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证券交易所将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消息宣布后,投行迅速响应,已开始提前寻觅项目资源。有投行人士近日对记者表示,科创板试点注册制后,上市条件的设定将更趋市场化,其所在投行未来将重点关注成熟度较低的战略新兴产业项目。
也有投行人士认为,试点注册制对投行来说还意味着工作模式的调整,将考验投行的定价、销售能力。
上海某券商投行人士告诉上证报,得知上交所将推出科创板的消息后,公司当晚紧急开会,商讨如何积极参与。他认为,虽然科创板的推出尚需配套细则和政策举措,但节奏上应该会比较快,“我国提升自身科技实力的要求是迫切的,而资本市场对创新创业企业的支持又尤为重要。科创板的推出应该不会太远。”
对以怎样的标准初步筛选可能登陆科创板的潜在标的,上述投行人士表示:“一方面要从符合国家战略的行业里去选择,智能制造、高端装备、生物医药、软件芯片等都应该在这个范畴里。另一方面,要去寻找有稳定经营模式和团队、发展战略清晰,且未来能不断扩大规模的企业。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大趋势下,可选企业还是非常多的。”
也有投行人士猜测,“首批登陆科创板的公司较有可能会是具有竞争力的新兴行业的领头羊,以此为基础,来吸引大量的机构资金和中长线资金布局。”
关于科创板的上市条件,多数投行人士认为,关键的一点就是关于盈利性的考核。一家中型投行的业务总监表示,此前创业板对净利润为负或净利润不达标的企业并未放开,而科创板可能会给此类企业以足够的发展空间。
除去以往的“营业额要达到多少,利润要达到多少”等硬性标准,面对更为市场化的标准,如何寻找出市场、投资者认同的公司,将变得尤为重要。这也考验着投行的定价、销售能力。在部分投行人士看来,这意味着投行的承销能力将更为重要,投行从业人员的职能将回归为企业的价值挖掘和价值判断,并督促企业充分披露投资者决策需要的相关信息。与此同时,投行的综合实力也格外重要,实力强的全能型大投行在销售和定价方面更具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