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长期增长充满潜力,应对中国经济的转型有希望、有信心。”国务院参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名誉所长夏斌8日在上海出席“华侨银行(中国)春天论坛”时表示,即便中国经济增速下行至6.5%至7%,参考中国经济的规模、增速,仍然是世界上绝对高的增长速度。
作出这一判断,夏斌给出的理由包括:中国高储蓄率,人口优势带来的高素质产业大军、以及迈向中等收入水平的消费群体,以缩小城乡差距而带来的对于投资的拉动,以及全球化趋势不会中断,这些都给中国经济崛起提供了长期的挑战和空间。
夏斌称,转型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过去35年,中国经济增速创造了人类经济历史上的奇迹。但过去十年来中国经济高达两位数增速的同时,也积累了一些问题,诸如:产能过剩、地方政府债务、房地产泡沫,以及投资出口消费三者比例不当等。
“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出路就在于全面改革,也是为什么我们提出经济发展新常态,以及转型问题。”夏斌说。
中国经济处于“三期叠加”的背景下,“稳增长”、“调结构”成为主旋律。今年一季度GDP增速下行至7%。对此,夏斌表示,应该对中国经济转型和发展充满信心,即便是经济增速下行至6.5%至7%,由于中国经济规模大,与当前世界其他任何经济体相比,这都是绝对高的增速。
夏斌称,伴随着经济增速下行,一些产业、企业的问题开始暴露,但已经出现好的希望,中国经济在结构调整方面正出现一系列的好势头,这体现在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工业内部结构、利润结构、投资结构、收入分配结构以及就业、CPI等多个方面。在他提供的一系列数据中,就产业结构而言,2014年第三产业同比增速为8.1%,今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速为8.0%、高于去年同期6.4%。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在2014年为51.7%,今年第一季度已达56.8%。
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增速虽然下行,但是对于世界经济的贡献并未减少。夏斌提供了这样一组数据:2007年中国GDP增长率为14.2%,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为17%,占世界贸易份额的13.9%;2014年中国GDP增长率为7.4%,但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是27.8%,占世界贸易份额20.2%。夏斌表示,由此可见,在中国经济转型的同时,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
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充满潜力的另一支撑,来自于银行体系的雄厚资本实力。夏斌表示,2014年中国银行业资本充足率为12.9%,不良贷款率为1.25%,不良贷款拨备率达到232.06%,这些都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支持。此外,中国3.8万亿元的外汇储备、27万亿元国企净资产,都是防范经济大幅震荡的本钱。
“随着改革加快、红利释放,以及增量上产生问题的制度因素得到抑制,以及政府的居安思危,我们应该对中国经济中长期增长充满信心。”夏斌补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