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金融公司正加速建立“护城河”

来源:证券时报 媒体 作者:刘筱攸,马传茂 2018-08-31 10:35:09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证券时报记者 刘筱攸 马传茂

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目前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普遍存在流量依赖度过高的情况。

捷信、中邮、马上、包银、招联等消费金融公司,都已展开了跟支付宝芝麻信用分的合作。后者相当于导流渠道,将芝麻信用分达到一定分数的用户推荐给消费金融公司申请分期贷款。

但让行业担忧的事情终究还是发生了——与蚂蚁金服的入口合作在协议到期后难以续签。如此一来,贷款类机构将无法再通过支付宝的应用货架,或者是芝麻信用的导流推荐,触达巨头连接的数亿级用户。

例如,趣店与蚂蚁金服的入口合作即是到期不再续签。尽管该公司CFO杨家康在分析师电话会议中表示:终止与蚂蚁金服的合作对趣店的经营不会有任何实质影响,因为今年上半年大约96%的借款交易都是通过趣店独立应用来完成的。但这件事情在行业内依旧引起了剧烈的讨论。

“说实话,没有任何一家公司不希望自己搭上条大船,也没有任何一家公司会希望命门长期捏在别人手上,所以我并不意外趣店和蚂蚁金服的接入协议到期不续。我也在问我自己,在这一天来临之前,我们的护城河建立好没有?我们现在不仅仅在和家装公司合作,也在跟线下商户合作,就是要把从支付宝渠道来的客户占比降下来。”一家跟芝麻信用合作的中型消费金融公司高管向记者直言。

目前记者并未取得相关消费金融公司的客户结构、核心客群来源、外部渠道依赖度、存量客群待开发贡献度等关键数据,但上述高管告诉记者,该公司从芝麻信用渠道过来的客群,已经从最高峰时期降低了七成;但从家装、旅游网站、线下渠道来的用户群,今年以来激增。

在流量魔法被收回之前,消费金融公司正在抢时间加速建立“护城河”。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20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