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期从多家券商处获悉,随着证券公司转型发展财富管理业务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对高净值客户提供理财服务的私人银行类人才匮乏的现象不断升级。3月8日,中证协发布通知,将再次举办证券公司高净值客户营销技能培训,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券商私人银行人才荒的紧迫程度。
“目前整个券商行业都缺乏私人银行类的人才,百万年薪也很难挖到,内部培养则很难形成合适的路径。”某知名券商高管告诉上证报记者。
为什么私人银行类人才的匮乏如此严重?大背景是财富管理需求的急速暴发,尤其是券商财富管理相关业务的快速发展。兴业银行和波士顿公司联合进行的统计显示,2016年我国个人可投资的金融资产总额约为11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预计到2020年年底,这一数字将保持12%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00万亿元人民币。而高净值人群可投资的净资产将占据中国整体个人财富的半壁江山,占比达到51%,可投资的净资产年均增速更达到15%。一位兴业银行的内部人士告诉记者,私人银行类人员的流失率过高是银行业一个长期存在的难题。
另一方面,包括券商系在内的新兴财富管理机构正在异军突起。光大银行资管部副总经理潘东日前表示,资管行业内的不同机构正在发生剧烈分化。从增长指标看,银行理财从2015年56%的增速,降至2016年的23%,保险资管、公募基金、基金子公司等都出现了增速的下滑,而券商专户和信托、私募等的增长相对更为稳定。
记者从一线营业部得到的反馈也证实,近年来各券商营业部对经纪业务的依赖越来越低,大量营业部佣金收入在总收入中的占比已经降至20%-30%,而面向高净值客户的理财产品的销售和类私人银行服务正在兴起。“交易佣金的费率是万二,而理财产品的提成是百分之几。换成是你,会发展哪一块业务?”一位券商营业部总经理笑着说。
在券商财富管理业务爆发的同时,相关人才匮乏的矛盾也越发突出。多位券商内部人士向记者表示,主要有以下几个矛盾待解:一是原有的券商投顾人员和后台服务体系以股票投资为主,而大量高净值客户的需求跨越多个资产领域;二是券商培养的私人银行人才普遍在25岁-35岁,在面对45岁以上的高净值客户群体时力不从心;三是券商内部一流的人才往往会选择投资、研究岗位,愿意从事客户服务工作的以新人为主;四是券商内部从总部的资管部门到下游的各个营业部在营销渠道上很畅通,但是在服务协调上普遍存在机制上的问题。“我们也尝试了从银行引进人才,不过私人银行人才的匮乏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的确很难破解。”由此,券商私人银行人才的培养和挖掘正在受到越来越多券商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