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衍生品参与者为何多为银行?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裴晨汐 2017-05-08 09:02:03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2016年10月底,信用联结票据(CLN)和信用违约互换(CDS)推出一个月后,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公布了首批信用风险缓释工具核心交易商名单,包含1家专业信用增进公司、3家券商和10家银行,银行占比达到七成。

从国际市场CDS发展情况看,银行一直是该市场的主要参与者。海通证券研究院公布的一组国际清算银行(BIS)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下半年,银行和券商净买头寸约1260亿美元,其买入和卖出CDS合约金额市场占比均为首位。BIS统计的申报交易商指的是参与到BIS市场调查中的做市商,基本上包含了国际上的大型银行,申报交易商买入和卖出CDS金额市场占比分别为44.3%和60.3%。

那么,参与信用风险缓释的主体为何大多是银行?记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大原因:

一是,信用衍生品有助于处置不良资产,这对银行来说,是一个得力工具。不良资产的产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信用的缺失,在处置已生成的不良资产并预防新不良产生的过程中,如果较好地利用到信用衍生品,将有助于增强资产的流动性,推动资产证券化进程。商业银行通过信用衍生品提供的信用信息可以有效转移信用风险,减少不良生成。

二是,市场需求也决定了商业银行会成为信用衍生品的主要买方。相对于资管公司、险企对于风险管理及投资的需求,银行则侧重于降低风险资产权重、转移信贷风险、提高资本充足率、改善风险管理等。

三是,信用衍生品可以帮助银行缓解“惜贷”情绪。商业银行的“惜贷”现象阻碍了资金的合理流动,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进而影响了经济发展的进程。缓解银行的“惜贷”现象也会有效盘活银行资产。

对于银行“惜贷”现象,民生证券副总裁、研究院院长管清友在研报中分析,由于“惜贷”的根源是信用缺失,解决这个问题也应该从信用入手。通过设计实用可行的信用衍生产品,商业银行能把信用风险从市场风险中分离出来,并以合理的价格转移出去,“惜贷”问题将得到极大的缓解。信用衍生产品能在市场上进行交易的关键在于找到合适的购买者,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比商业银行更为了解借款者信息的机构,如果信用衍生产品价格合理,它们是愿意购买的。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