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维稳资金的投资布局,对我们有哪些指导意义?)
在市场的运行过程中,流动性往往是引发股市潮起潮落的重要因素之一。每当危机来袭、市场极度恐慌的时候,维稳资金的入场直接为A股市场提供流动性支持,化解资金面负反馈,是稳定市场估值中枢的一支决定性力量。
比如今年4月初,为了应对海外政策环境波动,各路维稳资金纷纷官宣入场,迅速稳住了市场情绪,实现了国家意志与市场脉搏的同频共振,打赢了一场漂亮的股市保卫战。
复盘历史,我们发现维稳资金大规模入场都是市场处于底部区域或者受到突发事件冲击的时候,投资标的都经过严格的筛选,在危机过后获得了不错的收益,对我们的投资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那么每次危机出现的时候,维稳资金都有哪些?对我们的投资有哪些启示?下面就来为大家详细分析一下。
表:维稳资金的主要来源
来源:Choice,截至2025.4.11
对稳定权益市场而言,需要的是资金体量较大、较稳定的长期资本、耐心资本,不怕短期浮亏,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着眼的是全局。从目前来看,维稳资金的主要来源有以下几个:
1、中央汇金是国有金融资产的管理者,肩负着稳定金融体系的重任,发挥类“平准基金”的作用,是核心的维稳主力。其参与维稳的资金主要来自于自有资金和外部资金,其中外部资金的体量具有较大的弹性。比如今年4月7日,为了应对外部冲击,中央汇金公告将持续加大增持ETF的规模和力度,随后央行表示“在必要时向中央汇金公司提供充足的再贷款支持”,相当于为中央汇金维稳开启了“无限子弹”模式,极大的提振了市场信心。
2、证金公司是经营融资融券业务的机构,参与维稳时,除了直接出手购买股票等资产,也可以通过调整转融通费率,调节证券市场资金和证券的供给,通过市场这只无形之手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可见,证金公司在参与维稳时,和中央汇金既有相似之处(比如可以使用自有资金和外部资金购买股票或ETF),也有自己的“独门秘技”(比如调整转融通费率)。
3、社保基金的体量较大,但采取委托管理机制(委托给具有社保管理资格的机构旗下投资经理管理),需要实现保值增值并用于补充和调剂社会保障支出,整体上坚持绝对收益思维,对权益资产的投资范围、投资占比有较高的要求。因此社保基金参与维稳时主要是使用自有资金,是长线资金,但会选择符合自身投资需求的标的进行增持,兼顾维稳目标和自身的投资业绩。
4、保险公司的资金(下称保险资金),投资目的是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以提高保险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偿付能力,需要确保资金安全、流动性、稳定性和收益性的均衡,和社保基金在参与维稳时有较多的相似之处(比如绝对收益思维、长期投资、投资范围和投资比例有较大限制、需要兼顾维稳目标和自身投资业绩)。
5、众多央国企上市公司增持和回购。在关键时刻,国务院国资委会号召和支持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加大增持回购力度,提振市场信心。比如今年4月7日至11日,为了应对外部冲击,短短5天就有超过48家中央企业宣布增持回购计划,以“真金白银”向市场传递信心。同时,国资委旗下的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比如国新投资、诚通金控等),也会通过增持央企股票和ETF等方式参与维稳。
表:维稳资金的主要投资方向和持仓概况
来源:Choice,上市公司2024年年报,截止2025.4.11
1、中央汇金
中央汇金成立于2003年,代表国家对重点金融企业行使出资人权力,自2008年以来多次参与稳定股市的行动,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
图:中央汇金入场时点与上证指数走势
来源:Choice,中央汇金官网,中金公司研究部,2005.1至2025.4.11
截至2024年末,中央汇金的前二十大重仓股中有14只金融股,其余6只是六个行业中的龙头股,这些股票自2014年以来经历两轮牛熊考验,至今均实现上涨,其中有17只个股涨幅翻倍,有2只个股涨幅超过10倍。(来源:Choice,截至2025.4.11)
表:中央汇金前二十大重仓股
来源:Choice,持仓数据截至2024年底,行情数据截至2025.4.11
此外,截至2024年末,中央汇金共持有67只ETF基金,持有市值合计超万亿。观察中央汇金的前二十大重仓ETF,我们发现其在沪深300ETF上持有的市值最多,此外还持有中证500、中证800、中证1000、创业板ETF、中证海外互联网指数等相关ETF。可见,中央汇金在稳定市场时,在维护大盘稳定的基础上,也会借助ETF工具实现对中盘、小盘股的兼顾,这样有助于提高整体市场的信心。(来源:Choice,截至2025.4.11)
表:中央汇金前二十大重仓ETF
来源:Choice,持仓数据截至2024年底,行情数据截至2025.4.11
整体上看,中央汇金入场维稳时会择机进行公告,持仓以金融股为主,其他行业龙头股为辅,近几年逐渐将ETF作为重要的投资目标。中央汇金重点持仓的金融股波动较低、股息率较高,事关国家金融命脉,更关注对股权的掌控,长期坚定的持有,经历多轮牛熊之后,既完成了使命,也获得了收益。近几年中央汇金增持较多的ETF,透明度高、交易费用低,可以一键布局一揽子股票,是托底股市的利器,有望在低位入场稳定股市的同时,分享股市估值中枢逐渐抬高带来的贝塔收益。
根据中央汇金的半年报显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净资产中的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总计1.07万亿元,未分配利润和盈余公积以及其他综合收益总共为5.7万亿元,即公司成立21年来,资产增值超过5.5倍。(来源:中央汇金、中国基金报)
2、证金公司
证金公司成立于2011年,自2015年3季度A股市场出现大幅波动时,开始首次参与救市行动,通过直接买入股票和基金、调整转融通费率等方式向市场注入流动性。
图:证金公司入场时点与上证指数走势
来源:Choice,2005.1.4至2025.4.11
截至2024年末,证金公司共持有86家公司,持股市值合计约为4699亿元。证金公司的前二十大重仓持股中,有12只是金融股,其余8只是六个行业中的龙头股,这些股票自2014年以来经历两轮牛熊考验,涨幅均为正,其中有19只个股涨幅翻倍,有1只个股涨幅超过10倍。(来源:Choice,截至2025.4.11)
表:证金公司的前二十大重仓股
来源:Choice,持仓数据截至2024年底,行情数据截至2025.4.11
整体来看,证金公司入场维稳时,在参与方式、持仓行业等方面和中央汇金有所差别。一是证金公司会直接增持股票,也会间接注入流动性(比如2015年曾出资2000亿申购公募基金);二是证金公司的行业配置比中央汇金分散,比如金融股持仓占比低于中央汇金;三是证金公司在行业中不仅会持有龙一公司,还会持有其他头部企业;四是证金公司可以通过下调证券转融通费率这种间接的方式,让市场自身的供需调节能力发挥作用。
根据中国证券报曾做过的测算,证金公司2016年-2018年投资收益率分别为-6.14%、10.95%、-2.32%,上证综指2016年-2018年涨跌幅分别为-12.31%、6.56%、-24.59%,表明证金公司完成维稳任务的同时,投资收益也跑赢了市场。(来源:中国证券报)
3、社保基金
社保基金主要用于未来人口老龄化高峰期的养老金补充,可投资于境内资产和境外资产,投资范围比中央汇金和证金公司广,但投资比例方面有较大的限制,比如境内资产可投资于股票(上限40%)、债券(下限20%)、私募股权(上限10%)和现金及等价物,禁止参与高风险衍生品交易。此外,社保基金还需要通过分散投资、动态再平衡等方式,确保资金安全,做好风险控制。
截至2024年末,社保基金共持有192家公司,持股市值合计约为3587亿元;社保基金的前二十大重仓持股中有6只是金融股,其余12只是九个行业中的龙头股,这些股票自2014年以来经历两轮牛熊考验,有18只个股涨幅翻倍。(来源:Choice,截至2025.4.11)
表:社保基金的前二十大重仓股
来源:Choice,持仓数据截至2024年底,行情数据截至2025.4.11
整体上看,和中央汇金、证金公司本身就肩负稳定金融体系的责任不同,社保基金初始的目的就是从股市获取一定的收益,在需要维稳的时候进行增持,既符合低位布局的原则,也会选择符合自身投资风格和投资目标的标的。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从2000年成立到2023年,基金的整体年化收益率是7.4%,其中境内股票投资年化收益率达到10%。(来源: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24)
4、保险资金
保险资金具有规模大、期限长、来源稳定等特点,肩负着对投保人的保障责任,更倾向于进行长期投资,以获取稳定的现金流和长期的资本增值,不追求短期的高波动收益。保险资金长期将债券作为“基本盘”,少量配置权益增厚收益,偏好风险较低、收益相对稳定、股息率较高的股票。
截至2024年末,人身险公司的股票配置余额为2.27万亿元,占人身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的7.57%,较2023年同比增长28.29%;财产险公司股票配置余额为1601亿元,占财产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的7.21%,较2023年同比增长28.22%。这说明保险资金在2024年积极响应维稳号召,在市场低位提高权益资产持仓,既稳定了市场,也获得了便宜筹码。(来源:Choice,金融监管总局)
根据不完全数据统计,截至2024年末保险资金A股持仓前五大行业分别为银行(63.5%)、电信服务(12.3%)、房地产(6.0%)、交通运输(3.6%)、电气设备(2.3%);重仓流通股的平均股息率为3.0%,呈逐季提升趋势。(来源:Choice,招商证券,截至2025.3.31)
整体来看,保险资金更像是“固收+”的管理模式,采用绝对收益思维,以债为主、以股为辅,在保持稳定收益的基础上,借助少量权益资产来增厚收益。
从过往的收益来看,2012年至2021年的10年间,年均财务收益率达5.28%,且每年均实现正收益。从近期的收益来看,2024年保险业财务投资收益率为3.4%,较2023年提升1.2%,综合投资收益率为7.2%,较2023年提升4.0%。对比来看,保险资金的收益率波动幅度比中央汇金、证金公司、社保基金小,稳定性较高。(来源:保监会)
5、众多央国企上市公司
众多央国企上市公司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在股市中也是中流砥柱,增持和回购行为具有较强的示范效应,稳定自身股价的同时,也有助于稳定市场整体估值水平。并且央国企上市公司回购注销股份后,会改善公司的EPS(每股收益)、ROE(净资产收益率)等财务指标,进一步提升公司股票的价值,增强对资金的吸引力。
近几年,在“中国特色估值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央国企上市公司掀起了一轮“中特估”行情,这些企业底部进行增持和回购有望助推行情延续。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参与维稳的机构会根据自身的职责,选择和自身投资目标匹配的标的进行增持,依靠底部低位建仓、优选标的、进行资产配置等方式,在实现维稳目标的同时,最终都实现了不错的投资收益。
维稳资金往往能够影响其他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的行为,引导市场资金的整体流向,对于改善我们的投资,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1、选择合适的入场时机
维稳资金的使命是逆转市场的悲观预期,稳定市场信心,往往是在市场信心受到严重影响的市场周期底部出手,很多标的经过长期调整,具备很好的价值,但大部分投资者因缺乏信心而不敢参与。从过往历史来看,维稳资金出手与国家战略和政策导向密切相关,后续往往会有一些提振经济或股市的政策陆续出台,助推市场的恢复上行。
因此维稳资金低位入场,具有成本优势,并且投资周期长,不会因短期市场波动而频繁买卖,坚定持有直到行情回暖。普通投资者跟着维稳资金的脚步,能够克服心中的恐惧,免去择时的烦恼,在市场明显低估时,利用市场犯错的机会,弯腰捡钻石。
2、选择符合投资目标的资产
维稳资金入场,关键是“四两拨千斤”,将一定规模的资金投向A股中最优质的资产,稳住市场的估值和价值中枢,由点及面的提升股市的吸引力,购买的标的可能并不是弹性较高的品种,但往往是价值高,具有代表性的资产。
此外,维稳资金不会集中投资于少数几只股票,而是进行分散投资。比如中央汇金2023年刚开始入场时,先是大手笔增持跟踪沪深300、上证50等指数的大盘宽基ETF,后来逐渐扩展至跟踪中证500、中证800、中证1000等中小盘指数的ETF,还会少量持有行业ETF、主题ETF,在实现全面稳定市场的同时,也使得持仓更加分散,有利于降低组合波动。
普通投资者往往会痴迷于“20cm”涨停、地天板等高波动的标的,最终在追涨杀跌中一无所获。建议大家可以学习维稳资金,重点挖掘高质量而不是聚焦于高波动的标的,并且采用分散投资策略,降低单一资产波动对整体资产的影响。
3、坚持符合自身投资目标的投资体系
参与维稳的不同机构,有着各自不同的投资目标,坚持着相应的投资理念和投资框架。比如中央汇金几十年如一日的持有金融股,看重的是股权而不是每天的股价涨跌;保险资金和社保资金都对风险控制有严格要求,长期对权益投资比例、持仓标的选择有着严格的标准,不会轻易出现风格偏离,依靠时间积累起可观的收益。
整体来看,维稳资金介入市场的操作是基于估值、政策、资金等因素的综合考量,行动会不定期公开,能够在投资时机选择、标的筛选、投资体系构建方面给投资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普通投资者往往深陷于市场的短期噪音与情绪漩涡,缺乏对宏观经济脉络与市场周期的深刻理解。而维稳资金的操作,蕴含着对宏观经济形势、国家政策走向、资本市场前景的精准研判和深刻考量,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稳准狠”,是真正的高手。
跟随维稳资金的步伐,并非盲目跟风,而是借由专业视角与宏观思维,重塑自身投资理念与决策框架,改善我们的投资操作,恰似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依托巨人高大、坚实之躯,俯瞰市场全局,从而在波谲云诡的金融市场中,构建真正可持续的投资策略,提高胜算。
声明:基金、基金投顾组合的研究、分析不构成投资咨询或顾问服务,本账号发布的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作为买卖的依据。基金投资有风险,基金及基金投顾组合的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为其他客户创造的收益,并不构成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投顾业务尚处于试点阶段,基金投顾试点机构存在因试点资格取消不能继续提供服务的风险。敬请认真阅读相关法律文件和风险揭示声明,基于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理性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