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媒体广场 - 雪球 - 正文

信达肿瘤研发日的一些感受

来源:雪球 作者:张小丰 2025-06-30 14:43:54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信达肿瘤研发日的一些感受)

这次肿瘤研发日信达披露了大量研发内容,并且请了多位国内知名教授来讲解肿瘤治疗的现状和展望未来。非常值得大家去网上听回放。或者没时间听几小时,直接下载那个PPT看看也会很有收获。

来说说我最关注的点吧,那肯定是IBI363的未来。下午的投资者交流来的机构太多,我没机会提问,当然其他机构也问了IBI363 BD的可能性。俞总的回答是ASCO以后有大量公司来问这个药。当然他们会很谨慎,需要对方本身在肿瘤领域深耕,并且有大量资源把这个项目当重点来推进。同时俞总也说出一个特别好的药不容易要谨慎。

其实我想问的是一个数字上的问题。信达预期未来海外营收目标要到占比40%。那么按照现在的销售趋势,这个数字可能就是海外要20+亿美元的营收。这数字说明如果是单纯的卖权益拿版税,即使拿到非常高的20~25%比例,按照药品爬坡的客观规律根本无法在预期的时间内产生20亿美元的营收啊。说个题外话,俞总的讲演中说道现在“重磅药物”的定义升级了,要20亿美元才算重磅(以前是10亿)说明这个20亿美元营收数字信达内部确实是有考量的。所以要达成这个目标最实际的路径有2条:

1:自己卖。显而易见自己卖能拿到最大的经济利益,但耗资巨大并且自己承担所有风险。并且因为目前信达资源有限,无法做到最大化药物的价值。简单来说就是无法做到类似默沙东引进科伦Trop2 ADC那样同一时间开10多个大三期来开发各种适应症。

2:用50:50对半分模式来BD。类似再生元-赛诺菲,传奇-强生,阿里拉姆-罗氏的这些案例。这种模式所有成本各负担一半,未来经济利益也一人一半。

在研发顺利的背景下,这2个路径最有可能做到预期时间内海外营收40%。

最后我在说说对BD的看法,这2年BD太火了。好像绝大部分投资者都希望自己投的公司去做BD。但本质上BD是什么?是自己没能力开发,只有变卖资产给其他大玩家来开发。同时常规版税形式的BD把经济利益大头也给了对方,对方吃肉自己喝口汤而已。好处是把风险也给对方,并且不占用自己的资金了。简单来讲应该是“非必要不BD”,能自己做的一定自己做,能晚BD的尽量晚BD(临床推到后期能拿到更大比例的分成,保留更多未来的利润)越是好药大药BD就应该越谨慎。

最后我来神棍一下。IBI363目前自己开发会无法发挥这药的全部潜力并且公司需承受巨大的财务压力,所以我预测最后是美国50:50,其他地方版税的模式BD,这个是能保留最多的经济利益的BD模式,并且这个模式的销售通常是2家一起完成的,信达有志于发展成国际化企业,那么这个共同销售就是学习和建立自己海外销售团队的最佳时机。交易对象最大可能性是罗氏,其次是礼来,诺华,BMS。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