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交易“触电”须立规

来源:英大金融 2014-10-24 17:42:32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近年来呈现出盲目发展的态势,缺乏相应监管主体和监管制度,“关停并转”并举或是可行的整顿方法。

文 | 胡俞越邓绍瑞

欧洲经济复苏缓慢,加之对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忧虑,大宗商品进入低潮期。数据显示,至今年9月中旬,覆盖22种基础商品的彭博大宗商品指数下跌5.6%,刷新五年新低;布伦特原油下跌12%,创下两年新低……

在经济下行趋势中,以往被经济高速增长所掩盖的问题逐渐露出水面。对大宗商品而言,如何构建多层次的商品交易体系,规范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塔身”盲目发展

目前中国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各级市场各自为战,缺乏联动,难以形成协同效应。期货市场过于关注交易的金融属性,向投资理财工具靠拢,忽视了商品供求和流通。现货市场则局限于商品流通,交易效率低下,影响力有限。

作为中间环节的大宗商品中远期电子交易市场近些年来则呈现了无序化盲目发展的态势,交易所数以百计,缺乏统一管理。细究之,有几个原因。

一是期货市场不发达,期货公司功能相对缺位,制度供给和产品供给不足,难以满足现货市场的需要,中间环节的交易市场则发展无序。二是各级政府强烈的利益诉求与交易所相联。地方政府以交易所为抓手,金融改革先行先试。交易所的设立可以形成聚集效应,带动仓储及物流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三是交易所的财富效应促使各类电子交易市场空前发展,加之监管处于真空地带,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遍地开花。

在整个商品市场的金字塔体系中,现货市场是金字塔根基,中远期市场构成塔身部分,期货市场则诞生在发达的现货与中远期市场上,是市场的高级组织形式。通过现代物流与电子交易平台的搭建,中远期市场为连接期货与现货市场搭建了一座承上启下的桥梁,多层次商品市场体系的金字塔架构逐渐明朗。中远期市场与现货市场的关系是“立足现货、提升现货、服务现货、回归现货”。而相对期货市场,中远期市场则属于场外OTC市场,它为期货市场起到了“三培”作用:培育了品种、培育了市场、培育了投资者。中远期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采用网上交易的形式,在提升现货市场交易效率与交易质量的同时,弥补了场内期货市场与场外现货市场难以实际对接的缺陷。

“关停并转”可行

目前中国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面临的问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没人管”,二是“没法管”。

“没人管”是没有明确的市场管理主体,这类市场既不属于有形现货批发市场,也不属于期货市场,缺乏有针对性的监督和管理。“没法管”是缺乏法律法规和制度规范,国家标准的监管规范仅有2003年修订的《大宗商品电子交易规范》,但其只从技术角度对大宗商品电子交易进行规范。“一刀切”式的整改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如何长效管理好此类市场并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作用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多管齐下,整合同类市场,“关停并转”并举或是可行的办法。

“关”——对部分严重违法违规、存在严重风险和社会影响较大的交易场所实施关闭,对一些不法交易市场,及与交易商沆瀣一气刷单做客,损坑害客户的行为采取“零容忍”的态度。

“停”——叫停与清理整顿明显抵触的品种。

“并”——整合各方利益,打破地域界限,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和平台优势,上市相同或相近品种的交易市场实行联网交易,鼓励跨市套利交易,有助于形成公平合理权威的价格。整合物流配送资源,建立各交易市场之间的物流交割体系。不同交易市场之间的股权兼并和融合,形成共赢机制。通过市场化手段在各交易市场之间联网交易和股权融合将是一个积极的发展方向。把平台做大做强做优做特,力保不出现系统性风险事件。让更多的投资者和交易者上平台,而不是建平台。

“转”——大宗商品中远期交易市场有序回归现货市场。

要理顺商品流通秩序,必须建立多层次商品市场体系。这需要具备系统观念,从大处着眼进行战略规划。多层次商品市场体系可以实现期货与现货对接,场内与场外对接,线上与线下对接,境内与境外对接,这也是提升中国在国际商品市场定价权的基础和条件。同时,把打击非法证券期货活动的清理整顿常态化,把有人管、有法管具体落到实处,一方面促进大宗商品市场规范运作,一方面推动创新发展,在互联网时代打造大宗商品市场的升级版。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