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飞扬集团(1901.HK)折让配股募资 3300 万港元 布局 RWA 与 AI 新赛道)
每股 0.201 港元的认购价较前日收盘价折让约 19.6%,这一资本运作动作,显示出飞扬集团在科技领域布局的意图。
7 月 29 日,飞扬集团(1901.HK)公布了其科技转型相关的资本操作。公司公告称,已与认购人订立协议,以每股 0.201 港元的价格配发及发行合共 1.664 亿股新股。该认购价较协议签订当日联交所收盘价每股 0.250 港元折让约 19.6%。
此次认购事项所得款项总额约为 3340 万港元,扣除相关费用后,净筹资额达 3300 万港元,每股净发行价约为 0.198 港元。
公告显示,此次募集的 3300 万港元净资金,将投向以真实世界资产(RWA)为核心,同时涵盖数字资产交易、区块链及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领域。这一融资行为,也释放出飞扬集团开启全面数字化转型的信号。
波士顿咨询集团预测,RWA 市场到 2030 年预计将达到 16 万亿美元规模。飞扬集团计划借助区块链技术,将房地产、大宗商品等传统资产转化为链上数字资产,期望以此提升资产流动性、降低交易摩擦成本、扩大潜在投资者基础,从而在这一市场中占据一定位置。
对于市值约 2.1 亿港元的飞扬集团来说,3300 万港元的资金具有一定的资本杠杆作用。这笔资金预计将用于关键技术人才引进、核心产品研发及创新商业模式的初步验证。
与传统行业重资产的扩张模式不同,数字科技投资在资本效率方面具有优势:区块链协议可通过模块化开发实现快速迭代,AI 算法能在细分场景寻求精准突破。这种 “轻量化、小步快跑” 的策略,对于资源有限的上市公司而言,是实现创新价值的一种务实方式。
飞扬集团的科技布局,与香港建设国际虚拟资产中心的政策方向相契合。香港金管局推动的 RWA 沙盒试点、证监会完善的虚拟资产交易平台(VATP)发牌制度,以及政府发行的代币化绿色债券,形成了制度创新的环境。
作为港股上市企业,飞扬集团在监管合规理解、国际资本对接方面存在一定优势,更容易获得市场信任,有可能较好地承接此轮政策红利。
在 “数字资产交易” 与 “区块链” 的协同布局下,公司目标不仅是单一技术应用,还指向构建涵盖交易平台、资产托管与技术支持的综合生态体系。香港明确的 VATP 发牌制度,为合规运营主体减少了部分不确定性。
凭借上市公司的公信力,飞扬集团有机会在亚太数字资产市场形成一定的差异化竞争力。从其生态化发展思路来看,可能会寻求与传统金融机构、科技公司及监管科技(RegTech)服务商的战略合作,通过 “技术 + 场景 + 合规” 的结合,降低创新风险,加快项目落地。
若科技转型取得成效,将改变飞扬集团的价值评估方式。全球资本市场对科技企业的估值,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盈利指标,更多关注用户增长曲线、生态网络价值及核心技术壁垒。
随着 RWA 项目在大宗商品或绿色能源等具体场景的应用、AI 在提升交易效率等方面的落地,飞扬集团有可能突破传统行业估值模型的限制,为市值增长带来新机会。
此次折让配股所筹集的 3300 万港元,是飞扬集团在全球资产数字化浪潮中布局的启动资金。当传统资产依托区块链提升流动性,交易效率因 AI 得到提高,飞扬集团的这一战略调整,不仅可能改变自身发展轨迹,也可能为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一些参考。
港股市场对企业融资行为的反应,往往更注重长期战略价值的释放。飞扬集团此次以合理折让率配股,为科技转型储备资金,这种务实的资本运作在港股市场不乏成功案例。
一位长期研究港股市场的分析师指出:“适度折让的配股方案,既能高效完成资金募集,也为新投资者提供了参与优质赛道的机会,反而可能吸引长期资金关注公司战略落地后的成长空间。”
从长期来看,分析人士指出,市场更关注的是公司融资后的资金使用效率和战略实施效果。如果飞扬集团能将募集到的资金有效投入到 RWA 与 AI 领域,并且取得阶段性成果,股价有望逐步回升。
港股市场对科技类企业的估值分化较大,那些能够在新兴领域展现出明确发展前景和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更容易获得资金的青睐。飞扬集团此次布局的 RWA 与 AI 赛道,在港股市场已有部分相关企业,市场对这些赛道的认知和估值体系相对成熟。如果飞扬集团能在技术研发、市场拓展等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有望在港股市场获得较好的估值溢价。
本文来源:财经报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