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行业新闻 - 正文

桃李竞芳菲 青春跃清华 阿迪达斯携手清华大学共启体育新篇

来源:财经报道网 2025-04-23 14:14:07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桃李竞芳菲 青春跃清华 阿迪达斯携手清华大学共启体育新篇)

2025年4月21日,正值清华大学114周年华诞,阿迪达斯支持清华大学体育活动项目启动仪式在清华园举行。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杨斌、体育部主任刘波、教育基金会秘书长袁桅与阿迪达斯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萧家乐出席活动,共同见证阿迪达斯携手百年学府的又一重要时刻。



德国品牌助力中国体育教育

从马约翰体育教育思想的传承,到与全球知名德国运动品牌阿迪达斯的深度交流,清华大学始终走在体教融合的前沿。在114年的办学历程中,体育精神早已融入清华的血脉,成为清华大学独特的精神标识。

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杨斌代表清华大学欢迎阿迪达斯的到来,他回顾了清华大学悠久的体育传统,并表示:“清华大学始终坚持‘育人至上,体魄与人格并重’的全面办学理念,为国家培养造就了大批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阿迪达斯是全球体育产业的领军者,近年来与清华大学在多个体育领域开展了互动交流,感谢阿迪达斯长期以来对清华大学的关注和支持,期待双方携手同心,共同推动中国体育高质量发展。”

早在去年9月,阿迪达斯全球首席执行官比约恩·古尔登(Bj?rn Gulden)专程到访清华大学,被授予“清华大学足球队名誉教练”称号。今年年初,李路明校长回访阿迪达斯总部,期待未来双方在科学研究和学生体育实践等方面互动交流,探索创新路径,共同助力中国体育高质量发展。



阿迪达斯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萧家乐表示:“阿迪达斯是一家有着76年历史的德国运动品牌。自1997年进入中国以来,我们始终秉持‘在中国,为中国’的承诺。阿迪达斯与清华大学在体育精神和科技创新上的双向奔赴,展现了共同的价值和追求,也体现了中德两国在体育文化领域的深度交流。期待为中国体育事业向新提质贡献力量 ,助力体育强国建设。”

促进校园体育文化繁荣

目前,阿迪达斯已为清华大学的多支运动队提供专业装备支持,包括男子女子足球队、男子女子网球队、飞盘队等,实现校园运动队专业竞技水平的提升,为青年体育人才培养和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焕新活力。

清华大学体育部主任刘波表示:“清华大学从建校起,就把体育作为育人中心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马约翰先生提出的‘体育的迁移价值’,到蒋南翔校长号召清华师生‘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到陈希老师提出‘育人至上,体魄与人格并重’的体育教育观,再到清华学生自发喊出‘无体育,不清华’的口号,清华体育传统不断发扬光大,已成为清华大学办学历程中宝贵的财富。相信清华体育和阿迪达斯的牵手,必将成为中国大学体育发展史上的一段佳话。”

阿迪达斯大中华区产品高级副总裁伍景熙表示:“阿迪达斯欢迎清华学子前往上海创意中心交流学习,今年,上海创意中心迎来成立20周年,通过更懂年轻人的设计彰显中国本土设计的蓬勃生命力,希望双方优秀人才的积极探索,为体育与文化的深度结合贡献更多创意灵感,激发年轻创意讲述‘中国故事’。”

清华大学男子及女子足球队的学生代表,以“桃李芳菲,青春驰骋”的昂扬姿态,生动展现了对运动的热爱与追求。体育精神不仅锤炼品格,更激励新时代青年在专业学习之外强健体魄,磨砺坚韧意志,培养创新韧劲。

清华春意正浓,紫荆校花初绽。活动现场,清华大学舞蹈社成员身着联名款带来活力四射的街舞表演,展现文化魅力与青春活力,演绎“无体育,不清华”的精神传承。阿迪达斯也将继续“牵手”清华大学街舞社,繁荣校园文化,为热爱街舞运动的学生提供全面展示自我的舞台。



据悉,此次发布的联名款产品是清华大学首次与运动品牌的牵手,清华特选紫为主色调,搭配清华大学校徽元素,与阿迪达斯经典三条纹设计相得益彰。当运动美学的缔造者邂逅青春洋溢的清华园,共同演绎出了体育精神的最生动表达。

阿迪达斯“在中国,为中国”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体育强国”强基阶段的关键之年。未来三年,双方将在科技创新、校园体育、人才培养及文化推广四大领域开展深入交流。

自1997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阿迪达斯始终秉承“在中国,为中国”的理念,通过多元品类和广泛布局,长期支持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发掘有潜力的年轻运动员,赞助和支持各类专业赛事及群众性体育赛事,依托全球资源不遗余力地支持中国青少年体育发展。

2024年,阿迪达斯携手中国足球发展基金会发起国际公益项目 “雏凤计划” ,选拔出22位中国西部的青少年女足队员赴德国开展足球集训与文化交流。同年,阿迪达斯与中国学生体育联合会达成战略合作,为 “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高中组” 提供赛事培训、足球专业装备赞助等支持。

在体育强国战略背景下,阿迪达斯将秉持初心,继续发挥全球顶级运动品牌的优势,与中国体育事业、运动人才共成长。



本文来源:财经报道网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