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宇航:偏执的遵从携带Lending Club的基因,点融网最大的特点在于对技术的遵从,以及通过技术改变金融产品的偏执梦想。
文 | 本刊记者 钟晓武
“其实最要说服的是我们自己。”
4月10日,在北京大学的一次沙龙上,当点融网的另外一位创始人苏海德谈及创业之初,生活将变成每天都要去说服身边所有人时,郭宇航这样说道。
这句话不难理解。在2011年筹备点融网前,郭宇航作为白玉兰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是年入几百万元的知名律师。此外,他还担任特有威领新三板投资基金执行事务合伙人,所投项目或已挂牌或已通过券商内核即将挂牌。
在看到国内P2P网贷行业的巨大机会后,郭宇航必须做出选择。“要做,可能就需要100%甚至是120%的投入,必须把所有原来的东西割舍掉,才有可能把一件事情做好”。
2011年开始筹建,2012年正式成立,2013年3月,点融网正式上线。在创业的整整两年里,郭宇航与苏海德没拿一分钱的工资,坚持的理由在于,他们坚信这件事情能成。
“很多时候有句话说得很对,只有偏执狂才能成功。”
受教于目前最成功的P2P公司——Lending Club的技术构架与经验积累,点融网有自信的理由,很快有人为它的梦想买单。2013年年底,点融网拿到北极光创投的千万美元投资。
“我们对技术的遵从,利用技术改变金融产品的想法根深蒂固。我们相信技术能够改变一切,从产品设计、服务方式,包括风控理念,都会基于技术这一核心基因来考虑问题。”
6月5日,在上海高登金融大厦的办公室里,郭宇航为《英大金融》如是分析点融网的与众不同。
苏海德曾公开表示对合伙人喜爱和信任的原因。“作为一名律师,他不仅只专注自己的领域,也很在意科技,会持续地研究和学习,科技究竟会给生活带来什么样的改变。比如说在iPhone5出厂的第一天,他就给我了一个任务,让我给他买一个iPhone5。”
这或许正是一个注脚,两位创始合伙人对科技有着同样的信仰与遵从。
问题在于,P2P网贷与科技创新将带会带来怎样的碰撞?
从没感觉到120%的投入
最早接触到P2P网贷,还得从认识苏海德说起。2009年下半年,郭宇航在一次活动上认识了Lending Club的创始人之一、技术总监苏海德。
苏海德拉着他讲了一个小时P2P网贷的商业模式。听完后,郭宇航当时并没有什么感觉。其时,无论是在国内还是美国,P2P网贷都没有多大影响,Lending Club还在一个距离旧金山半小时车程的乡村办公。
更重要的是,在律师郭宇航看来,“在中国做这样的事情,有点踩到金融监管的红线,光是非法集资一个罪名,监管部门就可以随时叫停你的业务”。而在美国强大的金融基础服务构架下,绝大多数人从银行借钱比较容易,信用卡也很发达,Lending Club做的又是三万美元以下的借款,“优质的客户都被银行拿走了,发展空间也不会太大。”
这次见面后,郭宇航与苏海德成为私交不错的朋友。
2011年11月,在苏海德的盛情邀请下,郭宇航决定去Lending Club公司看看。那时,公司刚从乡村搬到旧金山市中心的写字楼里。郭宇航花了两周的时间,每天朝九晚五,在那一边上班,一边考察。
苏海德安排部门高管,向郭宇航详细阐述各部门的职能和运营情况。交流很顺畅,Lending Club风控部门的核心成员几乎都是中国人。风控总监陈超美在美国金融行业华人圈很有名,所以加入,是觉得P2P网贷的概念很好,好玩。
经过十多天的亲身体验,郭宇航对P2P网贷的看法发生了变化。更深的感触是,“Lending Club上上下下的员工对苏海德的口碑都非常好,都非常愿意帮他”,无疑这是一位难得的合伙人。此外,Lending Club历经四年多发展,作为众多P2P公司中存活下的两家,积累的宝贵经验,“可以大大降低在国内创业的试错成本”。
从国内环境看,郭宇航两年前对金融行业“框罪”的担忧,也打消了。2011年5月26日,央行公布首批27家支付企业支付业务许可证,并在年内陆续发放了40张第三方支付牌照。如此一来,出资人的钱可以直接进入第三方支付公司,借款人也从第三方支付公司直接获得钱, P2P网贷平台在借贷过程中只进行信息撮合,把该收的费委托第三方支付公司收取,在整个资金链条上不碰钱,从而使非法集资的嫌疑和客户的资金安全得到最大保障。
此外,多年投资人的经验也让郭宇航充满创业的热情。“做投资人也许相对比较轻松,不需要参与到运营中去,但公司成功与否,你的贡献度会相对小一些,把控也需要小一些,很多认为好的想法和思路很难实现。”
内外条件都已成熟,郭宇航放下手头一切事情,开始与苏海德一起全力创办点融网。
技术风控,这是一种文化
直至今日,国内许多P2P网贷平台仍采用资金池的运作模式。
所谓资金池模式,是指P2P平台先给出资人一个资金的回报许诺,筹到钱后再以更高的利率贷给借款人,从中赚取利差。由于平台不透明,出资人并不清楚自己的钱借给了谁。
在郭宇航看来,“资金池模式干的事情与银行一样,只是把存贷利率普遍拔高而已,没有任何技术创新。而且募来的钱不放出去就是成本,在放贷冲动下,风险更高”。
创立之初,郭宇航就决定将点融网建为单纯的网贷撮合平台。这样虽然盈利缓慢,但从长远来看,更加透明、健康。
“往往是物理距离特别远的夫妻,生出来的孩子特别漂亮、聪明,但因为各自的文化背景和生长环境不同,整个家庭的磨合,肯定面临不一样的挑战。”
郭宇航以此类比点融网与Lending Club的关系,受益最多的无疑是后者先进的风控技术。做互联网金融,风控与IT都有很高的技术要求。
前期软硬件投入和基础软件架构能够防范风险是基本要求,采访中,郭宇航指了指外面的工位,“你看到的那些老外,都是从阿根廷过来的软件工程师,当初就是给Lending Club做系统的”。
与主流P2P网贷平台一样,点融网也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O2O模式。投资人理财基本依赖线上完成,借款人一端,线下除获取客户信息和了解客户需求、风控管理外,还起到投资人教育的作用。目前,点融网依靠线上数据完成信用审核的比例已达20%,这一数字将随着大数据的不断完善与社会征信数据的开放,不断提升。
点融网目前有600名左右员工,今年年底前分公司将达到20家,有别于一些P2P公司的连锁加盟模式,虽然与小贷公司、担保公司有渠道合作,但点融网一直采用线下直营模式,藉此培养自己的核心风控团队。
业务员现场搜集的客户资料,回传系统后,在上海总部的风控团队再通过第三方数据公司,对其进行在线审核,集中审批放贷。比如通过公安部、教育部的数据库,确认借款人身份证信息、学历信息的真实性,包括机动车违章记录及其他犯罪信息,了解借款人的信用状况。
“中国这方面的基础设施比较差,很难在一个入口找到所有需要的数据,所以必须找多一些数据来源”,郭宇航坦言这一过程很辛苦。
第三方支付公司、垂直电商网站、小贷公司、担保公司,甚至典当行,都是重要的合作渠道,“这些第三方渠道获取的数据可信度,比借款人自己提供的更高”。
目前,由于互联网上生产的大数据尚且有限,点融网的线上风控主要依靠传统机构的信用数据,借款人在互联网上的习惯消费及第三方渠道数据,仅作为判断辅助。
在郭宇航看来,目前亟需的是央行征信报告的开放。在此之前,只能依赖像深圳鹏元征信有限公司、上海资信有限公司、北京国政通科技有限公司这样的第三方征信公司。
2013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征信机构管理办法》,今年的几十家征信牌照一旦发布,未来几年有望在中国出现像美国三大征信局那样的机构。
郭宇航对大环境的改善比较乐观,建立诚信社会和信用社会,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从这个阶段开始,会迎来征信环境建设最好的几年”。
征信行业的发展,将给P2P网贷公司,甚至传统经营机构带来巨大利好。传统经营机构有海量数据,却不知道怎么用。P2P网贷公司在做好自身风控的情况下,还可以利用技术优势,帮助传统经营机构盘活数据,筛选更多优质客户。目前,点融网已与有关金融机构展开合作,未来,数据分析也将成为它的重要业务。
需要注意的是,大数据并非万能,即使在征信数据完善的美国,Lending Club也有30%~40%的工作要靠人工线下完成。
对郭宇航来说,点融网的优势在于,“技术、意识和经验,足够让我们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最快地运用这些技术”。
从更高的层面看,技术风控是一种文化。互联网作为一个强大的工具,使没有网点包袱的民营金融机构轻装上阵,更多投入在技术革新上,使金融消费者最终受益,并促使互联网金融与征信系统、利率市场化相辅相成、同步前进。
“落实完善信用建设、信息公开等基本配套措施,建立一套合理合法使用数据的机制,兼顾数据创造者的隐私保护,才可能使互联网金融有较好的保障,同时大大促进中国整个金融业的发展。”
因人制宜的微创新
在赢家通吃的互联网领域,对做流量生意的P2P网贷公司来说,巨头们的威胁始终存在。
可在郭宇航看来,由于金融服务有很强的地域性特征,金融行业很难出现被三四家寡头垄断的局面,必将给小的互联网金融机构留出足够发展空间。“四大行够大了,各地的区域银行不都生活得很好么?”
对此,郭宇航显得很自信。“流量优势能否变成对产品的理解和对消费者服务的贴身化,我觉得不见得,巨头有巨头的优势,创业公司也有创业公司的优势。”
针对一些同行提出的“小而美”的重度垂直模式,郭宇航认为那只是一种路径,现阶段的互联网金融相当于十年前的电商,如果过早局限领域,发展空间也就局限了。此外,在他看来,有这种想法的人,未必不想做大,很可能资本充足度、团队能力等限制条件,使他专注于“小而美”更容易成功。
点融网的追求,是成为一个包容、完整的平台,用技术的方式解决金融服务中的短版。在郭宇航看来,因人制宜地践行更多产品的微创新,而不是盲目地追求规模,无疑更为重要。
为实现贴身化的服务,点融网每周会在网上随机抽取一些投资人,有时也会邀请他们一起到公司交流。小到网站页面设置,大到产品的功能设计,投资人都可以提意见。未来,这种交流活动还会扩大到借款人群体。
借鉴于Lending Club的经验,点融网为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人,设置了一系列投资策略组合,投资人只需要在页面设定借款金额、借款期限、年化收益率等参数,系统就可以自动投资。
借款人的产品设置同样体现着小的技术革新和金融创新。针对一些像饭馆等每天有固定流水的小微企业,点融网推出一款按天还款付息的产品。每天的款息由POS机等第三方支付机构代收,以较低的贷款利率作为条件,借款人有还款意愿,投资人则可实现滚动投资,实现多赢。而这样能实现“天天还款”的技术,目前国内的P2P平台里,只有点融网可以做到。
日前,郭宇航去复旦大学演讲时,学生们还询问他有无针对学生的消费信贷。
因人制宜、因地制宜,产品创新可以不断推进,进而加大投资人的选择权,提升对特定群体的金融服务。
用苏海德的话来说,“比分散性更加重要的一件事是自主权,也就是说你有权利去决定把钱借给谁”。
传递互联网金融正能量
“以前做律师的时候,每天都和遇到麻烦或制造麻烦的人打交道,身上积累的负面东西很多。现在做互联网金融,每天都在帮助别人解决投资难、融资难的问题,做律师追求的是公平公正,而互联网金融实际就是让借贷行业变得更加平等。”
讲互联网金融讲得太多,可谈到心态的转化,郭宇航的情绪马上高涨起来。
在他看来,互联网金融本身具备一定的公益性。一些没有任何资产的高风险客户,即使想借几千元钱,在正常途径下,就算再过几十年,也很难成为传统金融机构的客户。而在P2P网贷平台上,有许多出资人愿意不求经济回报,愿意帮助这些特定人群。
事实上,这些人的信用往往很好。通过P2P网贷平台的撮合,他们以一种非常平等的方式借到钱,“我借你的钱是要还的,而且还了后还可以帮助更多的人”,不像捐助,捐助人居高临下,而且往往是一次性的关系。
此外,传统做慈善,把钱送给别人花,往往会助长受助人的惰性,如果换作借钱给他,让他获取一些生产资料去做生意,就能够不断产生效益,既解决就业,还能提升整个慈善行业的效率,使慈善不再成为无底洞。
事实上,在美国已有专门做纯公益的P2P公司。“P2P运用到公益领域,它的生命力会更强,所以我在点融网做到一定规模和程度之后,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利用这种模式帮助更多的人。”显然,郭宇航希望将自己感受到的正能量传递给更多群体。
近三年时间,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专注于P2P网贷行业近万小时,郭宇航已成为行业专家。
现在的他在工作之余,除了陪陪家人朋友,很少有业余时间干别的事。
在偏执的坚持下,收获也将到来。郭宇航告诉《英大金融》,公司将在年底实现盈利,目前16.7%的平均年化收益、1%左右的坏账率的表现领先业界。
未来的监管不宜太紧也不宜太松,只要管好资金安全、信息披露完整,产品合规三个方面,P2P网贷将是一片巨大的蓝海。
当然,更大的收获,还是那份内心的满足感与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