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莱德获批私募牌照 资管能力待检验

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罗仙仙 2018-01-09 00:0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2017年12月28日,全球最大资管公司贝莱德宣布,其在上海的外商独资企业贝莱德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已成功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登记成为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

贝莱德(上海)属独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子公司,即境内设立、境内募集、境内投资,不涉及跨境资本流动。据了解,国际资管公司在中国内地设立独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子公司,第一步是成立外商独资企业(WFOE),其次是在基金业协会登记为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PFM),且登记完成后六个月内必须备案首只基金产品。

目前已有富达、瑞银、富敦、英仕曼、惠理等10家全球知名的外资机构先后拿到私募牌照。此外,还有超过30家全球投资机构均在中国成立外商独资企业,为后期申请私募牌照奠定好了基础。

这意味着,2018年不仅会有更多的外资机构入场私募,产品也将迎来发行潮。“基金的核心是业绩,外资机构的独资私募能力有待市场验证。”资深基金研究专家王群航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从合资到独资

“公募领域早就对外资机构放开了,但外资在公募的表现并不如他们期待的好,过程中不少外资机构离场。”王群航表示。

2002年,随着《外资参股基金管理公司设立规则》的设立,外资机构开始以参股成立合资基金公司的形式进入中国市场,不过效果不甚理想。

深圳前海大概率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杨济源向时代周报记者分析,“由于持股比例有限,外资机构在合资的基金公司里没有掌控权,而内资的交易风格与外资本来就有冲突”。

不过,中国资产管理行业显示出强劲的增长潜力,这对外资私募机构来说是一个不可舍弃的市场。央行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7)》显示,在剔除交叉持有的因素后,银行表内、表外理财产品,信托公司受托管理的资金信托,公募基金、私募基金、证券公司资产管理计划、基金及其子公司资产管理计划、保险资产管理计划等各行业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总规模在2016年达到60多万亿元。

2015年,外资机构开始通过外商独资企业设立外资独资机构,2016年9月,中国基金业协会召开了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登记工作座谈会。座谈会召集了贝莱德、富达国际、安本资管、邓普顿国际、韩华集团、富敦投资咨询等20余家国际知名机构。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副会长张小艾在会上表示,境外私募进军中国市场的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就绪,欢迎符合条件的外资机构可进行登记备案。

3个月后的2017年年初,中国证券基金业协会公布了《外商独资和合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备案填报说明》,并在官网公示出首家外商独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富达国际旗下的富达利泰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2017年7月,第二张私募牌照归属瑞银资产管理旗下的瑞银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随后,中国证券基金业协会备案速度加快,4个月内有8家外资机构获得私募牌照,富敦、英仕曼、惠理、景顺纵横、路博迈、安本、施罗德、贝莱德等公司陆续完成登记。

杨济源表示:“如果是独资私募,外资机构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投资风格、思路来操作,基金业绩应该跟原来会有所不同。”

产品多样化

根据外资私募备案的相关条例,在完成备案后6个月内必须备案首只基金产品。首家拿到私募牌照的富达(上海),2017年5月4日率先备案了第一只固定收益产品“富达中国债券一号私募基金”,并在近期再次推出“富达中国债券盈收一号私募基金”和“富达中国股票一号私募基金”两只产品,前者固定收益基金为富达国际在中国推出的第二只固定收益类私募基金,后者则主要投资于A股市场。

“富达中国股票一号私募基金”由周文群负责管理,周文群拥有逾十年的专业投资从业经验。周文群近3个月内的调研记录集中于2017年11月上旬,密集调研了杰瑞股份、安诺其、海利得、闰土股份等4家企业,集中于化工、能源等行业。

2017年12月4日,瑞银资管推出“瑞银中国股票精选私募基金一号”,同样将目光投掷在A股市场,瑞银(上海)表示已于日前完成初始资金募集,由王子正负责管理。

以全球最大的上市对冲基金公司为股东背景的英仕曼(上海),在2017年12月11日备案了“英仕曼宏量1号私募基金”, 该基金运用量化模型交易中国大宗商品期货市场。

据了解,目前已获得私募牌照的10家外资机构在地域上覆盖了美国、英国、新加坡、香港等主要资本市场,机构性质上包含了综合性资产管理机构、典型性“精品店”式资产管理服务提供商,产品策略上也涵盖到股票、固定收益等传统策略和量化对冲等新兴策略。

“外资机构的投资品种策略是多元化,可以通过买卖债券、对冲、做空等方式实现稳定增值,国内私募大多还停留在A 股的价差买卖上,这是外资机构的优势。”杨济源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杨济源表示,中国的资本市场会向欧美的资本市场靠近,私募将占主流,随着中高产阶级的群体与资产不断加大,私募基金的规模也必定是越来越大。

而在国内私募基金总规模实现跨越式增长的环境下,等待外资机构的,还有市场等方面的适应问题。杨济源表示:“外资私募入场实际不如国内私募能更深入地了解把握公司情况,容易出现"水土不服"。”

王群航对此持相同态度,他表示,“在我国QDII的发展早期,几乎每一家公募基金公司都起用了外方的投资顾问,但在短期内QDII的净值亏损幅度远大于国内投资顾问操作期。这对外方团队在中国的适应能力,是个很好的镜鉴。”

上述已推出的外资私募产品均在公告中表示,目前已完成初始基金的募集。时代周报记者联系瑞银、富达等多家外资机构询问资金来源等问题,均未获回复。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海 利 得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