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吴敬琏
2015年是中国改革与调整全面深化的关键之年,也是中国经济新常态全面步入“攻坚期”的一年。突破的方向就是要通过优化结构,促进创新,实现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发展到集约发展的转变。
因此,要在保证不发生崩盘、不发生系统性危机的条件下,把主要注意力放在推进改革上。只有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建立良好的经济社会体制,才能优化结构,转变方式,确立由较高效率支撑的中速增长的新常态。为此,需要通过几个措施,方能避免系统性风险,维持宏观经济基本稳定。
一是停止对回报过低或者是没有回报的项目的无效投资。现在有一种流行的说法,基础建设投资不需要考虑近期回报,因为工程建好了,早晚会有用。这完全不是经济学的思考方法。经济学考虑问题的一个最重要的前提是,资源具有稀缺性以及机会成本,因此就会面对选择的问题,只能做那些效益最好、最需要做的事情。在这方面,要汲取日本的教训。1986年发生内需不足的问题以后,日本政府为拉动经济增长,启动了大规模的公共基础设施投资计划,结果酿成了最后的大崩盘。
二是要停止给“僵尸企业”输血。这也是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失败的“拉动内需”留下的教训。现在国内也有一些地方政府耗费财政资源,用贷款、补贴维持一些根本无法“生还”的企业,支持这类“僵尸企业”继续无谓地浪费社会资源,这只会增加风险积累。
三是动用国有资本偿还国家的或有负债。所谓“或有负债”,是在资产负债表上没有记载,却早晚必须偿还的负债,其中最突出的是社会保障基金缺口。据计算,其中对老职工的社会保障欠账就高达几万亿元。及早归还这类欠账,可以减轻偿债压力,还能创造更有效的公有制实现形式。
四是对资不抵债的企业实施破产清盘或者在破产保护下重组。对于一些破产企业的债务,停止由政府出资实行100%的刚性兑付,来避免加大道德风险。这样可化大震为小震,避免风险积累。
五是盘活“死资产”。由于之前的过度投资和粗放增长,在全国各地形成了一大批“晒太阳”的开发区、绵延好几个街区的“死城”等“死资产”。虽然很难,但是应当努力设法盘活,这样就能下调资产负债表的杠杆率,降低出现“资产负债表衰退”的可能性。
除了采取这些堵塞漏洞、释放风险的措施,还应辅之以财政、货币政策进行适度短期调节。这两类措施的综合运用,将使中国宏观经济保持稳定,不出现系统性危机,为推进改革争取时间,使改革和发展进入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