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轮站在国际货币舞台主角的将是人民币。未来15年内人民币将取代美元,这是基于历史事实的推断,也是出于中国自身利益考虑的抉择。
文 | 阿文德·萨博拉曼尼亚
世界货币史可以概括为一种货币取代另一种货币的过程,下一轮站在国际货币舞台主角的将是人民币。未来15年内人民币将取代美元,这是基于历史事实的推断,也是出于中国自身利益考虑的抉择。
对于人民币未来趋势的质疑,主要来自以下三方面:一是如克鲁格曼指出的那样,各国在货币使用上具有很强延续性,很难在短时间内转为使用其他货币。一个常用的论据就是在英国GDP总量落后美国的50余年内,英镑仍保持着货币上的统治地位。这就意味着即使今天中国在经济上取代了美国,也不代表人民币能在短期内取代美元地位。二是中国的金融体系无论在深度、广度上都不足以支撑起一种国际货币,这不仅体现在中国目前对于资本账户的种种管制,也反映在金融产品的匮乏和金融市场的流动性不足。三是中国政府能否给予国外投资者可信赖的产权保护,尤其是当中国自身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时。
从实际来看,这三种怀疑都站不住脚。
货币“惯性”不应被高估
虽然从“经济第一”到“货币第一”的过程绝非一蹴而就,但是也不应过分夸大所用时间。从美元的历史来看,仅就GDP规模而言,美国在1872年左右就已经超越了英国,直到一战结束美国才在金融、贸易等多经济领域全面取代英国,成功坐上世界经济头把交椅。在此之后,又经历了十余年时间,到上世纪20年代中期美元真正取替英镑成为世界货币霸主。在这个例子中,从经济全面超越到货币地位超越需要接近20年左右,并非60~70年左右。
实际上,人民币取代美元所需的时间将会快于美元取代英镑的时间。因为,除了GDP规模,真正决定一国货币能否成为世界主要储备货币的指标还应包括该国贸易量大小、经常账户头寸以及储备货币多少等多方面因素。时至今日,仅就贸易量而言,中国作为接棒者,已经比当年的美国更具优势。基于彼得森研究所的测算,结合经济、贸易、金融等多维度指标,中国的经济综合指标在2011年附近已经超越美国,15年之后,也就是2025年左右人民币取代美元地位绝非天方夜谭。
事实上,在东亚地区,已经出现了人民币超越美元地位的迹象。通过对比2005年6月至2008年6月、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这两个时间段,可以发现东亚10种主要货币中盯住美元的货币由6个下降至3个,与此相反,盯住人民币的货币由3个上升到7个。一升一降显示的是人民币在这一区域的地位正不断攀升。同时放眼世界其他地区,各国货币与人民币的联动性正不断提升,其背后原因是各国与中国贸易往来日益密切。
有人质疑,最近中国周边国家增加人民币作为外汇储备的数量,其主要动机是出于对人民币的升值预期;未来一旦这种升值预期降低,各国持有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兴趣有可能降低。实际上,在美元取代英镑成为世界主要储备货币的过程中,美元的波动性贬值也确实曾经造成部分国家减少美元在其储备货币中比例,但这只是短期震荡,总体趋势仍是美元在世界储备货币中的比重稳步上升。类似的道理,未来即使人民币出现小幅贬值,造成周边国家部分减持人民币,这也仅仅会是短期波动现象,无法影响到长期发展趋势。
中国应推“渐进式”金改
中国正在进行的改革步伐虽然不够快,但总体趋势是不断向前。近年来,通过将中国香港、上海等地作为金融实验区,中国正不断放松资本管制。尤其是新近成立的上海自贸区,它将成为政府先行先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要窗口,具有深远意义。资本账户的开放能够形成金融体系改革的倒逼机制,突破既有利益集团的改革阻力。同时央行也在积极推动与周边国家的货币互换、外汇期权等交易,试图在深度和广度上完善金融市场。上述这些改革措施的出台既是外部压力的产物,也是中国出于自身长远发展的决策。
在利率市场化问题上,中国已经认识到利率扭曲给金融体系带来的危害,尤其是低息贷款过分向国有企业集中后积聚的金融风险。未来为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促进资金流向最具生产力的私有部门,中国应该进一步推动市场化进程,让价格能够真正发挥信号作用。同时借贷成本的上升还能促进企业更多使用劳动力,使得劳动收入占GDP比重逐步上升,扭转当前工资收入占比不断下降的趋势。
在外汇市场上,由于人为干预而累积的大量外汇储备已经成为中国央行的烫手山芋,此外由于种种非市场化行为,中国政府和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遭受了种种阻碍以及贸易制裁,这都是促使中国政府进行改革的动力。
关于改革的实施方案,未来总体而言应该采取渐进式、以少数地区先行试点、保留一定政府干预空间的改革模式,可以逐步在5年内实现资本账户可自由兑换,在10年内逐步推动金融领域重大改革。
规模总量更重要
关于金融发展水平和货币国际化的关系,有一些争论。有观点认为,只有一国具有堪比美国的完善金融体系后,该国货币才有望成为世界储备货币。但事实上,金融市场是可以随着开放和改革逐渐自我完善的,人们应该动态看待这一问题。中国的资本账户开放并不一定要等到中国金融市场能够完全媲美华尔街之后才着手进行,相反只需在达到类似韩国、印度的金融市场这样一种相对完善的水平后即可逐步推进。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即使到了2030年,中国依旧是一个中高等收入国家,就人均GDP而言仍与美国相距甚远,这与美元取代英镑时美国的经济地位是不可相提并论的。
事实上,在一国货币能否成为世界主要储备货币的问题上,经济体总规模远比人均收入、金融发展水平等因素重要得多。规模总量更大,意味着与其他各国贸易往来更为密切,对于伙伴国的影响也更深远。这方面可以拿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和今天的中国做一个比较。当时的日本在很多方面都与当下的中国具有可比性:同样都是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大有赶超美国之势;同时两国也都有意推动本国货币国际化。但是从各种指标来看,日元的国际化进程都远不如今天人民币国际化的进展顺利。这背后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庞大的经济体量使之能够对其他国家产生更重要的影响。
建立可信赖的私产制度
国外投资者的信心不仅依赖于经济规模,还需要完善的制度作为保障。这里说的制度,既要有可信赖的私有产权制度,也包含开放和透明的政治制度。很显然,中国在这方面还有待完善。
对外国投资者提供有效的产权保护,符合中国政府自身长远利益,所以是一种可信承诺。人民币未来如果能取代美元,不仅本国进出口企业将大大受益,中国的政经影响力也将再上一个台阶。为达这一目的,对产权的有效保护是建立起外国投资者信心的必要条件。这也意味着,如果我们相信中国政府足够远视,更看重人民币国际化所能带来的长远利益,那么他们有足够动机来构建一个完善的制度体系的。未来外国投资者会在一次次考验中试探性地建立对中国经济、政治、法律体系的信心,这是对中国政府的一系列考验,尤其是当中国面临经济下行风险时候。(作者系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