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副主席阎庆民日前在“2018北京CBD国际金融论坛”上表示,证监会将完善资本市场支持“四新”,即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制度、机制,推动形成高质量产融结合,还将以支持关键领域自主创新为着力点,加大对重点领域和重点企业的支持力度。
阎庆民认为,良好的产融结合,可以充分发挥产业与金融的协同效应,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但若把握不好,也会出现合而不融、功能异化、风险外溢、交叉传染等问题。资本市场作为现代市场经济体系最活跃的组成部分,在引导资源合理流动、激发企业家精神、鼓励创新创业等方面具有特殊优势,在新时代产融结合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他说,近年来证监会在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功能、促进产融结合方面开展了积极探索,主要的工作体会是应当把握好“五性”。
一是适应性。能不能适应实体经济需要,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服务,是判断产融结合是否成功的根本标志。金融不能过于领先实体经济,走向“脱实向虚、自娱自乐”;也不能落后于实体经济,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障碍。
二是创新性。在产融结合中,要坚持金融服务科技创新,加大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支持力度;也要创新金融服务,按照实体经济的需要提供新的服务内容和方式。
三是互补性。在服务产融结合的过程中,各类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工具应优势互补、协同发挥作用。直接融资具有公开透明、定价公允、效率高、成本低等特点,在促进产业发展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四是普惠性。当前中小企业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仍然突出,金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是一个重大任务。新时代的产融结合,要着力拓展金融服务的广度,在普惠性上下功夫。
五是风险性。产融结合是“双刃剑”,运用得好,产业和金融可以实现良性循环;把握不好,可能损害产业利益、导致重大金融风险。因此要高度关注产融结合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脱离主业、脱实向虚、盲目扩张等风险隐患,加强金融监管,有效防范风险。
阎庆民提出,下一步,证监会将不断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完善资本市场支持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制度、机制,打通产业发展、科技创新、金融服务生态链,推动形成高质量的产融结合,以支持关键领域自主创新为着力点,加大对重点领域和重点企业的支持力度,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证监会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以来,A股市场共有425家高新技术企业实现IPO,占新上市企业的83%。这批高新技术企业覆盖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等关键领域,其IPO累计融资2473亿元,占比74%。
同期,A股市场并购重组交易总金额达3.24万亿元,其中战略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并购交易占比30%;全市场涉及跨境并购重组302单,交易金额3954亿元,其中经证监会核准的有22单,交易金额1184亿元。
此外,截至目前,新三板挂牌公司共有1.1万家,累计实现中小微企业融资4533亿元;37家区域性股权市场共服务挂牌公司2.17万家、展示企业9.08万家,累计实现融资8283亿元;私募股权基金投资未上市、未挂牌企业的股权项目数量约5.9万个,形成资本金约4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