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刚过去的三月都和路遥有关。打开电视机,一个带着陕北口音的画外音庄严升起,让人疑心回到正剧的黄金时代。朋友圈被路遥刷屏,下课被学生追着问“孙少平到底爱谁”?连退休再就业的爸妈都被这波再次到来的路遥热感染了,上班前胳膊里夹一本《人生》,天知道,他们有三十年不看书了吧。
带着怀旧同时又是崭新的热情,四月一开篇,我们聚到上海读路遥。上海师范大学的校园花红柳绿,毛尖老师说,这小长假过的,就献给路遥了。本来,清明节应该去扫墓,但是主持人詹丹老师说:“今天来读路遥,跟去扫墓也差不多。”这番话顿时让人对詹老师好感度陡增,尤其是他又说起穆旦的诗歌:“为什么由手写出的这些字,竟比这只手更长久、健壮?”
写字的手枯萎了,手写的字仍然在作家的身后如草木般葳蕤。会场周围坐了一圈年轻的孩子,他们坐在那里,不太发言,可挡不住我心里闪闪烁烁的疑问:冬去春来,年轻人一茬一茬冒出来,为什么孙少平还是能够赢得他们的喜爱?因为他是励志的偶像,是奋斗成功的个人主义者?老实说,我对这种解释不满足。至少,孙少平和今天的个人奋斗者不一样。孙少平和田晓霞确认了恋爱关系,在巨大的甜蜜里陡然看见那个他无法拯救的做饭女工小翠,于是失声痛哭,我们不理解。孙少平向往远方,一定要把这么多的沉重担在肩上,我们还是不理解。他是托尔斯泰式的主人公,永远会煎熬在“为别人而活”的良心当中。这个从陕北农村走出来的煤矿工人,像《哥萨克》里的贵族青年一样发问,怎样生活才幸福?
因了这些疑问,倪伟老师提供了对孙少平这个人物形象前所未有的细致解读。分析从文学青年的阅读史开始。孙少平既阅读红色经典,也阅读《简·爱》和《马丁·伊登》。他有完成自己、实现自己的需要,亦兼有革命清教主义的气质。作为一个进城打工者,孙少平最大的目的并非赚钱。用世俗的眼光来看,他有那么多的社会关系,为什么不利用关系向上走?当然,孙少平是太骄傲、太自尊了,除此之外,也由于他的理想不是世俗的成功。巴尔扎克写《高老头》,拉斯蒂涅的野心是征服整个巴黎,孙少平追求的却是穷尽一切,一切经验、一切可能性。安稳富足的生活不是他想要的,任何一次贪图安逸的停顿都意味着生活的终结。同样,劳动在孙少平那里也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是检验自我、创造自我的过程。这种对劳动的态度不能转化为商品,不会屈服于市场的逻辑。
见过倪伟老师开会的人,大概很少见过他在会场如此动情。然而,如毛尖老师所说,由于当下糟糕的文化生态,孙少平身上的这种崇高在电视剧里无法落地。电视剧里孙少平的形象很情圣,人物的复杂性有所降低。最后一个发言的薛毅老师接续了这个话题,他说,孙少平的成长过程只能表现为一连串的好人好事。路遥在孙少平身上寄托了自己的理想,有意识地让他和更大的意义相连。小说结尾,孙少平到新华书店买了一本书,其中一本是《一些原材料对人类未来的影响》。据批评家考证,这是《读者》上登载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睡前读物。孙少平为什么要读这本奇怪的书?因为路遥想通过阅读重构生活的意义,而这个意义和一个更大的世界相关。类似情节在革命通俗文艺里很常见,但到了上世纪80年代,路遥还坚持让孙少平这么想。小说里,孙少平坐火车,带着一种优越感去思考火车为什么而滚滚前行。但他的矿工身份却受到了列车员查票的侮辱,他索性像一个真正的煤炭工人一样,把一口痰吐向窗外。
柳青笔下,梁生宝做的好事能推动历史的发展,而孙少平的空间却极其狭小,只能表现为一路救人。“和梁生宝相比,孙少平是一个飘流在底层的孤独的精魂。”薛毅老师总结道。
厚夫在《路遥传》里写,陕北人把死亡叫“上山”,出生叫“落草”。“落草”意味着新生命与随风而飘的草木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在适当的土壤里又生发出一颗新草芽而已。路遥“上山”二十多年后,孙少平这个孤独的精魂有可能“落草”吗?我不知道。(编辑 李二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