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财新公布7月PMI初值为48.2,连续5个月处于50的荣枯线之下。而遭遇暴跌的股市在经历6连阳后今日迎来调整,截止7月24日收盘,收4070.91点,跌1.29%。(注:汇丰6月份之后不再免费统计和分享PMI数据,此后由财新接手。汇丰和官方PMI采样标准不同,前者更注重中小企业以及整体经济情况,后者主要国企为主。)
作为反映宏观经济形势的重要指标,PMI连续5个月位于荣枯线之下,对中国经济来说意味着什么?
“这说明中国经济依然面临着严峻的下行压力,而且短期内不会好转。” 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员尹中立对金融界网站记者表示。
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认为,无论是从发电集团的耗煤量还是钢铁产能的利用率上看,当前经济增长的势头明显减弱。“所以,下半年应该会有针对基建投资的相关政策出台来带动房地产投资的企稳回升进而带动经济的复苏,三季度GDP增速应该会与二季度苏持平”。
对政策保持良好预期的,还有东莞证券策略部副经理陈曦。“虽然经济下行压力大,但主要源于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需要更多的外生动力的支持,因此,在就业和GDP的双重压力下,政府会保持政策的维稳力度。”
但尹中立认为,短期内的刺激政策并不能治疗中国经济的痼疾,“政府能做的事情有限,根本上仍然需要依靠市场本身来慢慢恢复”。
投资者最关心的莫过于,下行压力巨大的宏观经济能支撑股市继续上行吗?业内专家普遍认为,伴随宏观经济下行而来的宽松政策空间将转化为对股市的利好。
“经济弱势企稳后基础不牢,体现出较大的下行压力,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仍有较大的宽松空间。”华泰证券宏观团队在其研报中表示。
陈曦指出:“从国际经验上看,无风险利率下行是支撑牛市的重要因素,考虑到疲软的经济形态和高企的融资成本,监管层引导利率下行的意图明显”。2015年以来,央行已经分别于2月28日、5月10日、6月27日三次降息。
虽然长期来看,宽松的政策环境利好股市,但徐高指出,短期看,当前股市仍然处于去杠杆和挤泡沫阶段,政府调控股市的举措还远远没有结束。“股市的风险并没有完全化解,政府会继续通过压低融资盘规模来降低股市的整体风险,如果出现暴涨,肯定会有相应的降温举措出台,所以短期来看,还是震荡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