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银国际是浦发银行全资拥有的境外投行,也是该行实施国际化、综合化战略的重要平台。日前,浦银国际行政总裁贾红睿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透露,该公司资产管理规模在2016年超过100亿港元。
贾红睿还透露,未来两到三年将继续紧盯人民币国际化、“一带一路”、中国企业“走出去”带来的业务机遇,重点发展以保荐和承销为主的投行业务,同时带动把资产管理、直投、证券经纪业务做好。
紧盯三大业务机遇
对于中资投行2017年的业务机会,贾红睿总结为人民币国际化、“一带一路”、中国企业“走出去”三点。他同时认为,这也是未来两到三年的业务机遇。
贾红睿认为,首先,人民币国际化是大的趋势,香港作为离岸人民币结算交易的重要市场,未来跨境投融资业务需求巨大;其次,随着“一带一路”战略推进,沿线国家产生具体项目融资、跨境贷款等投行业务需求;再次,国内企业“走出去”将驱动跨境投融资需求快速增长。
贾红睿分析认为,一方面,中资企业需要通过海外资产配置,以获取高新技术、市场和具有生产要素价格优势的外部资源,从而实现产业转型或升级;另一方面,中资企业集团公司整体上市和发展混合所有制等国企改革试点也需要通过国际化平台开展大量的股权交易。
贾红睿表示,从融资角度来说,中资企业会越来越熟练地通过海外市场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债务性和股本性的资金。
“香港是重要的资本市场,连续两年资本市场市值全球第八,IPO融资量已经连续两年全球第一,其中60%~70%IPO融资来自中资企业,按中资企业海外融资总量看,有98%都通过香港市场融资。”贾红睿列举数据称。
三项业务加速增长
浦银国际于2015年3月正式开业,可以说是银行系中资投行中的“新兵”,此前五大行及招行均已陆续在港设立境外投行子公司。不过,“新兵”也可以有后发优势,浦银国际在短时间内就搭建出符合香港监管和市场惯例,且具有竞争力的组织架构。
从该公司目前的运营结构来看,浦银国际下设三家香港子公司、多个专业化离岸和在岸基金架构,现已获得香港证监会颁发的1号、4号、6号、9号牌照,对中资投行来说,事实上已经是全牌照经营。
尤其是在去年上半年获取香港上市保荐和证券承销牌照后,浦银国际的保荐、承销和资产管理业务均实现突破,并呈现加速增长。
浦银国际去年底获得国泰君安H股上市联席保荐人资格,实现了保荐业务突破;承销业务方面,浦银国际在2016年已成功完成中信建投、兴证国际和大森控股等三单在中国香港的首发上市承销项目,债券承销亦实现项目数量和融资金额双突破,2016年共协助企业完成11笔海外债券和优先股的发行和承销,总融资金额约36亿美元。
资管业务方面,截至2016年底,浦银国际主动管理的本外币资产规模超过100亿港元。贾红睿称,目前浦银国际资管业务重点开展以债券为主的鼓手产品和PE基金业务,未来将根据客户要求逐渐推出包括股票在内的一系列资管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