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产业观察 - 正文

全球首个六层堆叠CMOS,来了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全球首个六层堆叠CMOS,来了)

公众号记得加星标,第一时间看推送不会错过。

来 源: 内容来自techxplore 。

沙特阿拉伯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KAUST)的研究团队在芯片设计领域创下纪录,成功实现了全球首个六层堆叠式混合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结构,用于大面积电子器件。此前,全球尚未有混合CMOS超过两层堆叠的报道。这一成果不仅刷新了集成密度与能效的新标杆,也为电子器件的微型化与高性能发展开辟了新可能。

相关研究论文已发表于《自然·电子学(Nature Electronics)》。

在众多微芯片技术中,CMOS芯片几乎存在于所有电子设备中——从手机、电视到卫星与医疗装置。与传统的硅芯片相比,混合CMOS芯片在大面积电子领域更具潜力。而电子器件的微型化,是实现柔性电子、智能健康与物联网(IoT)的关键,但目前的设计方法正逐渐逼近极限。

KAUST副教授、研究负责人、先进半导体实验室(Advanced Semiconductor Laboratory)主导者李晓航(Xiaohang Li)指出:“半导体行业长期以来依靠缩小晶体管尺寸来提升集成密度,但我们正触及量子力学的极限,同时成本也在飙升。要继续前进,我们必须跳出传统的平面缩放思路——将晶体管垂直堆叠,是一条极具潜力的道路。”

通常,芯片制造过程需要几百摄氏度的高温,这可能会在添加新层时损坏底层结构。而KAUST团队的制程中,所有步骤的温度均未超过150°C,大部分工序甚至在室温下完成。

此外,层与层之间的表面必须尽可能平整。该团队在新设计中优化了制程,使表面比以往工艺更加光滑。对于垂直堆叠,层间还需精准对齐以确保最佳连接,研究人员在这一环节也实现了显著改进。

论文第一作者、博士后研究员萨拉瓦南·尤瓦拉贾(Saravanan Yuvaraja)表示:“芯片设计的核心,就是在更小的空间内实现更强的性能。通过对多个制造步骤的优化,我们提供了一套可行蓝图,能够在垂直方向上扩展,并让功能密度远超当今极限。”

此外,KAUST教授马丁·希尼(Martin Heeney)与兼职教授托马斯·安托普洛斯(Thomas Anthopoulos)也参与了该研究。

https://techxplore.com/news/2025-10-scientists-stacking-semiconductor-transistors-large.html_rewarded

*免责声明: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半导体行业观察转载仅为了传达一种不同的观点,不代表半导体行业观察对该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果有任何异议,欢迎联系半导体行业观察。

今天是《半导体行业观察》为您分享的第4199期内容,欢迎关注。

加星标第一时间看推送,小号防走丢

求推荐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