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力公募的“新征程”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如果将新中国成立70年比作一条历史长河,那么目前市场上的100多家公募基金公司如同长河中的颗颗珍珠。

作为国内首批成立的公募基金之一,南方基金不仅见证了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历程,其成长也与市场密不可分,同时它还是长期价值投资的践行者,在国内资本市场逐渐走向国际化的进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受价值投资体系、组合投资理论、传统投资学教科书的范式影响,南方基金副总经理、首席投资官(权益)史博的成长路径源起于价值投资,并于公募基金投资过程中不断汲取成长的力量。近日,史博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公募基金的成立就是一个重大标志。”

1

为持有人创造丰厚回报

1998年3月,国内首只封闭式基金——基金开元诞生,它背后的管理人就是国内首批公募基金之一的南方基金。

此后,同为首批公募基金的华夏、华安、博时基金等陆续成立。2001年9月,国内交通银行某网点处门庭若市,前来购买首只开放式基金的投资者络绎不绝,这标志着公募证券投资基金正式步入新阶段。

当时,科班出身的史博对公募这个新生行业充满了兴趣。经过三年努力,他成为国内首批注册基金分析师。

“那时,很多人还不知道基金是什么,一只产品足够投资者去了解一年。”从业超过20年的史博回忆道。

21年来,公募基金行业迅速发展。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7月末,公募基金总数量已经突破6000只,公募资产总规模达到13.72万亿元。

仅从客观数据统计来看,相比美国共同基金,中国公募基金起步虽然较晚,但在历经二十余载风雨之后,其规模和数量已有明显提升。与此同时,在相关监管机构和法律法规不断完善的背景下,公募基金已经摸索出了一套适合自身的投资理念,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影响意义深远。

“1998年公募基金的成立,就是对中国资本市场投资者结构的重大转变。”史博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这一年是资本市场的重大拐点,因为与传统A股市场散户投资者的最大区别是,初期各家公募基金公司都非常重视对上市公司、行业和宏观层面的研究,以此作为对投资的指导和支持。

在史博看来,公募基金的研究实际上是隐性研究,对外体现出的是整体基金业绩。而与券商不同的是,券商对外发表报告,对外有很高的市场声音那是卖方研究,卖方研究是显性的,一定要让市场听到声音,扩充影响力,公募基金研究则是买方研究。

2018年2月,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公布的《公募基金20年专题报告》显示,近19年来偏股型基金年化收益率为16.18%,超出同期上证综指平均涨幅8.5个百分点,跑赢上证综指近1倍;债券型基金平均年化收益率为7.64%,超出现行3年期银行定期存款基准利率4.89个百分点;公募基金累计向持有人分红达1.66万亿元。

“整体而言,公募基金给投资者带来相当丰厚的长期收益,这跟研究的支持密不可分。”史博表示,公募基金的研究主要是对内部投资的支持,最终回显现到投资结果上。从年化收益率指标来看,二十多年来公募基金整体投资业绩是非常优异的。

将公募基金与国外投资机构相比,史博认为,从投资角度来讲,前者本土优势非常明显;从客户角度考虑,资产越分散越能平滑收益波动,实现长期稳定价值回报。若基于客户的角度思考问题,也许国内公募的选股能力还有很多进步的空间,但可以发挥大类资产配置的能力。全球一些重要市场核心产品都是被动产品,一定都做主动投资,做好被动资产配置也能创造价值。

2

与时代稳健同行

1998年3月6日,南方基金成立,成为中国“新基金时代”起始标志。当时公司发起人有三家,分别是南方证券(持股60%)、厦门国际信托(持股20%)和广西信托(持股20%)。

上世纪90年代末期,对于中国证券市场而言,那是一个波澜壮阔的年代,也是一个机会与风险并存的时期。那时共成立了十家公募基金,分别是国泰、南方、华夏、华安、博时、鹏华、嘉实、长盛、大成和富国基金,被统称为“老十家”。

而南方基金拔得头筹。1998年3月27日,南方基金通过深交所上网发行方式向社会公开募集设立中国首只规范运作的证券投资基金——基金开元,规模限额20亿元,网上认购倍数超过42倍。

此后,南方基金对公募行业的发展嗅觉一直处于灵敏的状态。2001年至今,其不仅参与首批开放式基金发行,入选首批全国社保基金管理人、首批企业年金投资管理人、首批QDII基金投资管理人,还参与发行首批养老目标基金和科创主题基金等。

南方基金的成就离不开优秀的基金经理和投研团队。作为国内首批加入公募行业的研究员,史博早期成长受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影响颇深,“找企业的核心是找竞争优势。对于企业而言,竞争优势最终一定会落到财务报表,如果能把企业的竞争优势和财务报表分析有机结合起来,我们在分析、评估上市公司价值时就能有比较好的相对优势,能更好地分析和评估其价值。”史博表示。

入行始于兴趣,成长源自权益。在史博20多年的职业生涯里,一直致力于研究权益类投资,而这正好与稳健进取注重权益投资的老牌公募南方基金相匹配。

与史博相似的是,南方基金的基金经理大多是研究员出身,从研究员到资深研究员,有的成为行业投资专家,有的成为基金经理。这些人成长后再去带新的研究员,使投研队伍更丰富、全面化。

不同于其他公募的突出个人表现,南方基金的基金经理团队更注重团队稳健,而非某个人灵光一现的表现,所以无论是大牛市还是震荡市,公司旗下管理的基金净值很少出现较大波动,这也是公司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摸索出的经验。

“我们的做法是希望投研体系化、制度化、流程化,塑造理性投资的共同基础,一般不会用价值投资或成长投资,因为不同的基金经理可能有不同的风格,在公司内部,我们鼓励风格多元化,鼓励基金经理形成自己擅长的风格。”史博向记者解释说。

“股票市场是可以给投资者创造价值的。”史博认为,“这种创造价值主要是通过优秀上市公司的长期成长和自身的业绩兑现实现的,公募基金应该发掘这样的价值,无论价值是基于稳定的分红,还是基于行业赛道发展前景都可以。”

3

基于未来把握价值

作为规范性和透明度最高的资管产品,公募基金为中国资管行业的发展添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一直是长期价值投资的践行者。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步伐的加快,外资持股比例的提升,也在不断助力A股市场形成长期价值投资理念。

有迹象显示,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开始在公开场合宣传价值投资理念,而一旦公司对价值投资理念的研究或理解发生变化,那么A股市场的价值投资环境也会受到影响。当然,受到价值投资理念困扰的不仅仅是众多金融机构,大部分投资者同样面临相同问题,究竟什么是价值投资?

“市场上都说价值投资,但内在含义不见得非常一致,有些只是把自己喜欢的投资方式标榜为价值投资。”史博直言不讳地表示。

与价值投资相对应的便是成长投资。史博分析称:“传统价值投资理论是指能清晰准确地判断企业的投资价值,以低于企业价值的价格买入股票,等待价值修复,这是最传统的价值投资理论。这些价值投资往往更注重企业现有业务的价值,不是未来的成长潜力,是和价值投资相对应的成长投资。”

“有时把基于基本面分析的投资都归为价值投资,这也有道理,我是基于对企业未来价值的理性判断,投资股票市场要看未来,对未来价值的判断也归为价值投资。”史博认为,定义不同理解也不同。在他看来,核心是基于上市公司基本面,不是基于市场对基本面的反应进行投资决策。

长周期看,市场的反应是对的。“我们要敬畏市场,短期看市场往往会有很多噪音,如果每天追逐市场短期波动,往往不但没有收益,损失还会非常惨重,造成心态不稳定。”史博表示。

银河证券基金研究数据显示,近年来,外资投资A股的市值与公募的差距在不断缩小,同时,大部分外资投资者更看重长期业绩。史博认为,这不仅对公募基金会有很大影响,对整个市场未来都会有很大影响。“外资最重要的特点是长期投资,未来长期投资者会越来越多,长期持有基金,基金申购赎回也会更稳定。”

但即便是遵循价值投资的公募基金,仍会有“踩雷”的情况发生。“作为专业投资者,公募基金体现专业的第一点就是守住合规底线,帮投资者控制好风险。”史博指出,正如巴菲特所说,要想挣钱的前提是不赔钱。

如果是市场波动导致的基金净值波动,那也是基金公司无法管控的。“对市场涨跌波动的预测,全世界机构投资者也做不到,可能有个别神人可以。”史博笑着说。

但如果涉及个股风险,尤其是基本面有着严重的瑕疵带来的风险,其实是可以规避的。至于如何规避风险,史博分析指出:一是建立一套数据观测指标,比如,财务数据,一旦造假就可能有造假特征;二是搜集公司所处行业相关信息并分析,若发现有对公司不利评价等问题,会及时将其从股票池剔除出去。

4

用创新回报客户

近年来,公募基金逐渐意识到投资者教育的重要性。

在史博看来,投资有一定的逆人性,要在兴奋的时候冷静,在悲观的时候敢于出手。“大多数人很难做到这一点。一个很好的方式是定投,定投可以平滑波峰波谷,获取长期相对平均的收益,缺点可能是不够突出。”

由于公募行业不断推陈出新,以及互联网的大量信息冲击,不少投资者为选择基金产品和投资策略而苦恼,基金净值短期波动的数据也会影响到他们的情绪。

史博向记者表示:“最核心的投资者教育还是要用收益来说服别人,个人投资者的投资目的肯定不是亏钱,而是为了获取收益。长期稳定的获取收益,赢的概率高,如果只是博取短期收益,输的概率很高。”

如何在坚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保持自身较高的投研水平,去获取投资者的信任至关重要,史博给出的答案是“专注”。

史博解释说:“专注于自己擅长的投资风格,不管你是成长、价值投资还是混合的风格。归根结底,投资要基于理性,尤其是专业投资者,不能过多受短期市场情绪的影响,不能过于考虑市场博弈因素。”

无论基金是赚是亏,基金公司都能依靠管理费实现“旱涝保收”,这遭到基民的诟病。为了更好地服务投资者,南方基金做过许多尝试,2018年,在国内股票市场大幅震荡之际,发行业内首只“不赚钱不收管理费”的基金产品南方瑞合三年定期开放,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是一个大胆的尝试。

“希望能用创新回报投资者,跟投资者利益一致,如果没有给投资者赚钱,我们把收取的管理费全额退回。用行动做好投资者教育,让投资者有信心长期持有。”史博表示,公司的初衷始终是将投资者利益放在首位。

回首过往,展望未来,史博满怀信心地说:“我非常看好公募基金行业的发展前景。”

史博认为,会有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愿意把钱托付给专业机构打理。对于专业机构、公募基金行业而言,都面临很好的发展机遇。

“打铁还需自身硬”,落实到基金公司,需要体现出专业能力。史博认为,不能给投资者造成重大风险损失,在控制风险的情况下,帮助投资者获取可预见的稳健回报。如果投资者对未来的回报有可预见性,就能承受短期的市场波动。这样,基金公司的投资体系要更加透明公开和成体系,才能与客户形成共赢。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