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消费金融净利下滑 行业头部阵营分化

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罗仙仙 2019-09-03 05:45:18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摘要] 消费金融行业发展至今,已经出现了多家头部公司,包括招联消费金融、马上消费金融、兴业消费金融等。但与成长型消费金融公司相比,招联消费金融的增速明显放缓,爆发式增长不不再。

时代周报记者 罗仙仙 发自深圳

时代周报记者统计,已披露半年度业绩的16家持牌消费金融,营收排名与去年并未有明显变化。招联消费金融、马上消费金融、兴业消费金融三家分列前三,营收均超过20亿元;有12家公司的营收均未达到5亿元,其中北银、杭银在今年上半年扭亏为盈,而长银五八仍在亏损状态。

头部公司净利增速明显放缓,尾部公司则成长更快。如招联金融上半年净利润增速17.46%,海尔消费金融、中邮消费金融、湖北消费金融增速分别为110.34%、82.89%、69.7%。8月28日,时代周报记者联系招联金融采访,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消费金融行业目前都将防风险放在第一位,利润第二位,规模放在第三位。”8月29日,爱分析联合创始人张扬对时代周报记者分析称,“若市场环境向好,持牌消费金融机构的放款量还会提升,原先‘爆发式’增长模式未来仍可能重现。”

线上展业优势显现

今年上半年,招联金融以46.06亿元的营收和7.1亿元的净利润,在目前已披露业绩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中位列第一。

在营收排行中,马上消费金融紧随其后,实现营收44.09亿元,但净利润首次出现下滑,同比2017年的3.66亿元下降17.76%至3.01亿元。

兴业消费金融以20.88亿元的营收暂居第三,净利润则增长120.67%至4.42亿元,首次超过了马上消费金融。

招联金融2017年上半年实现营收突破后,无论是中报或年报都能在持牌金融公司的排名上稳居前三。其首席技术官王耀南今年7月在公开活动上透露:“目前招联自营业务占比已达85%以上,这主要源于自身通过科技驱动,打造招联专属的流量池。”

招联金融自2015年开业运营,是首家“纯线上”运营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2018年底,招联获得两大股东招商银行(03968)和中国联通(00762)的20亿元增资。

与招联金融主攻线上业务不同,兴业消费金融则依赖大股东兴业银行,以“线下”模式为主进行展业。截至2018年末,其线下业务贷款余额在总贷款的占比为85.43%,线上业务贷款仅占14.57%;同期线下贷款业务规模的增速也明显大于线上业务规模,分别为88.08%和25.46%。

截至2019年6月末,兴业消费金融资产总额为309.79亿元,不到招联金融766.35亿元资产总额的一半。

对于上述两家在规模上的差距,张扬认为,这与展业模式的不同有关。

“线上与线下实际为不同的客群,线下相对来说质量较高、风险成本更低、额度更大,但运营效率是线上模式占优,且从长期看,线上产品逐渐完善能完成大额贷款的追赶,但线下模式为主的公司想转到线上就没那么容易。”张扬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想要稳定维持放贷规模的增长,资金来源是消费金融公司绕不过的坎,而这也是有银行为股东背景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所有拥有的天然优势。以重庆银行(01963)为股东之一的马上消费金融,似乎并不如招联、兴业消费金融两家幸运。马上消费金融今年上半年首次出现净利润下滑,较2018年同期的3.66亿元下降17.76%至3.01亿元。对此,马上消费金融CEO赵国庆近期表示:“为主动降低息费让利用户,截至6月底息费同比下降7.1个百分点。”

实际上,2018年以来,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依赖同业资金使得融资成本大幅增加,同时获客和风控成本也随着放款规模的增长而提升。

“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在覆盖拨备、坏账、获客和运营成本,实际最终利润水平与银行零售业务差别不大。”张扬表示,“成本控制尤为重要。”

赵国庆透露,马上消费金融首期 ABS 产品即将发行,发行规模预计在20亿元以上,相关金融债也在积极筹备中,并称:“拟开展第四轮增资计划,在监管部门指导下新引入1―2家符合要求的金融机构股东,新引入股东优先选择银行类机构。”

第二梯队有喜有忧

除去前述三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的表现,多数公司在2019年6月末的贷款余额尚不足百亿元,净利润表现也在0.1亿―3亿元之间。

今年上半年,北银消费金融和杭银消费金融顺利扭亏。北银消费金融2019年上半年给北京银行带来1100万元收益,由北京银行持股比例可知,北银消费金融上半年净利润约0.31亿元;杭银消费金融2019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73亿元,实现净利润2689万元。

那些早就摆脱亏损风险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其中,幸福消费金融营收1.43亿元,同比上年同期的0.59亿元增长142.37%,净利润为1001.61万元;中邮消费金融实现净利润约1.39亿元,较去年上半年的0.76亿元增长82.89%;湖北消金今年上半年实现约为6.55亿元的营收,净利润约为0.5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约94.36%、69.70%;哈银消费金融实现净利润0.6亿元,同比去年上半年0.19亿元增长221.28%。

作为第一批四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之一的锦程消费金融则表现另类,其依附大股东成都银行展业,运营多年仍未有所突破。

截至6月末,锦程消费金融未经审计营业收入2.24亿元,净利润7985万元。2016年初开业运营的盛银消费金融,为首次披露业绩,实现0.81亿元的营收和0.16亿元的拨备前利润。

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目前披露业绩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中,长银五八消费金融和华融消费金融是仅有的两家处于亏损状态的消费金融公司。长银五八消费金融亏损0.43亿元;华融消费金融的税前利润为-2.337亿元,较去年同期的0.547亿元下降了527.2%。

张扬认为,这与消费金融公司的风控模型有直接关系。“消费金融公司之间并不存在技术壁垒。部分消金公司的风控模型没有被验证成功,因此运行三到四年后出现‘爆雷’。”

张扬还乐观预计,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明年或后年将有机会出现数家数百亿元到超千亿元贷款余额的上市公司,上市也是其融资和更规范化发展的必然之路。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