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报记者日前从多方求证获悉,国家电影局将推出针对票房补贴、预售、结算及购票服务费的相关新政。据了解,此次新政最引人关注的是暂停线上票补。业内人士指出,暂停线上票补并非临时性政策,早在2017年下半年就有相关动议,在今年春节档期就有实质性举措。针对票补的政策意在遏制票补扰乱电影市场,引导优质内容打造。但由于票补整体规模不大,其对整个国内票房市场的影响有限。至于落地效果,仍有待后续观察。
意在引导内容打造
据了解,此次新政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包括发行方、制片方、出品方和院线方提供的票房补贴,销售价格不能高于结算价,也不能低于最低票价;第三方销售平台的服务费用不得超过2元,其中系统服务方收取1元,网络售票平台收取1元,院线、影投不得参与分配;未取得公映许可证的影片,不得展开预售;线上平台对影院的结算周期,从今年10月1日起变更为8天,明年10月1日起施行即时结算。
其中,关于票房补贴的问题引起行业内普遍关注。业内人士介绍,票房补贴最早由票务平台为争夺所推出。2014年6月底《变形金刚4》上映,猫眼启动大规模票补;当年国庆档期间,猫眼继续将票补应用在《心花路放》身上,以9.9元超低票价帮助影片创下预售票房4000万元、预售一周100万张电影票的成绩。
国元证券研报指出,2014年票房补贴兴起,2015年达到顶峰,2017年预计整体票补的规模在20到30亿元之间,占总票房的比例下降到了4%-5%。从票补参与方的结构上看,早期主要以在线票务平台的补贴为主,随后片方在票补上的投入不断加大,2017年约60%以上的票补来自于片方,片方的补贴力度超过了在线票务平台。
银河证券传媒分析师杨晓彤对于票补取消的动议并不感到意外,她指出早前已有趋势可循。今年春节档官方规定全国影院票价(普通观众实际支付部分)不低于19.9元,同时单部影片不得超过50万张。“这个政策是想引导行业的竞争规范。目前票补已经演变为片方的一种宣发手段,片方通过大量票补抢占排片率,造成部分质量平平的影片借助票补扰乱市场秩序。”
淘票票业务负责人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早前公司也多次表达过票补会取消的观点。从长远来看(票补取消)是好事,会让整个电影行业回归对内容质量和平台产品的继续重视和持续发展。
板块受影响不一
对于即将出台的新政,杨晓彤表示,新政确实对三线以下城市票房构成影响,但因为票补整体规模不大,其对整个国内票房市场的影响有限。她进一步指出,票房表现对院线业绩有一个“杠杆效应”,票房增速放缓会对其经营造成一定压力。
北京某中型影视公司策划负责人韩源泽(化名)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票补取消对于中小体量的影片宣发不构成太大影响,因为上述片方本身票补投入就不大。仅仅限制了线上票务平台和其他第三方途径的票补,线下不受影响。
韩源泽指出,从整体来看,新政出台是为了市场公平竞争良性发展,但落实方面亦面临挑战。“我相信还是会有很多投机取巧现象的。”
国金证券认为影响最大的是在线票务平台,目前票务服务收入占比较高。从猫眼的数据来看,2018年上半年,公司在线娱乐票务服务收入占总收入比达60.6%,仍是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根据招股书估算,猫眼平均每张电影票收到的服务费约2.42元左右,平均每张票支付给票务系统公司的费用约0.60元左右。新政若实施后,以2018年上半年的数据为基准,总收入预计会下滑11.32%左右,毛利率可能由62.6%下滑至51.6%左右。该研报称,淘票票也面临相似情形。
杨晓彤给出了不同看法。她注意到其实今年上半年猫眼和淘票票就有意识收窄了票补力度,两家公司在票补问题上已经采取了应对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