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防止股市“破窗效应”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一帆 2017-11-15 00:0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因为伤病在家的缘故,笔者于是有了更多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刚好可以补习那些由于工作时间冲突而错过的长篇连续剧。《平凡的世界》就是其中一部。昨天看到的一集里,孙少平务工的矿区区长提问什么是“破窗效应”,虽然主人公对答如流,笔者还是忍不住再去向度娘求教,以求拓展。

“破窗效应”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

想想现实生活中这种现象确实很普遍。一个烟头没有得到及时打扫,用不了多久地上就会出现更多的烟头;一幅小广告贴上车站的橱窗没有及时清理,接二连三的小广告就要贴满整个橱窗;公交站上候车时,一个人不按顺序抢上公交车,就会有第二第三个紧急效仿;斑马线上有一个人闯红灯,后面便会跟上一大片……任何破坏秩序的事情,如果在开始时没有被制止和规范,很容易形成风气,也就是说,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不加以整治或惩戒,甚至这些破坏秩序的人因此获利,会诱使更多的人仿效,进而变本加厉。

推而广之,“破窗效应”在资本市场上也是存在的。一家公司施展财技保壳过关,更多家濒临生死线的公司便竞相效仿,花样推陈出新;某家公司弄虚作假成功上市,就会有第二第三家铤而走险,以身试法……这不仅是对公共秩序和规则的挑衅和亵渎,而且增加管理者的治理成本,尤其当这种不当行为堂而皇之登堂入室又获利不菲时,将对后来者的认知产生错误引导,严重混淆是非观,更是对公共生存环境构成极大威胁。

因此,无论是个人修炼,还是公司管理,乃至资本市场监管,首先应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并通过建立与之相匹配的有效的规则,在市场上形成风气,当出现破坏规则的行为时,需要及时纠正、惩戒,并不断完善规则,以树立规则的尊严和权威性,否则,规则流于形式,尊严和权威扫地,徒留满目“破窗”。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