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闪极科技跻身“专精特新小巨人”:一家年轻科技企业的跃升时刻)
在中国制造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节点上,2025 年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正式公布。这个由工信部主导、代表中国创新中小企业最高能级的榜单,被视为国家制造体系最重要的“未来气质晴雨表”。今年,一家成立仅五年的深圳科技公司——闪极科技(SHARGE)成功入选,引发产业界关注。

技术、设计与产品力的三重积淀,让闪极具备“小巨人”的底气
闪极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的成长,从未遵循传统消费电子企业的路径。从创立之初,闪极科技就坚持研发优先的组织结构:研发人员占比超过 50%,研发支出占收入比超过 15%,累计专利达到75+件。这些成绩为其接连的产品创新提供了稳定的“技术地基”。更重要的是,闪极将工业设计视为品牌“第二条技术线”。赛博棱镜移动电源、银翼超级移动电源、随行 Mini 系列等产品,在国内外多个平台长期排名前列,并在 MONOQLO、Muse Creative Awards、Best of IFA 等国际奖项中不断出现闪极的名字。
对市场来说,这些产品代表的是“好看且好用”; 对产业来说,它们呈现的是“稳定输出创新”的能力。这些都是“小巨人”所要求的关键维度:技术扎实、产品领先、用户认可。
跨越产品时代的关键一步:AI 眼镜让闪极走向技术前沿
闪极科技获得国家级关注的更重要原因,是其在 2024 年完成的“产品代际升级”。2024年底闪极科技发布了国内首款量产 AI 眼镜——闪极 AI「拍拍镜」。这款产品被认为是其从“优秀消费电子品牌”迈向“技术驱动型科技公司”的真正分水岭。拍拍镜背后体现的是系统级创新能力:16MP 全分辨率拍摄、低功耗防抖、123° 超广角、多模交互、眼镜与手机的双重防抖算法,这些功能在同一时间出现在一副轻量化眼镜中,意味着企业在光学、结构、电源管理、算法等多条技术线上快速突破。更重要的是,闪极科技没有选择依附手机生态,而是自研“影瞳架构 1.0”,并与紫光展锐联合打造国产低功耗 ARM 平台,使 AI 眼镜成为一个真正独立的智能终端。
在产业界看来,一个成立五年的企业能够完成这样的技术跨越,并非偶然,而是研发与产品体系积累到临界点后的自然爆发。这也是闪极科技在“小巨人”评估体系中取得高分的重要原因之一。
来自市场的强势验证:国内爆款与畅销海外
“小巨人”不只看技术,也看企业是否真正被市场验证。闪极的表现相当罕见——它在国内外同时形成强势增长:随行 Mini 系列在 2025 双 11 期间夺得胶囊移动电源细分赛道销量第一;其高端移动电源多次登上抖音、小红书、亚马逊榜单;闪极科技还连续在 CES、IFA、ChinaJoy、深圳眼镜展等国际舞台亮相,进一步扩大其全球影响力。这些市场反馈共同证明,闪极不是靠单品爆红的“网红品牌”,而是能够持续输出技术与设计价值的长期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闪极旗下“唱片三合一移动电源”入选《TIME》2025 年度最佳发明榜;同期获得认可的还有 DeepSeek 的前沿 AI 技术成果与宇树的人形机器人——这些共同构成了本年度国际科技评价体系中最亮眼的“中国力量”。

闪极的未来:从先锋品牌向中国技术企业代表迈进
闪极科技入选“小巨人”的意义不只在于其自身,而在于它展示了中国年轻科技公司的另一种成长路径:以创新换增长、以设计换品牌力、以技换未来。在 AI 硬件加速迭代、高端消费电子全球竞争加剧的当下,闪极的路径既代表个人企业的跃升,也折射出科技企业结构升级的方向。
本文来源:财经报道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