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行业新闻 - 正文

面临人力结构性改革 建筑业工业化转型遇最好时机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沈浪 2016-03-07 09:01:28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日前,国务院在其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发展新型建造方式,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10年内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率达30%。

作为2015年12月20-21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配套意见,建筑工业化未来10年目标的确定,恰好反映了随着国内产业转型,城乡人口结构发生巨变,整个建筑产业链面临人力结构性改革,建筑业发展面临环境资源压力的现状。建筑工业化正是可以带来改变的一个有效途径。

远大住工建筑工业化技术相关人士刘景指出,现在从中央到地方已经有多重相关利好出现,社会对建筑工业化的认知度也提高了,处于整条产业链上下游的公司都在积极向工业化靠拢和转型。

“为了加快建筑业转型升级,我们必须让更多房子通过建筑工业化的方式建造,中国的环境问题会得到大大缓解。”中民投旗下中民筑友科技集团(简称“中民筑友”)总裁訚军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建筑体系转型冲动

目前,我国传统建筑生产方式普遍存在建筑资源能耗高、生产效率低下、工程质量和安全堪忧、劳动力成本逐步升高、资源短缺严重等问题。

但建筑工业化设计、部品生产、施工、物流和验收等标准体系尚未完善,各地现阶段都将标准体系建设作为首要任务。

技术标准体系是住宅产业化的核心,尤其是装配式建筑体系开发技术和标准化、系列化、商品化部品技术以及装配式施工工艺等技术的研发、推广,都是建筑工业化发展中必须要解决的课题。

不过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的逐步推进、“一带一路”战略落地,为建筑业迎来了全新变革时期。目前来看,建筑工业化将是企业转型的必然选择。

中国传统建筑业采用手工作业为主的现场施工方式,粗放落后,难以管理,不仅建筑的质量、进度、成本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更是带来资源、能源的大量消耗与浪费。

建筑工业化的优势因此凸显:施工周期仅为传统方式的2/3,用工量大大减少,施工现场无粉尘、噪音、污水等污染,可节水80%、节能70%、节材20%,而且解决了保温、防水抗渗、不隔音等建筑通病。

“建筑工业化已经是一个趋势了,早几年开发商还没有这么紧迫,但现在都意识到了这点。”訚军说。

国家各大经济区都在普及这个概念和市场运用,长沙政策扶持和实践最早。远大住工、中民筑友都是在长沙起家。 “调子一定下来,建筑工业化的企业信心就更足了。”刘景指出。

刘景透露,去年远大联合产业合作计划推出后,市场反响比较热烈,产业环境到了这个阶段,既需要改变现状也确实需要政策支持。

如今,不少地方和企业都在尝试住宅产业化建设,保障房和商业地产项目已成为主要试水对象。在未来实际操作过程中,不排除在土地出让环节也将就产业化建造方式给予特殊待遇。

房企路径选择

传统建筑行业已经感受到建筑工业化的冲击。

2月18日,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三一重工”)宣布与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署《三一重工昆山建筑工业化项目投资协议》,计划在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内投资成立“昆山三一住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昆山三一住工”),从事建筑工业化的研发、预制构件的生产及销售、用建筑工业化方式总承包施工工程项目等。

据披露,昆山三一住工将致力于发展新型建筑工业化,把昆山作为公司建筑工业化的华东及海外总部,并规划分五年计划投资60亿元,通过自身产能建设及对外投资,至2020年,昆山三一住工规划将形成可承担建筑工业化方式建筑面积1000万平方米以上的年产能。

建筑工业化成为了三一重工、远大建筑等传统建筑公司发展战略转型方向之一,作为新的利润增长点,建筑工业化更能提升资产使用效率与公司核心竞争力。

现代设计集团技术中心副总工程师李进军透露,作为建筑行业最前端的设计公司,目前建筑工业化的业务占比不多,2015年现代集团新建建筑124.3亿平方米,如果按照《意见》提到的工业化占比30%,则相当于40亿平方米,而现代集团“十二五”期间共实现1000万平方米,建筑工业化在国内发展空间非常大。

与李进军看法一样的是訚军,他已经在建筑行业及房地产行业耕耘了近20年,2010年李进军前往日本时,看到以建筑工业化方式造房子感到非常震撼。经过多年沉淀,他更是把目光瞄准了建筑工业化的更高层次——高科技制造企业。

中民筑友在未来三年会快速扩张,2016年在全国主要城市建成8-10个建筑工业化高科技产业园,并以此为蓝本,面向全球共享中民筑友的技术,通过加盟、技术合作等模式实现全球的规模化布局。

“这个领域在前期是个重资产的投资行为,我们建一个制造基地就得投资三五个亿,十个就得投资三五十个亿,没有一定积累是做不到的。”訚军说道。其对记者表示,建筑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通过高科技实现。

目前,已正式批准成立的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大多理念领先、实践超前,在各自领域具备一定实力。

但实际上,这些产业化基地并不能从真正意义上满足产业住宅的需要,以开发商为主导的住宅产业化项目推进乏力。因此,以传统房地产公司的转型来推动住宅产业化发展难免力不从心。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涉足建筑工业化的房企有万科、金地、旭辉等。而日前,碧桂园与中民筑友签约,将从其在马来西亚的项目“森林城市”开始,合作采用建筑工业化方式进行建造。

刘景指出,建筑工业化通过科学化、机械化的操作方式和作业环境提升效率,改善人口障碍。目前这个行业面临的瓶颈是:在推广方面有一些误区,建筑工业化其实是一个体系的转型,从源头到生产施工到现场装配,将带动整个产业链发展。

目前建筑产业化发展的产品类型较多,有高层项目,也有别墅项目;住宅之外,还有市政工程。

因为建筑产业化公司不做开发,只是输出管理和品牌,卖的是预制构件。因此与开发商合作,将会在帮助房企降低成本、提高项目进度和产品质量方面带来帮助。刘景透露,采用建筑工业化的项目目前与传统施工相比数量基本持平,最终会在减少与压缩开发周期方面产生明显效果。例如建造30层毛坯交付的高层建筑,比传统建筑交付时间快6-9个月。(编辑 贾红辉)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