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姜洋昨日表示,当前我国资本市场的核心机构和经营机构正在积极开展金融科技应用,总体看,行业机构在大数据、云计算应用方面的人员和资金投入较大,效果明显,但在人工智能和区块链建设方面,行业投入参差不齐,总体还处于起步阶段。他指出,下一步,要主动对接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制定金融科技发展规划,制定清晰科学的实施路线图。
深交所首届技术大会昨日召开,姜洋在出席会议并讲话时作出了上述表示。此次大会以“科技引领,创新发展”为主题,探讨金融科技研究动向和应用进展。
姜洋表示,近年来,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广泛渗透到各个领域。金融业对信息和数据高度依赖,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与金融业的融合日益加深,金融科技正在快速创新、应用和推广,对金融业的发展带来了日益深刻的变化,包括推动了金融服务模式创新,重塑了金融业的竞争格局,促进了金融监管理念和监管方式变革等。
他说,资本市场既是金融科技创新应用的前沿阵地,也是金融科技发展壮大的重要支撑。有关统计显示,从2010年到2016年,全球金融科技投资总额从17.91亿美元增长到232亿美元,增长近12倍。近年来,我国金融科技市场规模快速增长,金融科技产业链企业已超过5700家,至2016年累计融资约420亿美元。据预测,到2020年,金融科技在中国资产管理市场的份额将达到10%,规模超过10万亿元。
姜洋指出,金融科技在缩短金融服务链条、缓解信息不对称、提升市场效率等方面优势巨大,效果明显。同时,金融科技的迅猛发展,也使得市场参与者行为变化加快,金融交易日趋复杂化,金融边界日益模糊化,将给金融监管带来严峻挑战。
首先,金融科技的业务应用风险不容忽视。金融科技具有跨地域、跨行业、跨市场以及小规模、分散化特点,业务结构设计更为复杂,交易速度和交易量呈几何级数增长,风险扩散更快、破坏性更广,其内在脆弱性在极端情况下可能引发市场局部震荡甚至是系统性风险。
其次,金融科技使监管套利可能性增大。一些创新产品层层嵌套、隐蔽底层资产和最终投资者,大大增加了金融监管界定和识别的难度。一些市场主体使用新技术新工具,突破现行监管制度机制安排,既可能导致某些业务游离于监管体系之外而出现监管真空,更容易滋生监管套利。
再者,金融科技的违法违规交易可能改头换面。金融科技伴随的市场活动主要以数字化、虚拟化、云服务等方式呈现,模糊了参与者身份特征、行为模式等关键要素,市场违规操作也因此更新进化。
下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