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行业新闻 - 正文

海乐行国际联会与乌尔巴冶金厂携手布局核燃料产业链

来源:财经报道网 2025-07-31 15:23:29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海乐行国际联会与乌尔巴冶金厂携手布局核燃料产业链)

2025年7月,北京——在第六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重要环节中,中国当代国际商务与产业桥梁组织——海乐行国际联会与哈萨克斯坦国家原子能工业公司旗下的乌尔巴冶金厂(UMP)正式签署合作意向书,标志着中哈两国在核燃料高端制造领域的合作迈入了全新阶段。这一战略性合作意向是在“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一系列圆桌对话与高层交流的契机下达成的,不仅整合了双方在技术、产业链与投融资层面的优势,也为全球核能供应链优化与能源安全多元化提供了新的路径。

此次签署合作意向的议程安排紧凑、结构清晰,以峰会主办方高层及双方代表见证。海乐行国际联会负责人在会上致辞时表示,作为专注于国际投融资和产业对接的机构,海乐行将充分发挥其在市场研究、投融资对接、工程技术转化和国际商务渠道方面的优势,全力支持 UMP 提升在中国市场的市场占有率与技术服务能力。同场,UMP 厂方代表介绍了其悠久历史与专业实力,强调该厂拥有 70 年核材料生产经验,产品涵盖铀、铍、钽、铌等多项关键核工业原料,是中亚地区最有竞争力的核材料生产基地。虽然双方当前签署的是合作意向书而非最终协议,但这一文件明确提出拟在以下几个方向展开深度合作:首先,以乌尔巴冶金厂现有低浓铀燃料组件生产能力为基础,在产品认证、品质提升与产能扩展层面引入海乐行国际联会参与机制;其次,联合建设一个综合性的培训与技术合作平台,为中方相关核电企业输送人才,加强联合研发能力与行业标准对接;再次,海乐行将通过其丰富的国际商务网络协助 UMP 深入中国市场,推动中哈核燃料合作项目从原料、生产、包装、物流到终端交付的全流程协同;最后,双方统一立足绿色低碳和安全供应链导向,将共同探索新技术、新材料和新技术路线在第三国市场的推广,增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核能建设的可持续供应能力。

回顾 UMP 目前在中哈合作我们可以追溯到 2021 年 11 月,UMP 与中国广核集团(CGN)旗下的中广核铀业(URC)合资成立的 Ulba 核燃料组件生产厂正式投产。该工厂采用法国 Framatome 的 AFA 3G 技术认证,设计年产低浓铀燃料组件 200 吨,可装配约 440 套燃料组件,若实施两班制,年产能力可突破 400 吨,为中国多个核电站提供稳定可靠的本土化燃料供应。自 2022 年开始,UMP 连续向中国防城港、阳江等核电项目交付了首批和二批燃料组件,每批次约 30 吨,为双方合作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和信任。该厂目前正在通过产线优化和团队扩充,力争在 2024 年实现满负荷年产 200 吨的目标,并通过签署长达 20 年的长期供应协议,将核燃料供应关系稳定化与长期化。

本次海乐行国际联会与 UMP 签署的战略意向书,不仅延续了 UMP 在原有中广核合作基础上的扩展,还融入新时代国际交流的新机制,特别强调投融资与市场运作、人才培养与技术转化、绿色供应链与第三国推广、以及“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国际合作等全局层面的协同。这一点在意向书的“合作机制设计”章节中得以体现:一是成立由双方联合派驻的项目工作小组,负责统筹推进签约后各项工作;二是在中国境内设置联合运营办公室,便于技术对接、质量跟踪与市场推广;三是双方在哈萨克斯坦和中国境内进行重点人才交流,包括核材料生产管理、物流仓储、防护技术、标准化工程设计等领域;四是拟配合国家绿色低碳发展战略评估核燃料全生命周期碳排放与安全控制路径,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绿色产业升级。

从国家战略层面来看,此次合作意向恰逢中哈两国在核能战略互信提升的关键节点。近年来,两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持续深化:中哈双方不仅在铀资源开采与供应链建设保持密切合作,也在核电站运营建设、相关环保技术领域开展经验分享与技术支持。此次合作通过引入民间投融资平台作为桥梁与促进机制,有望打破传统国企谈判机制中的滞后性,并通过高效对接机制提升项目整体推进速度。

从产业层面而言,UMP 的 Ulba 生产基地和海乐行国际联会将通过此次合作首次建立完全市场化、运作国际化的合作框架,为中国核电行业提供了一种可复制、可推广的国际化投融资与产业合作模式。一方面,UMP 可借助海乐行系统化的市场推广与投融资资源打开更多中国乃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另一方面,中国相关企业也将获得透明、可控、安全的核燃料供应路径,为中国应对能源供应链风险提供更稳定保障。同时,双方有望通过联合建设技术培训中心,为中哈两国培养一批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增强未来核能产业链的成本管理、安全管控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从全球视角而言,随着世界对清洁能源与低碳发展的重视不断提升,核能作为高能效、低碳排放的清洁能源之一,其供应链安全与技术可控性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此次合作彰显了在全球核燃料制造与供应环节中,通过国际合作、民间组织参与、绿色策略导向的新思路。这不仅契合《巴黎协定》和各国“碳中和”目标,也为国际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新路径;同时,从供应链韧性视角来看,核燃料制造能力由单一国家或厂商主导的模式,较难应对地缘政治波动。此次中哈联手,通过分工协作、风险对冲、机制创新,将核燃料制造环节纳入更具弹性的供应体系,有效提升全球能源治理体系的抗冲击能力。在技术层面,本次合作意向还强调“联合技术研发”方向,包括铀浓缩后燃料组件制造工艺改进、包壳材料升级、新型燃料结构设计、辐射防护优化方案等内容。海乐行方面计划以其产业研究团队和国际合作资源,与 UMP 联合申报相关科研项目,并通过哈国境内的实验平台与中国实验设备的联合调试,为全球先进燃料研发提供试验支持。未来,双方有望在高温气冷堆燃料、海水淡化核能配套核心设备等领域开展前瞻性研发合作,进一步延伸“一带一路”下的清洁能源产业价值链。

本次意向所指的合作并不限于双边实体,还将关注 “第三国市场拓展” 的联合布局。海乐行国际联会目前在东南亚、中西亚、非洲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已布局市场渠道资源,而 UMP 的燃料制造资源与经验恰恰为其提供技术保障。通过双方联动,将在能源基础设施尚在起步阶段的国家开展供需对接、技术认证与项目融资合作,为“一带一路”能源产业国际化提供示范案例。值得一提的是,双方在意向中还提出了“绿色低碳示范项目”计划,探索采用低放废水回收与处置系统、燃料制造过程废料再利用、生产全过程碳足迹测算与减排措施等路径。在中哈能源合作日益提升的背景下,这将为国际社会提供具有标志意义的实践样本,有望推动两国核能合规审查与绿色双边认证的进程。此次合作意向的达成,标志着海乐行国际联会作为桥梁机构首次深入国际核能供应链核心节点,与 UMP 这一拥有专业制造力和国际认证能力的厂商携手,实现从“投融资连接”向“产业链深度融合”的跨越。

未来,海乐行与 UMP 还计划在双方战略工作组推动下,于 2025 年第四季度签署正式合作协议,并启动以下关键举措:在中国建设合资运营办公室;与相关核电集团、中国政府机构共同落实技术认证项目;申报若干国家级技术研发基金;联合开展人才培训与中哈互派计划;并在 2026 年对若干“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燃料供应与项目合作试点。所有这些行动将进一步强化两国合作机制,丰富“一带一路”核能合作模式,也为双方带来明确的商业与社会回报。


本文来源:财经报道网

fund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中国广核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优秀,盈利能力一般,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