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戴伟立的芯片版图)
公众号记得加星标??,第一时间看推送不会错过。
在硅谷这个充满传奇的地方,每天都在上演着从零到一的创业故事。但能够真正写下历史的人并不多,戴伟立(Weili Dai)就是其中一位。
作为Marvell的联合创始人,戴伟立见证并参与了这家公司从初创企业成长为市值数百亿美元的半导体巨头的全过程。值得关注的是,她并未止步于此,而是在近年来转身成为了硅谷半导体投资领域的关键推手,在一系列初创企业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从技术工程师到企业联合创始人,从商业领袖到天使投资人,戴伟立的每一次转型都踏准了行业发展的节拍。她是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半导体行业中缔造自己的商业版图的?让我们来看看她的故事。
夫妻档的创业传奇
戴伟立出生于中国上海,自幼便展现出对理科的天赋。中学时期,她随家人移民美国,在旧金山湾区落脚,并最终进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学习计算机科学。
也正是在伯克利,她遇见了改变她一生命运的伴侣——周秀文(Sehat Sutardja),那时的戴伟立正在攻读计算机科学学士学位,而周秀文则是电子工程系的博士生。两人在学术的殿堂里相遇,不仅收获了爱情,更重要的是,他们发现彼此都对技术创新有着同样的热情和执着。
周秀文是一个技术天才,专注于芯片设计和算法优化;戴伟立则更擅长将复杂的技术转化为市场可接受的产品。这种互补的性格和技能,为他们日后的创业奠定了完美的基础。
毕业后,两人并没有立即创业。戴伟立进入了佳能研究中心美国公司,从事软件开发和项目管理工作。这段经历让她深入了解了从技术研发到产品落地的全过程,也让她意识到技术与市场之间的巨大鸿沟。
与此同时,周秀文也在学术界和工业界积累着自己的技术实力。夫妻二人在各自的领域默默耕耘,但心中始终有一个共同的梦想:创造出真正改变世界的技术。
1995年,在网络与PC行业即将腾飞的节点,戴伟立与周秀文共同创立了Marvell Technology Group,公司的名字来源于英文"Marvel"(奇迹),寓意着他们要创造技术奇迹的决心。
起初,Marvell 是一家无晶圆芯片设计公司,专注于存储设备控制器和网络通信芯片的设计开发,起步资金仅为100万美元。创业初期的日子并不容易,两人身兼数职,周秀文负责技术研发,戴伟立则承担起产品规划、市场开拓和公司管理的重任。
他们的核心技术优势是为硬盘制造商提供高速数据接口控制器——一种可以在不牺牲稳定性和兼容性的情况下,大幅提升存储读写速度的芯片。当时这类产品在市场上尚属空白,而Marvell 迅速找到切入点,与西部数据(Western Digital)、希捷(Seagate)等巨头建立起合作。
Marvell的芯片凭借着卓越的性能和可靠性,迅速在半导体行业中崛起。到1999年,Marvell的年营收已突破1亿美元。2000年,Marvell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股票代码“MRVL”,市值迅速攀升。此后,公司借助全球存储、路由器、交换机、WiFi模块等领域的强劲需求持续扩张。
2002年,Marvell推出第一代以太网控制芯片,迅速击败Broadcom、Realtek等竞争者。
2004年,Marvell进入Wi-Fi市场,开始与高通、英特尔正面对抗。
2006年,Marvell以6亿美元收购英特尔的XScale移动处理器业务,进军智能手机芯片领域。
2008年之后,公司逐步进军机顶盒、打印机、平板电脑市场,业务多元化。
在巅峰期,Marvell的市值一度超过200亿美元,全球员工数达数千人,成为美国十大无晶圆芯片设计公司之一。戴伟立也因此多次入选《福布斯》“全球最具影响力女性”排行榜,成为极少数在全球IC设计领域具有实际运营权的女性企业家之一。
但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Marvell的治理模式开始暴露出一些问题。由于公司高层几乎完全由创始人家族控制,外界逐渐质疑其内部控制、财务透明度和治理机制。
2015年9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对Marvell发起调查,指控其在多个财报季度中提前确认收入、操控利润以达预期。与此同时,公司内部也爆出匿名举报信,称董事会存在疏漏,对会计部门缺乏足够监督。
这一事件很快演变为一场“高管地震”:2016年4月,创始人周秀文被董事会要求辞去CEO职务,几个月后,戴伟立也被要求辞任总裁,并退出董事会。
对外界来说,这场风波意味着一代芯片创业夫妻正式告别亲手打造的帝国;对戴伟立个人而言,离开Marvell并未让她停下脚步。反而,这成为她职业生涯的第二次飞跃。
从创业者到投资人
在离开Marvell之后,戴伟立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科技生态,开始以投资人和创业导师的身份,支持和培养下一代的科技创新者。戴伟立的投资理念延续了她在Marvell时期的成功经验:始终关注那些具有颠覆性技术潜力,同时能够解决真实市场需求的公司。
2017年,戴伟立与周秀文共同创办了FLC Technology Group,其总部位于拉斯维加斯。"FLC"代表着 Founders(创始人)、Leaders(领导者)、Creators(创新者),FLC的目标是打造一个技术与商业融合的创新加速平台,聚焦AI、半导体、先进封装、边缘计算等领域,为全球范围内的创业者提供系统支持,包括技术孵化、战略指导、渠道拓展、投资对接等。
与传统的风险投资机构不同,FLC更像是一个综合性的创业服务平台,不仅提供资金支持,更重要的是为创业者提供从技术到市场的全方位支持。
2019年,面对AI芯片日益爆发的趋势,戴伟立再次出手,创立了DreamBig Semiconductor,聚焦下一代计算架构与芯粒技术。这家公司专注于开发前沿的chiplet平台,推动下一波经济适用、可扩展且模块化的半导体解决方案,服务于AI时代及未来发展。
据了解,DreamBig推出了名为"MARS"的开放芯片平台(Modular Advanced Reconfigurable System),这是一个世界领先的平台,能够为大众市场提供使用开放标准Chiplets的新一代半导体解决方案。MARS平台以模块化、高可组合、高能效为特色,为AI初创企业和系统集成商提供灵活的硬件基础。
MARS Chiplet平台解决了AI服务器和加速器硬件开发者面临的两大技术挑战——计算规模扩展和网络规模扩展。该平台的Chiplet Hub是业界最先进的3D内存优先架构,能直接访问内存。
2024年7月,DreamBig完成7500万美元B轮融资,由三星催化基金(Samsung Catalyst Fund)和周秀文家族基金共同领投,使公司总融资额超过9300万美元。这轮融资的投资者还包括Hanwha、Event Horizon、Raptor等新投资方,以及UMC Capital、BRV、Ignite Innovation Fund和Grandfull Fund等现有投资者。
在摩尔定律逐渐遇阻、Chiplet被视为延续性能增长的"新摩尔路线"背景下,DreamBig的技术路线显得尤为重要。该公司是Chiplet架构领域中最受关注的公司之一,其MARS平台的开放性和模块化特性,为整个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
在摩尔定律逐渐遇阻、Chiplet被视为延续性能增长的"新摩尔路线"背景下,封装技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2021年,戴伟立在新加坡创立了Silicon Box,专注于先进2.5D/3D封装工艺,填补了亚太市场在小批量、快速迭代封装方面的空白。
Silicon Box主打低成本、高密度、节能型封装解决方案,服务于AI芯片、可穿戴设备、汽车SoC等高增长市场。其独立运营的无尘工厂采用自动化流程与定制封装架构,打破传统OSAT(封装测试服务商)主导的格局。
这家公司的创立体现了戴伟立对于半导体产业链的深刻理解。在AI芯片性能需求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先进封装技术已经成为了性能提升的关键环节。Silicon Box的技术路线不仅满足了市场对于高性能封装的需求,也为中小型芯片设计公司提供了更加灵活的封装选择。
除了芯片与基础设施,戴伟立也深耕AI终端应用领域。她是AI语音公司MeetKai的联合创始人兼执行董事长。MeetKai专注于自然语言处理(NLP)与生成式AI虚拟人交互技术,推出了可用于虚拟现实、数字孪生、智慧客服和教育场景的AI对话引擎。
MeetKai的技术特色在于其AI助手不仅能理解语义,还能处理上下文逻辑,实现多轮对话与个性化推荐。这种技术能力使得MeetKai在竞争激烈的AI语音市场中脱颖而出。
2023年以来,MeetKai与多家XR设备厂商达成合作,成为元宇宙应用领域的语言入口技术提供商。这也体现了戴伟立对"人-机-环境"融合趋势的长期判断。通过MeetKai,用户可以更自然地与虚拟环境进行交互,这对于元宇宙应用的普及具有重要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上述几家公司外,戴伟立还持有Alphawave IP 9630万股股份,是这家在伦敦上市的半导体公司的第二大股东。Alphawave IP是一家专注于高速连接和数据基础设施半导体IP的公司,为数据中心、5G网络和其他高性能应用提供关键技术。
今年6月,高通同意以约24亿美元现金收购Alphawave,这笔交易预计将在明年第一季度完成,而戴伟立届时也将获得 2.37 亿美元的收益。
戴伟立的投资版图还包括多个在不同技术领域具有前瞻性的公司:
Nuvia:CPU设计领域的明星收购
Nuvia是一家专注于高性能CPU设计的公司,由前苹果和谷歌的芯片设计专家创立。2020年9月,该公司宣布完成B轮2.4亿美元融资,戴伟立和周秀文参与了该轮投资。
高通在2021年1月宣布以约14亿美元收购Nuvia,此次收购创造了戴伟立投资组合中的重要成功案例。高通表示,Nuvia CPU结合高通技术公司已有的领先移动图形处理单元(GPU)、AI引擎、DSP和专用多媒体加速器,将进一步巩固高通骁龙平台的领先性,并将使骁龙成为未来联网计算的首选平台。
目前Nuvia CPU陆续集成于高通技术公司广泛的产品组合当中,赋能旗舰智能手机、下一代笔记本电脑、数字座舱以及先进驾驶辅助系统、扩展现实以及基础设施网络解决方案。
Nubis
Nubis成立于2020年,是一家在硅光子学、数字和模拟IC设计以及电子和光学封装领域拥有世界一流专业知识的公司。2023年,该公司发布了全新光学技术平台及其首款产品,该平台融合了创纪录的密度和超低功耗,使客户能够构建所需的网络,从而充分释放其ML/AI集群的处理能力。
这项技术对于大规模AI训练和推理场景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数据中心互连和高性能计算领域。
Next Input
Next Input是一家专注于力感应技术的公司,为消费、汽车、物联网、医疗、机器人和工业市场提供基于MEMS的力传感解决方案。2018年6月,该公司宣布成功完成1300万美元的B轮融资,戴伟立和周秀文在该轮融资中成为投资者之一。
2021年6月,Next Input被Qorvo, Inc.收购,并成为Qorvo移动产品部门旗下的传感器融合业务部门。合并后的公司将NextInput高度差异化的传感解决方案应用于全球主要OEM厂商的下一代5G智能手机和高性能真无线立体声(TWS)耳机,同时继续在汽车行业下一代智能座舱领域占据重要市场份额。
Aviva Links
Aviva Links是一家汽车车载连接公司,致力于提供全球最高性能的数千兆位链路。该公司为汽车SerDes联盟(ASA)标准提供基于标准的非对称多千兆位串行/解串器(SerDes),以实现可互操作的网络架构。
2021年9月,Aviva Links宣布完成2650万美元A轮融资,由戴伟立和周秀文领投,总融资额超过3300万美元。2024年底,恩智浦半导体(NXP Semiconductors)宣布将以2.425亿美元现金收购Aviva Links。
恩智浦表示,该收购对于其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和车载信息娱乐(IVI)非常重要,例如软件定义汽车(SDV)的车内数字驾驶舱,这些系统需要具有高下行和低下行带宽的高度非对称摄像头和显示网络。
Blue Cheetah Analog Design
Blue Cheetah Analog Design是一家专注于构建高度定制化模拟混合信号IP的初创公司,提供针对不同封装类型、数据速率、I/O配置和工艺的优化且快速定制的芯片间互连IP。该公司的技术支持"束线"(Bunch of Wires)、开放式芯片间互连(Open Die-to-Die)和通用芯片互连(Universal Chiplet Interconnect Express),以及标准有机芯片封装和先进封装技术。
2024年7月,AI芯片初创公司Tenstorrent宣布收购Blue Cheetah Analog Design。Tenstorrent表示,先进的互连和其他模拟/混合信号组件已被证明对AI系统的性能和效率至关重要,收购Blue Cheetah将这些关键能力引入Tenstorrent。此次收购进一步加速了Tenstorrent的Chiplet愿景,即创建一个开放的Chiplet生态系统,并针对每个特定的Chiplet插槽进行优化的开放互连。
Expedera:边缘AI推理的技术创新
Expedera专注于边缘AI推理加速器的公司,其技术路线瞄准了边缘计算市场的快速增长需求。该公司提供可定制的神经引擎半导体IP,可显著提升性能、功耗和延迟,同时降低边缘AI推理应用的成本和复杂性。据了解,Expedera的Origin神经处理单元(NPU)解决方案已成功部署于超过1000万台消费设备。
Danger Devices
Danger Devices致力于加速半导体行业的设计迭代,其前端模块产品旨在提供经济高效的解决方案,提升效率、线性度、带边性能和稳健性,从而对客户的设计产生积极影响。这家公司的技术方案在射频前端设计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通过分析戴伟立的投资组合,可以看出她的投资哲学有几个鲜明特点:
首先是技术导向。无论是芯片设计、封装技术还是AI应用,戴伟立的投资都聚焦于具有技术创新能力的公司。这种投资取向不仅体现了她的技术背景,也反映了她对于技术驱动价值创造的深刻理解。
其次是生态思维。从芯片设计到封装,从硬件到软件,从基础设施到应用,戴伟立的投资版图覆盖了半导体和AI产业链的多个环节。这种生态化的投资布局不仅分散了风险,也为投资组合中的公司提供了更多的协同机会。
第三是前瞻性判断。无论是对Chiplet技术的早期投资,还是对AI语音交互的布局,戴伟立往往能够在技术趋势的早期就做出准确判断。这种前瞻性不仅来自于她的技术敏感度,也来自于她对市场需求的深刻洞察。
永不停歇的创新者
从1995年在车库里创立Marvell,到如今成为硅谷最具影响力的投资人之一,戴伟立的故事跨越了近30年的时间。她见证了个人电脑的普及、互联网的兴起、移动互联网的爆发,以及人工智能的崛起。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戴伟立始终保持着对技术的敏感和对未来的洞察。她的成功不仅在于创造了商业价值,更在于推动了技术进步,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如今,年过五旬的戴伟立依然活跃在科技创新的最前沿。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生物技术等新兴领域蓬勃发展的今天,我们有理由相信,戴伟立的传奇故事还将继续书写。
*免责声明: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半导体行业观察转载仅为了传达一种不同的观点,不代表半导体行业观察对该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果有任何异议,欢迎联系半导体行业观察。
今天是《半导体行业观察》为您分享的第4086期内容,欢迎关注。
加星标??第一时间看推送,小号防走丢
求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