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种迹象表明,在私募备案严监管的环境下,私募管理规模仍然保持较为明显的增长趋势。
4月17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公布了最新的私募基金备案登记月报。数据显示,3月份私募规模微增300亿元,达到12.04万亿元。由此,一季度私募规模共增长9400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私募规模站稳12万亿元
数据显示,2018年1月至3月,私募管理规模分别为11.76万亿元、12.01万亿元和12.04万亿元,3个月规模共增长了9400亿元,较2017年末的11.1万亿元增长了8.47%。
与去年相比,私募基金仍然保持着快速发展的势头。2016年末和2017年末,私募总规模分别为7.89万亿元及11.1万亿元。从今年一季度数据看,私募规模增速继续有所增长。
分地区看,北京、上海、深圳继续领跑,上述三地的私募管理人数量约占全国总数的58%,规模约占60%。其中,在北京注册的私募基金管理规模最大,达到27684亿元,其次是上海为26724亿元。而上海登记的管理人数量、备案基金数量最多,管理人有4689家,基金数量达到20254只。
截至3月底,基金业协会已登记私募管理人为23400家,较上月增加303家,增幅1.31%;已备案私募基金71040只,较上月增加238只,增幅0.34%。同时,私募基金管理人员工总人数24.26万人,较上月增加531人。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今年一季度A股市场波动较大,证券类私募在3月份规模有所下降,减少了约176亿元;股权创投类私募的规模则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增长了约716亿元;其他类私募规模减少了274亿元。
私募行业集中度仍然较低
记者发现,随着行业整体规模的扩张,私募头部效应也在不断增强。今年一季度,规模在20亿元以上的机构数量较去年末增加近90家。明星效应下,目前很多大型私募基金开始主动限制规模,而更多的小型私募基金发行产品仍然举步维艰。
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3月底,已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有管理规模的共20122家,平均每家管理基金规模5.98亿元。
其中,管理规模在100亿元以上的大型私募机构为210家,较上月没有变化,但与2017年末相比,增加了23家;规模在50亿元至100亿元的有256家,较去年末增加18家;规模在20亿元至50亿元的有647家,较去年末增加48家。
合计来看,今年一季度规模在20亿元以上的机构数量较去年末一共增加了89家。
不过,从行业占比来看,规模在50亿元以上的大中型私募仍是极少数。数据显示,规模在100亿元以上的大型私募在所有已登记私募中占比仅为0.9%,不到1%的水平;同样,规模在50亿元至100亿元的私募的占比为1.1%,两者加起来仅占2%。
分析人士表示,私募行业未来将呈现出优胜劣汰的发展趋势。目前行业已经出现这种态势,但就整体而言,私募行业的集中度仍然较低,未来提升空间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