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东京浅草站一家药妆店里正聚精会神翻看手机里朋友们发过来的求购商品图片时,身边走过的日本导购操着标准的汉语甩过来一句“微信支付有红包”,声音轻柔却还是惊了我一下:原来微信支付连同红包已经漂洋过海冲出国门了。不过,真正站在收银台前才发现,银联与微信支付宝标签并肩而列,并且推出5%折扣,大有寸土不让一争高下的意思。
此前,笔者对移动支付的认识也仅停留在国内层面:吃饭、购物,已经不分店大店小,统统接受移动支付;还有友人之间借贷债务与偿还,除了快捷安全,还省去了一些找零的麻烦,也省去了面子上的繁文缛节;甚至笔者居住小区每周三天的新发地蔬菜配送流动车,都已经开始接受微信和支付宝结算,而拖着菜篮子、牵着宠物的大妈大爷,也渐渐熟悉了这一模式。在他们眼里,这省去了翻钱包找零钱的啰嗦事儿,何乐而不为呢。去年年中,有香港朋友到北京,看到各处的微信支付宝标签和普及情况,曾惊艳地大呼,在移动支付方面内地比香港方便得多。笔者还曾因此在心里悄悄得意了一下,原来一向立在潮头的香港也有LOW的时候啊。
回来翻看资料才发现,其实中国移动支付抢滩出海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早在去年年底,支付宝已经接入北极圣诞老人村,将为中国游客提供移动支付,以及连接当地商家的服务。而中国移动支付领先全球也早已是不争的事实。
近日,英国《金融时报》发表了一篇题为《相比于中国,美国的移动支付市场看上去像是侏儒》的文章。文章引用艾瑞咨询和Forrester Research两家咨询公司的移动支付市场研究报告数据,称中国的互联网金融科技生态系统发力,不仅占据了这一细分市场的全球主导地位,还似乎找到了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正确通道。在2016年的规模大约为美国同期的50倍。而且据预测,到2019年,美国的支付总额将是2015年的2.6倍;同期,中国的支付额将增长7.4倍。
对于移动支付在中国的迅猛发展,分析认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国的信用卡渗透率比起发达国家相对较低,中国消费者并没有牢固的信用卡文化,而且缺乏可以进行非现金支付的其他选项。相比之下,支付宝或微信支付显然更加简化方便。中国已经直接从现金支付阶段跳跃至移动支付阶段。
最终,笔者仍然选择了银联信用卡支付,主要是使用银联卡有5个点的折扣,这部分省下的钱是明确的,我更喜欢确定性。不过,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我认为,面对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和微信支付宝的挑战,银联能否接得住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