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彭敢,没有金融人士招牌式的鲜亮行头,衬衫不打领带,着装轻松随意的他,就像一个武侠小说中的“扫地僧”。然而,人如其名,一个“敢”字就是他的人生标签。
上世纪90年代在清华念的本科,工科学霸背景外加多年的企业工作历练,令其对行业变化有着难得的前瞻思维。加入公募行业后,艺高人胆大的彭敢,投资风格尤其跳脱,往往不理会短期趋势,逆潮流布局。
学霸出身的他,或多或少被朋友认为是理性大于感性。然而,在交谈中,他那份含蓄的感性总是会不经意流露。在他的投资愿景中,带着一份对改革成功的期盼,对资本市场繁荣的期盼,更带着对中小投资者的呵护。
正如狄更斯在《双城记》里所言: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对于这个伟大的时代,彭敢眼里流露出憧憬和坚定。也正是因为这份憧憬和坚定,彭敢再一次选择自我归零,将新征程的坐标定格在东吴基金。
彭敢真的来了!
3月的上海带着初春的寒冷,而从深圳飞来的彭敢却身着一件蓝色衬衣,一头扎进上海的办公室。走路带风的他,见到记者就像老朋友一般招呼落座。3月7日,市场传出公募名将彭敢即将加盟东吴基金的消息。这一次,彭敢真的来了!
早在今年年初,宝盈基金连发多份公告,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投资总监彭敢卸任宝盈科技30混合等三只基金基金经理的公告。此外,彭敢管理的另外两只明星基金——宝盈资源优选混合和宝盈策略增长混合也几乎同时增聘了新的基金经理。又卸任又增聘,不免令市场浮想联翩。市场在猜测彭敢辞职之余,又在猜测他的下一站会去哪里?当时的传言是要去一家深圳的新锐基金公司。
然而,彭敢并没有“听从”市场传言的安排,依然打着自己的牌。彭敢的正式职位虽然尚未公布,然而他已经开始在深圳布局团队。
“考虑到我的自身情况,任职后我仍会留在深圳办公。公司在工作方面给了我很大的自由度,而且我还能很好地兼顾家庭。”彭敢很坦诚地对记者表示:“自己在工作上考虑更多的是,一个能将自己理念发挥到最大限度的平台,东吴基金显然更符合自己的定位。”
去年,东吴基金迎来新任总经理后,以人才引进和培养为核心,提出了“搭平台,给机制,筑巢引凤”的口号,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事业部制改革和平台化战略探索。此前,公司已经率先在专户业务试水事业部制,并取得初步成效,截至2016年年底时,其专户业务规模较年初实现规模翻番。目前公司已经将事业部制全面推广至营销、投研等模块,为公司吸引更多“牛人”加盟。
据悉,除了彭敢加盟外,在专户业务领域,也有多位资深投资人士已经或者即将加盟该公司的事业部制平台。尊重人才的氛围、灵活的激励机制以及完善的中后台配套服务成为其吸纳人才的关键因素,让专业的人得以从繁琐事务中解脱出来,做专业的事。
值得注意的是,东吴基金自成立以来,在业内形成了成长股投资特色,基金经理侧重于自下而上精选个股的选股思路,历史上也曾经培养出女王炯这样的明星基金经理,并涌现过东吴“三剑客”等为市场所广泛关注的绩优基金。
整体而言,彭敢的个人操作风格与东吴基金的平台特色契合度较高,或能因此缩短二者的磨合时间,更快引发彼此间的“化学反应”,引导该公司业绩与规模进入良性循环。
公开资料显示,彭敢拥有16年证券从业经验,曾就职于大鹏证券、银华基金、万联证券、财富证券等。2010年9月起任职于宝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投资部,任投资部总监、宝盈资源优选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宝盈新价值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宝盈科技30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被称为宝盈“四小龙”之一。彭敢的投资风格以成长股投资为主,逆向投资,并长期持有。擅长权益类投资的彭敢加盟能否进一步提升东吴基金投研能力备受市场期待。
理性的感性主义者
改革不停,牛市不止。对于市场未来的演绎,彭敢再次亮出了自己果敢的标签。“在这一轮国企改革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互相推动的背景下,未来A股市场结构性的亮点会不断涌现。”这位公募老将在谈到市场未来时流露出更多的感性成分。
清华理工科的专业训练令其谈话透露出缜密的逻辑,然而对于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他有更多的感性思考。平时喜欢研究史哲的他,喜欢把投资放到更大的思考框架中。他认为,中国的经济会像一部“驶向春天的列车”不断前行。
然而,高手之所以能成为高手,是因为他拥有异于常人的独门武功。如果仅仅只有对于市场大势的研判,彭敢也难以取得长期稳定的收益,“新奇特”的投资策略则是他立于不败之地的必杀技。
艺高人胆大,彭敢的选股求新、求奇、求特。然而,在他眼中这并不是三个独立的选股维度。“新奇特”的行业是全新的、奇特的、有特点的,或者三者兼备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趋势、群体共识是阻碍成功的因素,雷同的投资组合是需要避开的。由于市场来回摆动,所以取得最终胜利的关键是要学会逆向投资。”彭敢如此来阐述“新奇特”的投资概念。
就拿去年年底的市场来说,大盘蓝筹开启估值修复行情,小盘股遭遇杀跌。当80%的业内人士认为小盘股快到头了,彭敢却坚持小盘股才是未来A股的生力军,成长的路远远没有结束。在扑面而来的回撤压力下,他依然坚守着成长股板块。“逆向投资者本质上是个怀疑论者,有争议才有盈利。市场是复杂的,高估和低估的过程可能会比逆向投资者预期得长,这个过程中会给组合带来亏损,甚至让逆向投资者高度怀疑自己的判断,从而丧失获取超额利润的机会。”彭敢告诉记者。
在他看来,成长股集中在三个方面:一类是新蓝筹,代表中国经济转型的方向,市值大多在1000亿元左右,和传统的蓝筹股票市值相比,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另一类是新成长,这类公司创新的业务模式已经运行一段时间,取得了初步进展,并已获得用户基本认可;最后一类是新主题,尚未进入成熟期但已提出创新运营模式,并且其管理层曾经的经营业绩是值得信赖的,或其之前的经营模式是获得投资者信任的公司。
创业板也好,中小板也罢,在彭敢看来,真正有价值的公司或许只集中在5%至10%的群体中。从长期来看,市场最终会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那5%至10%上面。优质的成长股不管处在哪种市场风口,最后必然超越市场涨幅。而在无法判别市场风向时,则要挑选最强健的标的。“就拿消费电子产业来说,在2017年市场迎来苹果iPhone8大年之际,苹果产业链中我最钟意的还是龙头公司。我会选择一个组合,不做过多的判断,而是给这些公司足够的时间去成长。”他表示。
一个基金经理,大多数时候是和某些股票共同成长的,这些股票就像打上了自己的印记,当投资者看到这些股票的时候就会知道这是谁。一旦遇上“新奇特”的公司,他持有的期限可能长达数年,看好的就坚定持有。
他的独特之处也贯彻在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他从不迷信任何投资书籍,平日里钟意阅读玄学或社会学的著作。这位投资界的“老炮儿”总是在理性与感性之间游走思考。
公募行业中的守望者
值得一提的是,彭敢的专一不仅体现在持股方面,而且还表现在他对公募基金那份深厚的感情上。彭敢的微信里有一个群组,建群初期,组员几乎全是市场上的明星基金经理。不过,现在仍然坚守在公募基金领域的只剩数位,彭敢是其中之一。
“在前两年一波公奔私的潮流下,您是否考虑过投身私募?”上证报记者问道。
“大家都去为100万元以上的高净值人群理财了,那100万元以下的投资者呢?从我自己的定位来看,我希望能帮一些普通居民打理财富。另外,我个人的性格特点或许更适合公募,不擅长经营,只想专注做好投资这一件事。如果公募基金能够建立起一套良好的激励机制,会更有利于基金经理的职业规划。”彭敢回答道。
其实,与私募相比,公募有着更多的优势,但为什么优秀的人才都“奔私”去了,说来说去还是机制的问题。
对公募基金来说,许多问题由大股东方面拍板决定,并不是基金公司想怎么样就能实现的。出走了那么多优秀的公募人才,对大股东也是一种触动。基金公司是轻资产金融机构,人才是其发展的根本。
但是,没有两把刷子是绝对不敢揽下这瓷器活儿的。不管是基金公司的事业部,还是个人工作室,事实上,都有点儿“合伙人”的味道。这种准合伙制也在原有的框架下给了明星经理更多的自由权,这也是彭敢持续看好公募基金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
按照行业惯例,一个基金经理就可以拉一个小团队组建事业部,公司还保留了事业部的人事任免权。一个事业部下面有主管事业部的基金经理、基金经理助理以及研究员等成员。因为事业部本身具有人事任免权,因此可以决定事业部内部人员的任职,不排除一些能力强、表现出色的基金经理助理或研究员升任为基金经理。当然,对整个基金公司来说,除了投资部门,还有公司研究和渠道以及后台等部门,这些部门往往仍由基金公司统一管理。
基金经理承包了鱼塘,只要一门心思养好鱼——做好业绩就行了,其他的后顾之忧全部由公司来配合、搞定。这也是目前实行事业部的公募基金强于私募基金的地方。
在“公奔私”的潮流下,彭敢对自己未来的事业再次作出了一次重要选择——他选择东吴基金作为自己事业再出发的起点,也同样希望自己的理念能得到最大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