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小米的发展已经到了第五个年头,小米科技与这家公司的创始人雷军都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
“过去五年是小米生态链的布局,未来五年则是优化,”雷军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现在牌都摆到桌面上了,小米的布局已经完成。”
五年前,雷军创办小米科技的时候,业内对小米模式质疑不断,互联网业内纷纷猜测雷军在下一盘大棋。事实上当时鲜有人知道雷军的棋局是什么,小米将干什么、怎么干?当雷军提出“铁人三项(软件+硬件+互联网)”时,行业内质疑的声音居多。两年后,即2012年,雷军首提互联网思维,也是质疑批评与疯狂追捧并行——后来,它们都成了这个时代的流行语,小米成了行业的风行标。
被模仿、被误读,小米如何走到今天已经不重要,小米的追随者们更想知道,小米将往何处去?
过去5年:小米在前,行业在后
一直以来,把所有的牌都摆到桌面上,会不会给小米带来更大的竞争压力?雷军没有回答这个问题。从历史经验上看,雷军从来不啻于透露小米的思考逻辑与方法论。早期的“铁人三项”,后来的“互联网思维”,以及参与感,粉丝经济,定位理论,风口理论,雷军过去几年大会小会到处讲,小米似乎没有秘密可言。
小米模式不乏模仿者,“铁人三项(软件+硬件+互联网)”的模式一经雷军四处宣讲之后,很多互联网公司、创业公司、传统手机公司开始向这一产品模式致敬:互联网公司如阿里巴巴、百度、360,创业公司如锤子科技、大可乐手机等,传统手机公司如天宇手机、海尔、长虹、海信、华为、联想、中兴等公司。
回过头去看,2012年,是全行业学习、致敬小米“铁人三项”的一年,这个过程延续到2014年媒体爆炒的锤子科技最终尘土落定,“铁人三项”这一产品模式的模仿者才开始集体反思。
在这之后,雷军开始讲渠道革命,小米网成为最核心的竞争力之一:正是小米网这一自有品牌电商模式,为小米手机打造了极优性价比,让“超用户预期”成为可能。2014年,行业开始学习小米电商模式:大部分厂商在利用天猫、京东等第三方电商平台的同时,开始自建电商网站。
只是同样收效甚微,这时候,雷军又开始讲生态链建设。
从一开始,依托于微博、微信、QQ朋友圈等社交媒体的“粉丝经济”从开始受行业诟病,到最后全行业认可,粉丝经济从一开始就不是什么秘密,也一直不乏模仿者。一个奇怪的结果是:没有一家跟随达到了小米公司这一高度。
小米似乎从来没有秘密,连雷军自己都觉得奇怪:为什么同样的思维与方法,可以把小米带上正确的道路,却把别人带到了沟里?很多人总结认为雷军是行业劳模,小米公司有行业最强执行力。但是,360、联想这些公司执行力就比小米差吗?
五年之后,雷军开始反思这个问题。“公司一直跑得太快,没有时间想这个问题”,雷军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说。他现在的粗略地总结认为,从方法论上来说,每家公司都只学了小米的一部分,盲人摸象,没有学到小米的全部;从逻辑上来说,很多学习小米的公司不止是跑偏了,而是走反了,南辕北辙,最终逆势而为。他说,“小米会把完整的逻辑分享给行业。”
很少有人探究小米逻辑产生的根源,雷军的完整解释如下:一切从现实出发,互联网给这个社会带来最根本的改变是什么?是对称,简单说是信息的对称,权力的对称、资源分布的对称都以信息的对称为根基。他说:从信息对称的角度出发,营销的时候要真实,而不是过度宣传,过度宣传轻易就会被用户用互联网搜索等工具识破;真实如何获得消费者,必须把产品做到极致;如何才能把产品做到极致,必须专注;产品做到极致就会有口碑;同时互联网时代一切快速发展,信息快速流动,任何公司都没有秘密可言,适者生存,必须比所有对手快。雷军信一句话: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而这个逻辑,被小米养活的大批营销大师转换的“道理”却是这样的:互联网时代,信息能瞬时到达用户;用强大的营销,加以企业、产品人格化等手段,一个人、一个企业可以在一夜之间积聚拥趸。于是粉丝产生了,企业将无往而不利。
互联网时代是一个忽悠的时代,还是一个真诚的时代?雷军认为是后者,小米营销大师认为是前者。他认为,锤子一样的互联网思维可以休矣,在一个真诚的年代,跟用户说实话最重要,一切回归到产品本身。无论是“科技与人文的十字路口”、“情杯与人格”,离开真诚这一点,在一夜之间建立起来的粉丝,也可能在瞬间离你而去,因为真相总会大白于天下。
未来5年的牌,都已在桌上
雷军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说:小米的牌都摆到桌面上了,布局已经完成。按照雷军的描述,小米手里有下面这些牌:小米手机、小米电视、智能家居三大硬件业务;MIUI操作系统,云服务、大数据,游戏中心,小米金融四大互联网应用;互联网内容生态、智能硬件生态两大生态系统建设;小米网与国际拓展则对接客户端。
雷军说:没有讲透的是云服务和大数据;没有摆上桌面的还有一块芯片业务。即使芯片设计业务没有摆上桌面,但圈内人都知道。雷军说,未来五年基本是按这个布局发展。雷军的规划是:如果每个方向都成了,那么小米科技就成了。
6月10日,美国高通公司宣布大中华区总裁王翔离职;随后雷军宣布,王翔将加入小米公司担任高级副总裁,负责战略合作与重要合作伙伴关系。高通背景的王翔加入,向外界释放了小米芯片战略往前推进一步的强烈信号。此前,雷军曾表示,计划花费10亿美元投资云服务,将主要用于购置大批的服务器,以及租赁大量带宽资源,因为云计算是小米业务基石。
小米未来5年的棋已经开局。
对于雷军与小米科技来说,过去五年与未来五年的区别在哪里?雷军说,过去五年是布局,未来五年则是优化。
雷军最近常用生态链说事,其实就是把小米的牌亮出来,想学习的同行,尽可能学习。即使这样,学习小米也很难:完成上述生态链布局,小米科技用了五年,其他公司需要多长时间?从商业竞争上讲,缜密布局本身就是竞争的护城河,要模仿小米,依然很难。
雷军在采访中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到,希望用小米思维改造中国制造业。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小米式创新,不止是小米一家公司的创新,可能是所有中国制造业的创新:过去三十年,中国制造业的推动力是人口红利,低成本,低价格;小米模式则证明了,运用互联网思维,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依靠新的商业运营模式,再加上创新式的产品模式,中国制造业将会出现巨大的“创新红利”空间。与人口红利的相比,创新红利的空间更大,更持久,更健康。
雷军提到说,过去150年来,中国内忧外患,中国技术创新的步伐远远落后于世界,以四大发明代表的技术创新输出时代早成遥远的记忆。正是这150年落后,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创新红利”。同是互联网时代,地球成为一个村庄,技术无国界,中国正在成为全球技术创新队伍中的一员。世界是平的,技术创新全球同步一体化——这是一个巨大的风口。
中国在从“人口红利”去往“创新红利”的道路上,小米的使命是什么?
雷军说,经过过去四年的发展,在小米的倒逼之下,行业已经某种形式的小米化,或从营销角度,或从产品角度。他认为,经过摸索与实验,他们都将从互联网世界的“对称”思维来看待产业, 中国制造企业整体将成为“风口上的舞者”。
雷军说,小米梦想是“星辰大海”。很多人解读“星辰大海”与雷军的解读不尽相同:雷军的解释是,用互联网思维升级中国制造为中国智造,小米科技通过投资、产业资源导入、商业智慧输出等方式助力这一升级再造的转型完成。
雷军说,小米成为一家1000亿美元的公司,或者3000亿美元、5000亿美元的公司是个小梦想,对于雷军来说,实现这个梦想,是个大梦想。
(编辑:辛继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