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美国物价飙升倒计时?专家预警:通胀压力暂隐库存环节,假日旺季或成爆发点

来源:智通财经 2025-08-15 15:22:34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美国物价飙升倒计时?专家预警:通胀压力暂隐库存环节,假日旺季或成爆发点)

智通财经APP获悉,虽然美国CPI与PPI仍在加速上涨,但各类商品的价格涨幅没有出现显著上升。然而物流专家警告称,目前那些更高的价格隐藏在“中段运输”环节,也就是仓库和配送中心,未来还会显现出来。

特朗普政府在关税问题上的反复无常让美国进口商纷纷提前运货以降低关税成本,如今这些货物都积压在仓库里。科罗拉多州立大学供应链管理助理教授、物流经理指数的主要编制者Zachary Rogers解释说,库存增加是关税相关价格上涨尚未全面显现的原因。

Rogers表示:“目前我们看到返校季儿童服装、玩具等商品的价格有所上涨。但消费者尚未感受到通胀带来的真正重大影响,因为这些成本压力还停留在中间环节(仓库)。我预计库存会在 9 月下降。”

Rogers指出,零售商的库存通常在 10 月中旬达到峰值,但今年由于提前备货,仓库容量也适度扩大,价格也有所上涨。Rogers称:“从本质上讲,这告诉我们旺季的到来呈现出一种两极分化的态势。”

C.H. Robinson全球物流业务总裁Mike Short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年假日季的商品(即将摆上商店货架)提前了两到三个月上架,目前这些商品正在仓库中储存。然而,与去年相比,今年的销售量并不如去年强劲。

Short指出:“我们发现有些客户不得不将这些库存自行运送到自己的配送中心,并且还得承担相关费用。但这些(仓储成本)是否会转嫁给最终消费者,这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因为这会分散到各个环节中去。而且这还与关税、仓储成本有关。我们的客户在做决策时会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Short表示,他们正在与客户积极沟通,探讨如何有效管理库存并及时高效地运输货物。Short称:“我们从客户那里了解到的情况是,以往供应链成本只是他们在损益表中的一个单独项目,而现在它已成为了董事会高层的重要讨论议题。”

货物的运输量增加可能是为了规避更高的关税而采取的一种缓解措施,但这样一来仓库空间变得更为紧张,这也导致了价格上涨。

灵活仓储公司 Flexe 的首席执行官Karl Siebrecht表示,在公司的企业客户和中端市场客户中,他们发现一些进口商和分销商对灵活仓储的需求有所增加,以缓冲其第四季度的库存。他说:“他们提前进货是为了赶在关税生效之前完成交易。与此同时,由于关税问题的持续不确定性以及整体消费者信心的下降,许多零售商的库存水平都较为低落。”

Siebrecht指出,从仓库发出的货物库存将于 9 月和 10 月开始陆续送达零售商的配送中心。Siebrecht解释称:“这批库存随后会在 10 月下旬和 11 月初开始向外发货,以便及时补货到零售门店,并为黑色星期五活动储备好电子商务配送中心的货物。到 12 月中旬,对零售店和配送中心的补货工作仍将持续进行。”

这种库存积压的情况在美国最繁忙的港口的运营中也有所体现。洛杉矶港的执行董事Gene Seroka表示,截至目前,8月份有大量船只停靠该港口,这一数据“非常可观”。

Seroka称:“比7月份要少,而且也比去年 8 月的情况要少,不过,这是由于库存的增加。所以这并非糟糕的一个月,但说实话,我认为我们很快就会看到产品减少,仅仅是因为国内库存太多。”

关税形势的不断变化也对供应链造成了影响。在“中国+1”战略中获益的越南如今面临着 30%的转运费。Short表示,这一费用加上对印度最新征收的 50%关税,表明了企业所处环境的多变性,尤其是在中国不断寻找新的产品出口地的情况下。

“中国+1”(China Plus One)战略指的是美、欧、日等国将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集中投资于中国的“各产业转移到越南、印度等其他新兴发展中经济体”,避免供应链过于集中带来的风险。

Short说:“我们看到从中国到欧洲的货运量在增加,运往墨西哥的货运量也在增加,运往东南亚的货运量在增加,或者从东南亚发出的货运量在增加。但说实话,到目前为止,我们从整个亚洲运往美国的货运量一直保持相对稳定。未来会怎样,谁也说不准,但情况并没有像关税话题刚出现时人们所担心的那样糟糕。”

一旦这种供应链状况导致商品价格上涨,消费者会作何反应尚不清楚。 Bleakley Advisory Group首席投资官Peter Boockvar表示,消费者仍对 2021 年和 2022 年的价格飙升心有余悸,这也是整体消费者信心“远低于疫情前水平”的原因之一。

他说:“人们已经无法忍受生活成本的进一步上涨,也不管关税是否只是价格的一次性上涨。对他们来说,这是又一个通胀痛点,而且更多的关税冲击还在后头。”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