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招商强制摘牌昭示金融回归本源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一帆 2017-12-19 00:0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中科招商即将在股转系统强制摘牌的消息在市场上持续发酵。

简单而言,2016年5月份股转系统发布《关于金融类企业挂牌融资有关事项的通知》,对私募基金管理机构新增8个方面的挂牌条件。如不符合上述新增挂牌条件,需自查并在1年内进行整改,否则将面临摘牌风险。至今时间已逾一年半有余,硅谷天堂等多数私募机构整改过关,而中科招商等少数机构个别条件未能符合条件。

从中科招商未能实现的挂牌条件“管理费收入与业绩报酬之和须占收入来源的80%以上”及其他条款,比如“募集资金不存在投资沪深交易所二级市场上市公司股票及相关私募证券类基金的情形,但因投资对象上市被动持有的股票除外”来看,这些条款其实是对私募基金回归主业的提示。从私募基金的定义搜索中也可以发现,私募基金,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用来指称对任何一种不能在股票市场自由交易的股权资产的投资。那么,中科招商这种在新三板市场疯狂融资,再到A股二级市场疯狂囤壳待售的模式,完全违背了私募基金这一行业的本意。从这个角度看,中科招商强制摘牌是对私募行业回归本源的呼唤。

同时,这一事件也提示市场,资本市场是服务实体经济的市场,其中的一切金融活动都应以此为核心宗旨。新三板是资本市场构成的一部分,其终极目标也一样是服务实体经济。中国资本市场经历了近三十年的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区域性股权市场等梯度性多层次结构,针对不同规模不同成长阶段的企业,提供IPO、再融资、债券、并购重组等不同形式的个性化资金服务,沪深两市3000多家上市公司,汇聚国内各行业翘楚。正是在这个平台上,国有上市公司加强资源整合、深化产业布局调整、提升经营效能,不断做强做优做大;制造业公司专注发展主业,通过科技创新、转型升级,不断发掘成长空间,业绩持续攀升,增长动力强劲;科技型企业积极践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有效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尤其是,定位于服务创新型、创业型、成长型中小微企业的新三板,挂牌公司数量与市值在今年7月份分别达到11284家和4.87万亿元,已成为全球上市(挂牌)企业数量最多的证券交易场所,其中中小微企业占比达94%。针对不同层面,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多层次的中国资本市场提供了有针对性融资服务,并不断完善和延伸这一服务。

中科招商这一事件也透露出,在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攻关期,金融服务应以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更好地服务创新型、创业型、成长型中小微企业,有效降低杠杆率和控制金融风险,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推动中国经济更好地发展。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