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媒体广场 - 雪球 - 正文

为什么说中国刺激内需一定能成功?

来源:雪球 作者:贫民窟的大富翁 2025-04-18 10:00:21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为什么说中国刺激内需一定能成功?)

4月13日的时候我做了个直播,主要内容如下:

1、什么是东升西落?本质上是中美差距缩小,而不是一定中国超越美国

2、为什么一定会东升西落?

3、为什么国内消费一定能起来?我们的困难是什么?产业结构,经济发展阶段,历史原因等

4、中美贸易战是风险还是机会?

5、怎么选择投资标的?哪些板块有机会?为什么能赚钱?

6、怎么做仓位配置,怎么再平衡,怎么分配资金?

今天就第三条做个简单的文字分析。

关于刺激内需,有的人觉得根本不可能成功,有的人觉得直接发钱就好了,尤其是认为农村老人生活辛苦,应该每个人每个月发1000元,有的人认为应该解决养老医疗教育,大家没有后顾之忧了,自然就会消费,还有的人认为我们的文化鼓励储蓄,所以消费就永远起不来。

第一、中美的历史不一样

美国在19世纪末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1894年工业总产值首次超过英国,成为全球最大工业国。

1913年美国工业产品占全球1/3以上,远超英德法日总和。经济实力为后续军事和政治扩张奠定基础。

一站和二战,全球满目疮痍,美国本土没有战争,且大发战争财富,聚拢了全球的人才、科技、资源、黄金等,并确定了全球霸主地位,美元成为世界货币,号称美金。

新中国1949年成立,长期在美苏争霸环境中,一穷二白,发展极为艰难。

从1978年改革开放算起来,至今不过是47年,而美国成为第一大工业国已经131年,一个是山沟里面的穷小子,一个是帝王,两者财富底蕴完全不同。

王思聪问你为啥不消费?你怎么回答呢。

2、经济结构不一样

美国人均GDP长期保持在7-8万美元(2023年为7.6万美元),而中国仅为1.27万美元(2023年)。高收入支撑美国居民消费能力,例如美国中产阶级占比超50%,家庭收入中位数达7.4万美元,贡献了65%的消费支出。相比之下,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9万元(2022年),且收入分配不均,低收入群体占比大,消费能力受限

我们生产一双袜子,成本3元,外贸3.3元,美国人零售是15元,我们一双袜子赚3毛,美国人赚11.7元。

同样的GDP,大家利润不一样,企业能开给员工的工资不一样,自然消费能力不一样。

目前利润率最高的品牌和高科技都是在美国手里。

经济结构就像金字塔,有人提供原材料,有人加工,有人仅仅靠品牌和专利就可以拿走整个金字塔最大的利润,甚至是99%的利润。

在人均GDP和盈利能力均不如美国的背景下,去比较两边的消费能力没有意义。

第三、养懒汉思维要不得

解决教育医疗养老,本质上是高福利社会。

但是中国底子薄,经济结构差,人口多,发展不平衡,现在又面临着被美国全方面压制和全国统一两大现实问题,不适合搞高福利。

即便是在欧洲,哪些国家是高福利社会?

一方面是小国,自己本身没有国防开支,且有丰厚的自然资源。

一方面是德法英等国家,高福利不管吞噬工业革命以来的底蕴,整个欧洲现在是高负债+领先的行业不断缩小。

还有就是以希腊和意大利为代表的高福利国家,基本上政府都破产了。

4、经济发展阶段不一样

1978年我们开始改革开放的时候,欧美就已经是成熟经济体,该有的基础设施都有了,整个社会不需要再去重资金投入建设。

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W.W. Rostow)在《经济成长的阶段》中提出,经济发展分为六个阶段:

1.传统社会阶段:以农业为主,技术停滞,缺乏现代经济结构。

2.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工业化初期,基础设施和制度逐步建立。

3.起飞阶段:工业化加速,主导产业(如制造业)快速发展,投资率显著提升。

4.向成熟推进阶段:技术广泛应用,产业结构多元化,经济持续增长。

5.高额消费阶段:消费主导,服务业扩张,注重生活水平提升。

6.追求生活质量阶段:以服务业、环保、教育为核心,追求社会福利和可持续发展。

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特征是不一样的,欧美早就是工业化国家了,我们从1978年的农业社会开始发展,在创造的财富中必须把更多的比例放在积累和发展中,消费比例会少一点,这很正常。

如果我家里有1000万,我每个月工资1万我消费8000,正常吧。

你家里有2万存款,每个月工资5000元,你敢消费4000元吗?

同样都是80%的消费比例,那可完全不一样。

最近15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离不开房地产和基建的历史功绩。

5、我们消费能起来吗?

先看基于中国实践的工业化国家进展:

1.经济恢复期(1978-1988年):农村与城市改革并行,解决温饱问题 。

2.工业化初期(1988-1998年):劳动密集型产业主导,劳动力成本优势凸显 。

3.工业化中期及城市化初期(1998-2008年):加入WTO加速全球化,制造业与房地产双轮驱动 。

4.工业化后期及城市化中期(2008-2018年):产能过剩问题显现,转向内需和创新驱动 。

5.后工业化时期和城市化后期(2019年至今):以创新、消费和服务业为核心,迈向高收入国家。

美国服务消费占比65%(如医疗、娱乐),非耐用品消费占比低;中国消费仍以商品为主(55%),服务消费占比仅45%,且集中于食品、居住等基本需求。

随着我们高端制造的不管突破,其实我们是在抢欧美的高端产业链地位,这个能明白吗?

这几年最典型的两个行业就是汽车和芯片。

汽车行业已经到了爆发的临界点,芯片在成熟制程已经具有压倒性优势,目前在不断突破技术。

美国消费强盛是高收入、低储蓄、完善社保、成熟金融体系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中国内需不足源于收入分配失衡、社会保障不足、消费文化保守等结构性矛盾。未来中国需通过收入分配改革、社保体系完善、消费场景升级等措施释放潜力,但短期内仍难以超越美国消费规模。

刺激消费是一种经济发展的方向,意味着整个的结构都要调整,它不是以人的主观意愿为转移的,需要现实的经济结构,历史的财富底蕴,一代人的思想观点作为支撑。

我小时候大家都喜欢生娃,重男轻女很严重,到了今天,生二胎三胎多不多?重男轻女还严重吗?

当时大家都说这是几千年的传统,不会变。

五年前大家都说房价永远涨。

这才多久啊。

经济实力的增强不仅意味着盈利能力提高,还带来民族品牌的崛起,民族文化的繁荣,民族信心的恢复,以及整个全球结构的话语权。

说到底,中美之争,争的就是领先权、经济模式之争、金融市场主导权之争,科技发展路线和标准之争、地缘政治安全之争、国际规则制定权之争。

这是一场全方面的综合国力对抗,刺激内需不是短期的应急需求,而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演变过程。

当前刺激内部既有基础,也有市场,更有动力,这个事情一定能成,需要的是时间。

每个人都是生活在特定的历史阶段,既有历史局限性,也给了我们看的更远的阶梯,努力挑出历史看历史,就能看到明天。

直播原文可以去“兵哥事务所”查看@今日话题 @雪球达人秀 $易方达消费行业(F110022)$ $港股消费ETF(SH513230)$ $酒ETF(SH512690)$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