时间网、标点财经研究员 李路
?2024年,在国家以旧换新补贴的加持下,我国家电市场经历了由冷转热的过程,头部家电企业销量大幅增长。但是,在家电行业有一个分支赛道,即近年来兴起的小家电品类,之前未包含在国补范围内,加之随着使用时间增长,消费群体对小家电的“迷恋”已不及最初,导致小家电企业业绩在2024年承担了不小的压力。
近期,国内小家电龙头企业陆续发布2024年报。整体看,公司业绩仍处于“寒冬期”,但也存在一定分化。如苏泊尔(002032.SZ)营收同比增长5.27%,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97%,增速较上年出现下滑;九阳股份(002242.SZ)出现营收利润双降的情况,营收同比减少7.94%,归母净利润更是大幅下降68.55%。
夹在苏泊尔和九阳股份中间的是小熊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小熊电器,002959.SZ),数据显示,该公司2024年营收微增0.98%,但归母净利润下跌35.37%,创五年来最大跌幅。
净利润下降三成
年报数据显示,2024年小熊电器实现营业收入47.58亿元,同比增长0.9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88亿元,同比下滑35.37%。在公司营收勉强维持增长态势的情况下,净利润大幅下降的原因值得关注。
投资时间网、标点财经研究员看到,成本激增与费用失衡是小熊电器净利润变化的重要原因。从成本来看,2024年该公司营业成本同比增幅为2.67%,超过营收增速,导致毛利率同比下滑1.06个百分点至35.29%。
对于成本端的增长,小熊电器解释称,压力来自于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外部因素以及企业实施的扩张战略。在厨房小家电等核心品类增长乏力的情况下,公司试图通过加码生活、个护及母婴小家电实现突破,但新品类的渠道建设、市场教育提高了运营成本。
细化到各项成本费用科目,其结构的失衡也反映了一些问题。2024年,公司销售费用为8.64亿元,微降0.83%,但无法对冲其他费用的大增。同期,公司财务费用增长171.74%至1437.67万元、研发费用增长36.48%至1.95亿元、管理费用也增长了24.25%至2.36亿元。三费齐增一费微降之下,公司净利率从上年同期的9.45%跌至6.43%。
事实上,这也导致公司现金流产生变化。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29亿元,同比大降66.52%。同时,公司应收账款和存货周转天数都较上年大幅提升,资产周转效率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业绩表现差强人意,但小熊电器还是制定了每10股派现10元的高分红方案,对于现金流承压的小熊电器来说,这一选择将会削弱公司流动资产储备,但对于投资者来说仍是一个好消息。
小熊电器近十年应收账款及存货周转率(次/年)
数据来源:Wind
股东人事变动频繁
小熊电器之所以要维持股东“军心”,或与其近年来在资本市场的经历有关。
该公司于2019年在深交所上市,上市一年后,股价便开始走下坡路。2025年初,公司更是遭到了十大股东之一的厦门泰牛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景行振兴泰牛1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下称泰牛1号)“清仓式”减持。1月14日,小熊电器发布股东减持公告,公司股东泰牛1号将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186万股股份。要知道,泰牛1号持有的小熊电器股份总共就是186万股,此前泰牛1号分别在2023年和2024年买入公司120万股和66万股股份。
在持股的两年内,小熊电器股价走势并不美丽,从泰牛1号购入时的50元/股左右下跌至1月14日的43.12元/股。坚持两年后,泰牛1号带着小幅亏损彻底离开了小熊电器。
与减持公告一并发布的,还有一则高管离职公告。公告称,公司董事兼副总经理欧阳桂蓉由于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副总经理职务,同时辞去小熊电器全资子公司佛山市瑞翌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佛山市小熊居家电器有限公司、佛山市艾萌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佛山市悦享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佛山市悠想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5家公司的经理职务。
欧阳桂蓉是小熊电器元老级创始成员之一,自小熊电器2006年成立起就在公司工作,且是公司董事长李一峰的表妹。欧阳桂蓉的薪酬水平也基本排在仅次于李一峰的位置。如今,欧阳桂蓉选择辞去副总经理职务,对公司来说并不是利好信号。
近两年,除了欧阳桂蓉,小熊电器1位证券事务代表和2位财务总监也相继辞职。2023年4月19日,公司财务总监邹勇辉在公司2022年报和2023年一季报发布之后,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财务总监的职务。2024年6月18日,公司新任财务总监冯勇卫再次因个人因素决定辞去职务,并表示将不再担任公司内任何职位。冯勇卫在2023年12月18日才被聘任为公司财务总监,仅在岗半年后就选择了离职。在邹勇辉离职、冯勇卫上任之前,小熊电器财务总监职位曾空缺长达8个月之久。
小熊电器上市至今股价走势(元/股)
数据来源:Wind
如何穿越周期?
股东和高管变动背后,透露出行业和公司发展路线的变迁。投资时间网、标点财经研究员注意到,自成立之日起,小熊电器就选择了与其他小家电品牌不同的颜值路线——通过可爱的外观吸引消费者,也使得相关产品成为30岁以下年轻人“精致生活”的标配。
但新鲜劲过了之后,消费者开始发现小家电的使用频率并不高,不少曾经被种草的产品最后都被放在角落“吃灰”。同时,小熊电器部分产品也因质量问题频频受到消费者投诉,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小熊电器的投诉词条已经超过了1000条。
由此,公司不得不开始思考转型之路,从业务结构的变化上也可窥见小熊电器的转型逻辑。
2024年,该公司起家的厨房小家电业务实现收入32.76亿元,同比下降10.1%,占总营收的比重也从上年的75.05%下降至68.84%。与此同时,生活小家电实现收入5.6亿元,同比增长15.33%;个护小家电收入3.62亿元,同比激增174.31%;母婴小家电收入2.5亿元,成为新的品类。
这一转变与公司2024年收购罗曼智能61.78%股权并对其进行并表有很大关系。在厨房小家电市场增长已经见顶的情况下,公司通过收购罗曼智能进入个护小家电市场。但新业务发力尚需时间,个护小家电增速虽然很快,但营收占比仍不足10%,难以支撑公司整体的业绩。此外,飞科、戴森等强势品牌早已进军个护小家电领域,小熊电器面临着很强的市场竞争。
除业务类型转型外,小熊电器面临的另一大问题是销售渠道带来的挑战。一直以来,公司主要依赖线上销售渠道,2024年公司来自于线上收入的占比超过八成。但是,近年来线上端崛起了直播电商、社交团购等新渠道,小熊电器在这些渠道的布局仍较为薄弱。同时,传统家电企业拥有的线下体验场景和完善的全渠道服务能力也是公司所缺失的。
当小家电行业已从风口期的增量扩张转向高竞争时代的存量博弈,如何通过提升产品品质锻造穿越周期的能力,对小熊电器来说或是需要攻克的难题。
投时关键词:小熊电器(002959.S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