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保险如何内外兼修

来源:英大金融 2014-10-24 17:43:59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经济发展对贸易的依赖以及国家对企业“走出去”的支持,使信用保险尤其是出口信用和海外投资保险前景广阔。

文 | 杨浩坤

近日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若干意见》(简称“新国十条”)中,明确提及“加快发展小微企业信用保险和贷款保证保险,增强小微企业融资能力。”“稳步放开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市场。”以及“发展信用保险专业机构。”

数据显示,上半年保险业通过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为2.61万家小微企业提供约1.1万亿元的应收账款风险保障;通过国内贸易信用保险为8000多家小微企业提供约160多亿元的国内贸易风险保障。

近几年来,各种责任保险、政策性农业保险在国内发展较快,但是作为国际保险行业三大支柱之一的信用保险则发展缓慢,而“新国十条”让扬帆之势初现。

国内创新空间大

信用保险就是充分利用金融保险行业在资金、技术、信息、人力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以大数法则和社会信用体系为基石,解决市场交易活动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逆向选择等问题,从而降低社会总交易成本、提高社会福利水平。该保险承保的是信用风险,而信用风险是指市场经济活动中由于交易一方不能履行或不能全部履行义务而给交易对手带来的风险。

信用风险在社会生活中广泛存在,主要有三大风险来源。

一是因交易一方财务状况恶化、资金链断裂或经营不善、破产清算,而使其履约能力出现问题导致的信用风险。

二是交易双方对约定的数量、质量、实效、服务等方面产生纠纷或者因恶意占用、蓄意欺诈引起的履约意愿出现问题导致的信用风险。

三是非交易双方原因导致的信用风险,在国际贸易中较为突出,包括国家政治风险、经济恶化风险、货币汇率风险、行业周期波动风险等。

国际上信用保险从产品形态上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国内信用保险、出口信用和海外投资保险。

相比国际贸易,国内贸易在政治环境、商业文化及社会交易习惯等方面信息相对透明,交易风险相对可控。同时,国内贸易结算中赊销方式比较普遍,卖方往往面临规避信用风险和及时融通资金的双重需要,国内信用保险无论是在市场需求还是金融创新发展上都有极大空间。

目前,中国大陆地区中信保、人保财险、太平洋保险、平安财险、大地财险、中银保险以及太平保险等多家国内信用保险机构已经开展国内贸易保险,与金融机构合作保障企业应收账款安全并提供应收账款融资。这种围绕“贸易金融”和“供应链金融”开展的金融服务已经开始逐渐受到国内贸易客户的青睐。

海外投资“放大镜”

出口信用和海外投资保险是指现代保险服务机构为保障出口企业出口货物、技术、服务、资本时产生的应收账款的安全,提供的风险保障和风险转移机制。“新国十条”也提到要“积极推进建筑工程、项目融资等领域的保险业务。支持发展出口信用保险,促进对外贸易和投资”。

出口信用保险尤其是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更多体现的是国家的对外贸易战略,是促进出口的政策性保险,是以国家信用、财政支持为后盾。目前,中国的出口信贷保险业务主要由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和人保财险接受国家特许经营,按照“政策性保险、市场化经营”的原则开展业务活动,近年来都取得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海外投资保险是承保投资人因投资所在国政治和法律变动引起的投资损失,又称海外投资保证保险。海外投资保险往往也是当前各国政府通行的为提高本国对外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保障收汇安全和银行信贷安全,鼓励本国资本向海外投资,为企业在对外投资和对外工程承包活动中提供的风险预防和经济补偿性的政策性金融扶持措施。

自2004年开办海外投资保险以来,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是中国唯一从事政策性海外投资保险业务的机构。但从国外的发展经验来看,商业性保险机构如伦敦劳合社(Lloyd's)、美国丘博(CHUBB)保险集团、法国科法斯(COFACE)信用保险集团、美国国际集团(AIG)等也是海外投资保险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海外投资保险是国际公认的促进和保护海外投资的有效制度安排,对海外投资可起到放大作用。从国家战略角度讲,既减小传统补贴方式对财政的压力,又是世界贸易组织WTO认可的支持海外投资的方式。

根据海关总署的数据,2014年上半年,中国进出口总值12.4万亿元,其中出口6.5万亿元,进口5.9万亿元,贸易顺差6306.1亿元。同时,中国企业正在不断加快“走出去”的步伐,据商务部数据,上半年,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46个国家和地区的3224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累计投资433.4亿美元。

这一背景和趋势要求中国金融企业,尤其是保险业要不断适应新的环境和需求,完善出口信用和海外投资产品的设计、创新服务,成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和促进外贸易的有利手段,从而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目标。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太平洋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