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杂志广场 - 商界 - 正文

孤独症候群

来源:商界 2014-11-10 11:38:09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闹钟铃声是阿桑的歌曲《叶子》,实际上这一直是他手机的来电铃声,三个月前辞职在家且更换了手机号码之后,他将闹钟铃声从Greenday的《Wake me up when September ends》也更换成了这首歌。


商界时尚2014年11月刊

编辑·本刊编辑部

文·李文羽 荣蓉 李佳楠 赵瑞印

这是最喧嚣的时代,也是最孤独的时代。

LONELINESS SYNDROME

专题·

9:00 A.M.

北京北五环某出租屋

BIB三个月来第一次被手机闹钟叫醒。

闹钟铃声是阿桑的歌曲《叶子》,实际上这一直是他手机的来电铃声,三个月前辞职在家且更换了手机号码之后,他将闹钟铃声从Greenday的《Wake me up when September ends》也更换成了这首歌。

「一直都很喜欢这首歌,以前手机一响我就能听到。现在换了手机号码,都没通知认识的人,没人会打。」

拿起手机,两条未读的微信,同一个人发的,一条语音,一条文字。

「BIB童鞋,time to get up! time to get up! 记得去超市补仓和去营业厅缴网费啊!」女孩子的声音故意拖沓得有些调皮,后面的文字短信则是密密麻麻的超市购物清单,从芝士酱到洗发水。

以往,BIB总是会把此类待做事项和Shopping List之类的MEMO贴纸压在冰箱贴下。辞职前,他在一家外贸公司做了5年,因为工作出差和钟爱旅游的关系,时常出国,每到一个城市,他都会买个冰箱贴回来,这为他那自嘲为复古的单开门冰箱增色不少。

「差不多有20来个吧。」

不过此时,冰箱门上如同冰箱里面一样,空无一物。

「全收起来了,不想天天看到,想起以前,而且也没有字条需要贴上去的。」

「她叫Rachel,」BIB指着手机介绍起给他发信息的人,「广州人,24岁,现在在成都,以前本科学中文的。」

这也是他能给出的全部信息。

给他发消息的这位姑娘,就是淘宝上所谓的「虚拟女友」。实际上,Rachel是BIB的第3个所谓的「虚拟女友」,前两个分别因为「交流中方言和语气词过多」和「在电影这个话题讨论上无法延伸」而只维持了两天和一周附加一个「善意的中评」和「勉强的好评」。

一天20元的费用,提供聊天服务,有时语音,有时文字。

「这几年慢慢觉得自己做什么都没有了动力,想换种安静的生活,所以辞掉了工作,换了手机号码,以前的朋友、同事和亲戚都不想联系了,安静倒是安静了,但是长时间不和别人交流,害怕自己的思维和语言都会出现障碍,心里有时也会空白得发麻,于是想在自己渴望交流的时候找个有共同语言的人聊天而已。」BIB谈到了自己购买这项服务的原因。

「不会想着什么由线上到线下的发展,所以从来不去问人家要照片看或者聊一些暧昧话题。当然,上周我感冒了,她也会微信提醒我吃药。」 「喔,我可不是宅男,不玩网游;我没受过情伤,也不是水瓶座。其实我以前朋友挺多的,亲戚和同事也很关心我,就是不想联系,也不想去上班。」补充了这句,BIB有些不好意思地晃着头望着天花板笑了笑。

BIB的微信名字叫「羽落无声」,朋友圈里没有发布或是转载任何内容,倒是在个性签名那里难得地有一小段文字,这也是他最喜欢的那首《叶子》的歌词:「我一个人吃饭 旅行 到处走走停停 也一个人看书 写信 自己对话谈心。」

「为什么要找一个虚拟女友?」

BIB站起来,走向阳台,窗外,雾霾依旧还未散去,外面的世界是一座看不见人的巨大城市,他回过头,很认真地说:「可能就是觉得孤独吧。」

「亲戚和同事也很关心我,就是不想联系,也不想去上班。」补充了这句,BIB有些不好意思地晃着头望着天花板笑了笑。

在日本,默默死去不为人知,甚至连收尸者都没有,这样的过世方式,被称作「无缘死」。意即没有亲缘、友缘,甚至地缘。NHK电视台在2010年拍了一部纪录片《无缘社会》(又名《无缘死的冲击》),在片中, NHK对全国所有的共1783家地方公共团体进行了独自调查,将那些没人领取,由地方公共团体自行火化与埋葬的死者数字统计出来。结果首次知道了在前年的一年时间里,有32000人「无缘」死去。在这些死者中,所占比例很大的是与家庭和社会失去联系孤立生存着的单身者。此片一经播出,在日本社会引起了巨大轰动与广泛讨论。

太一吉田原先是日本大阪一家私营搬家公司的老板,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太一吉田开始发现,许多时候,对一些在家中突然死亡的人,一些死者家人因为恶心或者忌讳而而不愿收拾死去的亲人,而有些则是没有家庭可通知,所以吉田开始了新业务:清理死者房屋。慢慢的他开始注意到?那些稠密黑色的污迹,呈人体形状,残剩下的腐尸分泌液,就基本上可以推断是所谓的「无缘死」。而随着业务量的增多,他看到了更多这类的死亡事件,每年他公司完成的1500件清理工作,「无缘死」清理就有300件。这些人死时一个人,在地板上伸展着四肢,旁边堆着皱巴巴的衣物,脏兮兮的餐具。或在花床罩下窝着,或靠着墙坐着。等尸体被人发现的时候已经过了好几个月甚至好几年了,所以有时候只剩下骨骸。

日本社会福利机构在调查中发现「无缘死」的死者中大多数人在死前一段时期生活都比较混乱,他们在生活中把东西随意摆放,家中电器和家具坏了也不修理;没有食物的时候为了避免出门,甚至宁愿在家中挨饿;轻视或逃避人际关系,刻意减少或者断绝亲人和朋友的联系。而对死者生前早期情况的揭示更加令人震惊:大部分人通常有体面的工作和光鲜的生活以及丰富的朋友圈。

在日本,「无缘死」首次出现在80年代,现在已经成了令人忧虑的常态。2008年,据东京市社会福利和公共卫生局统计,有2200多65岁以上的「无缘死」死者。死亡事件多发于五十多岁的男性和正日益壮大的老年人群体之中。现如今日本人口超过65岁的占1/5,到2030年将占到1/3。随着老年人因生活习惯无法适应同年轻一代共同生活,或因为受家中年轻人的排斥而开始选择远离几代同堂的传统家庭,以及养老院数量全国性短缺等社会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多的日本老年人独自生活。东京御茶水大学的人口学家高子袖井表示:「日本老人生活在三代同堂的家庭是种传说,但传说不再了。」

1990年后经济泡沫的破灭,使得许多日本公司规模缩水,并形成了时至今日还在延续的结构。从1990年以来,日本的兼职人员。临时工和合同工在劳动力中的比例增长了三倍,逼迫着许多没有结婚的工作狂早早地进入了孤独的退休生活。在大阪大学研究日本工作生活的斯科特诺斯教授说:「他们的世界已经在他们脚下蒸发掉了。曾经,职场为他们提供一切:他们的男子汉气概,他们的社会地位,他们的自我意识从始至终都扎根于公司结构。没有了工作的他们,如同丢失了佩刀的武士。」

与此同时,一项最新的调查结果显示,在日本年轻人当中,工作不稳定的非正式员工的结婚意愿只有正式员工的一半。这项调查是去年4〜5月份以网络问卷的形式实施的,共有3000名年龄在20〜40岁之间的男女参加了此次调查。结果显示,80.8%的未婚男女表示想结婚,其中,回答想马上就结婚的正式员工的比例为23%,而非正式员工仅为11.5%。受访者称,因为是非正式员工不知道自己何时会被解雇,因此很难对自己的婚姻进行规划。 相比年轻人在职场中所表现出来的焦虑,更值得令人担忧的情况是,日本年轻人逃避职场和恐惧社会交往的比率正日益提高,很多年轻人在离开学校后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拒绝继续求职,选择借宿在朋友家中。而不少工作了好几年的年轻人因为精神压力和家庭变故的原因而莫名地辞掉工作独自居住在家。

日本知名的媒评人上川大口说:「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已经没有了反町隆史与竹野内丰在《沙滩小子》中表现出的那些追求友情和爱情应有的青春气息和面对失败重新站起的勇气,取而代之的是一味逃避和躲藏,过着没有工作和亲人朋友,只有酒精和网络游戏的与世隔绝的生活。」

在日本拍摄的电影《迷失东京》刻画了两个落寞而沮丧的美国人在日本相遇的故事,却最终也让主人公在生活隐藏的无限可能中重新找到了信念。然而如今在东京街头巷尾小酒馆外时不时看到的瘫趴在路边一边呕吐一边哭泣的小年轻或是歌舞伎町KTV门内窜出的解着凌乱的领口和领带,一手拎着西装和公文包,一手挥舞着酒瓶喃喃自语,醉意蹒跚的踉跄地在街头的中年上班族,在心理和社会的双重压力下,却又昭示出截然不同的一幅「迷失东京」的图景。

在日本

无缘社会

「他们的世界已经在他们脚下蒸发掉了。曾经,职场为他们提供一切:他们的男子汉气概,他们的社会地位,他们的自我意识从始至终都扎根于公司结构。没有了工作的他们,如同丢失了佩刀的武士。」

11%

法国基金会发布的一项报告显示,480万法国人感到孤独。报告显示:占总人口数11%,近480万的法国人处于实际孤独的状态。法国基金会关于「孤独」专项问题的负责人Martine Gruere进一步详述了「孤独」的由来:当人们每月与少于4名亲人和朋友交往时,「孤独感」就产生了。而大部分有「孤独感」的人往往只和一种类型的人交际,即要么只和家人有往来,要么只和朋友有往来,要么只和同事往来。根据基金会的调查,「目中无人」是「孤独者」的主要表现。这是一种抛弃、无用、排斥的负面情绪。三分之二的「孤独」发生于远离家人或朋友的人群,发生于失业后、搬迁后或有疾病的人群。此次专项调查的负责人Martine Gruere认为:人们很难走出「孤独」这个怪圈。「孤独者」在与人沟通时容易表现得不知趣,这会使其他人不愿意与其沟通。因此「孤独者」一直很孤独。

48天

美国《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刊登了芝加哥大学历时30年,追踪5214名美国人后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人们一年平均有48天会感到孤单。调查表明,如果身边有一个携带「孤独病毒」的朋友,你因此陷入孤独的可能性比常人大52%。不仅如此,这种传染还具有多米诺效应,甚至会连累到朋友的朋友。

19%

西班牙《阿贝赛报》8月17日以《英国人没有真正的朋友》为题报道称,Relate家庭关系顾问公司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通过对5000多名英国人的调查发现,十分之一的英国人,相当于470万人,没有可在困难时刻互相支持的关系密切的朋友,19%的英国人在接受调查前两周没有感觉到受关爱。

报道称,时间少、工作忙是导致人们与朋友疏于联络的主要原因,但调查显示,超过五分之二的英国人在办公室或其他工作场合也没有真正的朋友。报道还指出,随着网络和智能手机的发展,新一代英国人的交友技能进一步受到蚕食。研究人员认为,社交网络具有双重作用,它有利于关系亲密的人远距离交流,但不能替代面对面交流。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将近一半的55岁以上的英国人视邻居为朋友,而18岁〜35岁的英国人中持这种看法的不到五分之一,他们当中超过75%的人从来没有邀请邻居一起喝杯茶。很多时候老人受不了家庭中的孤独,更容易向邻居敞开心扉。

一些数据

UCLA

孤独量表

孤独是一种不稳定的难以界定的状态。目前用于测量孤独程度的最好工具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孤独量表(UCLA Loneliness Scale, Unive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s),由Russell等人编制而成。该量表为自评量表,由20个一系列的问题组成,主要评价由对社会交往的渴望与实际水平的差距而产生的孤独感。每个问题有4级频度评分:4= 一直有此感觉;3 = 有时有此感觉;2= 很少有此感觉;l= 从未有此感觉。其中有9个条目反序记分,分数越高,孤独程度越高。

下面描述了人们生活中出现的一些感受,请选中符合你现状的条目;每个答案无所谓正确与错误。这里并没有对你不的题目,请尽快作答,不要在每道题目上思考太多。

(评分:带*号的条目应反序计分(即1=4,2=3,3=2,4=1)。然后将每个问题分相加,高分表示孤独感高。)

1:从不

2:很少

3:有时

4:经常

*1.你常感到与周围人的关系和谐吗?

2.你常感到缺少伙伴吗?

3.你常感到没人可以信赖吗?

4.你常感到寂寞吗?

*5.你常感到属于朋友们中的一员吗?

*6.你常感到与周围的人有许多共同点吗?

7.你常感到与任何人都不亲密了吗?

8.你常感到自己的兴趣与想法与周围的人不一样吗?

*9.你常感到想要与人来往、结交朋友吗?

*10.你常感到与人亲近吗?

11.你常感到被人冷落吗?

12.你常感到你与别人来往毫无意义吗?

13.你常感到没有人很了解你吗?

14.你常感到与别人隔开了吗?

*15.你常感到当你愿意时就能找到伙伴吗?

*16.你常感到有人真正了解你吗?

17.你常感到羞怯吗?

18.你常感到人们围着你但不关心你吗?

*19.你常感到有人愿意与你交谈吗?

*20.你常感到有人值得你信赖吗?

孤独

有害吗?

我们还将长时间独处家中,不喜出门,不好与外界接触和沟通之类的行为中性地定义为「宅」,甚至略微有偏向用以形容人文静,内向,专注,性格柔和的褒义,殊不知,这其中很大一部分的宅男宅女们实际上都已不自觉地陷入了孤独症候群。

孤独,真的有那么可怕吗?

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人类对于群体和群体带来的亲密关系有一种基本的需求。作为社会动物,当我们去上班,上学,看电影,喝咖啡,甚至购物的时候,我们通过与他人发生交流,进行协作,学习认知等一系列社交行为得以满足的时候,可以充满能量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当我们的社交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我们的心理甚至生理都会崩溃。这会对我们的大脑及躯体产生影响。部分症状在短期内可能不甚明显,身体中各个系统受过量的压力激素影响可能一下子还不会显现出来,但这些症状会在日积月累中日益加深,最后对我们的健康造成严重的伤害,比如造成动脉硬化、高血压,损害学习能力及记忆力。

通常,没有密友,缺乏广泛社交而引起情感上的不适及痛苦,我们将其称为孤独。当我们缺少亲密关系时,就会感到孤独。这种认知在我们脑海里一直重复,使人情绪低落。我们会感到空虚,希望与他人沟通,孤立感加深,这些感觉会让我们感觉不舒服。不过有一点需要说明,「正常」的孤独感其实是任何人都不可避免的,每个人都会时不时感到孤独,比如与朋友或者爱人闹崩之后,搬家之后,没有被邀请参加某些社交活动的时候,甚至在某个特定的环境下,与一群要好的朋友一起开心玩耍,突然无心的一句话或者无意间触及到的回忆到或看到的老物件,都会引发有着七情六欲的我们的孤独感。

然而,孤独症候群的这种长期的孤独却又完全是另一回事:长期孤独对人的心理和生理造成的伤害是巨大的。在童年时期,孤独会导致各种各样的问题:大多数学生辍学的原因其实是无法和同龄人交流。这让这些孩子偏离了轨道,最终导致违法及其他反社会行为。成年后,孤独是导致抑郁及酗酒的主要元凶。孤独还会导致一系列的疾病。一些疾病可能需要几十年之后才会显现。

当面对相同的紧张性刺激时,相较于不孤独的人,孤独的人感知到了更多的压力,即使他们处于放松状态也一样。孤独者的社交不如正常人群的社交那样具有正能量。孤独者的社交不像普通人的一样,可以帮助消除压力。孤独引起了压力激素的循环和高血压,会损害血液循环系统,心脏跳动会更剧烈,由此造成的血流紊乱会损伤血管。孤独会带来睡眠不足及睡眠深度不够的问题,让人身心都更难恢复。孤独者夜里会经常醒来,比起不孤独的人,他们的睡眠时间更少。同时,美国的心理学家对长期孤独的人做的一项调查中更是令人吃惊:医生往往会给家庭和睦并且被社会认同的人更好,更完整的治疗、这种现象在其他很多服务行业中普遍存在。

在对孤独症候群的长期观察中发现,长期孤独的人会养成非常严重的陋习:如不爱洗澡换衣服,不打扫房间,喜好垃圾食品和碳酸饮料,酗烟酗酒。这一人群在皮肤病、胆结石、肝硬化、肠炎、肥胖、脱发、神经衰弱、夜盲症等方面有更高的患病率。

长期孤独的人或许都会习惯性地认为「自己喜欢孤独」。在汤姆·汉克斯的《荒岛余生》面世后,有行为学家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将一组孤独症候群患者和一群社交正常者一个个隔离开投放在荒岛上,做了为期一周的荒岛求生实验,在实验中,社交正常者表现出更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和动手求生能力。而孤独症候群患者更高比率的表现出「恐惧和不安」,以及「迫切渴望实验结束后与外界的交流」。由此可见,孤独症候群并非真正如他们自己所说的那样喜欢孤独。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工作特性或者学习环境,个人生活习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少都市人都会选择独居,然而我们不能简单地将「独居」与「孤独」画上等号。国外的研究机构曾经对近7000位老人做过调查来论证「独居与寿命的联系」,在调查中发现,考虑到性别、年龄、财富程度、教育程度和疾病等因素的前提下,并不能得出独居者的死亡率更高的结论,相反,独居者是否与外界沟通,是否有亲人和朋友的关爱,社交生活是否丰富对寿命有很大的影响。同时,这份调查中的一个数据值得我们关注,那就是:长期孤独确实使死亡率高了26%。换言之:真正的杀手还是孤独。

当面对相同的紧张性刺激时,相较于不孤独的人,孤独的人感知到了更多的压力,即使他们处于放松状态也一样。

我们时常抱怨现在城市的钢筋水泥建筑阻断了邻里间的交流,人们早已经不再端一盘饺子去敲邻居家的门,而是用「附近的人」窥视着一墙之隔那些熟悉的陌生人。小伙伴们仿佛时时刻刻就在身边分享着周遭的一切。

玩陌陌,刷朋友圈,晒微博,QQ⋯⋯整个世界仿佛每一刻都能清晰明快地从我们纯熟指尖上轻快地跃动出来,社交网络的日益发达让人与人之间距离的丈量单位,已经可以从KM转化成KB,让我们早已没有了「君住长江尾」的思念和牵挂。试想,若社交网络早出现千余年,汪伦@李白叔叔一句「后会无期」,说不定便会让「不及汪伦送我情」变成真正的绝句。这里的「绝」不是绝妙的「绝」,而是绝杀的「绝」。

有无Wi-Fi成为朋友们聚餐地选择的一大要素,以前一起吃饭时「左膀搭右臂」的千言万语已然变成了「低头玩手机」的有一句没一句。牛津词典里对「常联络」的翻译貌似可以从「keep in touch」修订为「keep in Wi-Fi」

不可否认,社交网络地进步和发展无处不在地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捷和乐趣,但在不知不觉中,社交网络已经将人与人的沟通与交流推进到一个亚健康的状态:IP地址取代了传统意义上的地理地址,社交ID将我们的生活幻化为盛装舞会里一个个面具背后的舞者,让我们可以从未这么恣意大胆地向身边的人发出一声声的「May I?」

在社交网络中,一方面,国籍、种族、职业、阶层的弱化让人与人之间有了更多和更加平等对话的机会,而与此同时,人们心中对陌生人的好奇感被N次放大,真实社交中的伦理和礼数却被逐渐淡忘。那只曾经伸向朋友家门铃的手现在更多的是用来点击陌生人发来的字符。自己在社交网络上的被关注数仿佛已经比家人手心的温度更能让人觉得慰藉。以前的此刻,你正在赶去另外一个街区和朋友聚会的路上;而此时,我们或许只是窝在沙发里和其实就住在楼上的陌生姑娘 say hi。我们开始在不知不觉中忽视或者冷落了那些身边本应该被亲近的人,我们滚瓜烂熟于越来越多不同的社交网络的每一个ID和各个复杂的密码,却开始对一口说出家人或者好友的生日感到吃力。

曾经有一些调查数据试图想证明「社交网络上朋友的数量与孤独感成反比」这一结论的存在,但是更加广泛和深入的调查使得这样的论证失去了本身的意义:一是社交网络使用者本身就将很多亲友带进了自己的好友名单,二是其本身在真实社交中的受欢迎程度才是决定他在网络社交中是否受欢迎的决定性因素,且这不是一个可倒转的关系,毕竟一个人真实存在的个性、爱好、知识面、社会地位左右着他在社交网路上的表现。

我们惊讶于社交网络的飞速发展,却淡忘了其创立的初衷: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以巩固和增加更多的真实社交,使我们在更多的社会活动和交往中得到满足。然而人们对于社交网络越来越发明显近乎病态的依赖使其畸化为我们不愿出门时的代步工具,用餐时隐形的刀叉,睡觉前催眠的靠枕:我们越来越不愿意出门到别人家里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微笑挥手的表情符号;吃饭时我们的目光更多地停留在不断刷屏的手机上而不是父母夹到自己碗里的菜;不看完最后一个朋友圈,我们仿佛无法安心地入眠。然而,我们的内心在登出社交网络或是关闭手机和平板电脑的那一刻却如同在午夜钟声响起时丢失了水晶鞋的灰姑娘一样慌乱和无助。

芝加哥大学认知和社会神经科学中心,世界最权威的孤独研究机构的一个实验调查数据恰恰能证明这种巨大落差的存在:他们对被调查者的情绪、血压、荷尔蒙水平在使用网络的前中后三个阶段进行监测,同时对被调查者进行询问后发现:越是孤独感强烈的人,在网络上点击社交媒体和聊天室的频率越高。然而在登出社交网络后,孤独感反而更加强烈。当然,社交网络毕竟只是一种工具,对其使用取决于使用者的心理状态和依赖程度,被调查者中有着良好真实社交的人的孤独感的变化就平稳很多。当面对实验调查中提出的「在可能的情况下,你是希望和别人在社交网络上交流还是面对面的交流」这个问题时,「面对面交流」压倒性地成为第一选择。

既然大多数人还是倾向于面对面交流,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人依赖着社交网络呢?另外一份专门针对这个问题的调查结果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尽管钟爱社交网络的原因有林林总总,但是这份对10万社交网络使用者进行的调查中,选择「获得满足感」,「可以肆意妄为」,「可以扮演另外一个我」这3个选项的人占有很大比率,相反,选「对真实社交感到恐惧」这一选项的人微乎其微。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份报告揭示了人的某种的天性:人们的内心深处似乎更加愿意和人面对面地坐在一起喝下午茶而不是坐在马桶上看别人PO出的大餐,然后点赞。行为学家指出:过度痴迷社交网络的人,会增加自恋度,同时消极敏感度和心理脆弱度也会呈恶性几何级数上升。举个最直观的例子:在巴拉圭曾经有一个叫Marta Dianeane的网络红人,因其性感的外貌火辣的身材,怪异的衣着和出位言行在网上红极一时,其网络的粉丝数量在短短三天内增加了数万。在其爆红之后的一个月,粉丝们纷纷发现在网上看不到这位网络红人更新的动态了,几周之后,警察在一座破旧的小公寓里面找到了这位死于自杀的网络红人的尸体,令人震惊的是,这位在网络上性感火辣的红人其实是一个相貌平常且重达200多斤,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两年却一直找不到工作的肥妹。网上的名字是假的,图片也全是合成的。

她在自己的遗书中写道,「在度过最初那几周的兴奋后,我开始变得很焦虑,尽管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我,我却觉得孤独得可怕。我每天费尽心思来合成图片和编写那些出格的话,我不知道我还能坚持多久。当有天晚上我发现关注我的人数减少了5个的时候,我突然抓狂起来,我害怕当我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所有的人都会不再关注我。我曾经试图打电话给我的家人和朋友,告诉他们真相,但是我觉得我已经失去了这样做的勇气。对不起,所有的人,请原谅我的懦弱和我所做的一切。我也知道,没人会愿意记得我的真名。」

如同10年前的我们无法完全准确预知我们今天的生活一般,社交网络的未来也是一个我们无法预计却又无法回避的问题:它在将来会将我们领向怎样一个方向?这种演化会完全颠覆人类真实的社会交流吗?我们必须认识到的是:没有电,没有电脑,没有数据线,没有代码,没有那很多很多所需的相关的物质和技术理论中的哪怕一个,纵使千万个马克·扎克伯格也创造不出脸书,是科技和社会的进步造就了这一切要素的齐备,而这一切的推动者便是我们人类自己,换言之,是我们创造了社交网络而不是社交网络造就了我们。正如同在无数好莱坞科幻电影中所体出现的人类因为对人工智能飞速发展而担心未来某一天的反噬一样,已经有社会学家预言:社交网络或许也会在某一天彻底改变人类的发展史。

与之平行的一个问题是:当我们渴了,可以饮水;当我们饿了,可以进食;当我们冷了,可以穿衣。但是,当我们孤独了呢?在科学技术和物质文明都已经高度发达的今天,任何一种药物或者心理辅导都不能让我们彻底摆脱这个问题,孤独是作为有意识的社交个体的我们被根植于DNA之中的不可避免的一种情绪和状态,它不单单受我们自身大脑情绪的控制,一句话,一张照片,一个陌生的环境,一首撩动心弦的歌曲,一段涌上心头的回忆,一次不期而遇的遭遇,太多太多的因素左右着这种感知的发生,我们甚至都还无法预知它的发生。

然而,当我们在不经意间因为丢失了真实社交而感到孤独的时候,当这两个貌似不相干的平行问题从无限远处绕回到面前相交时,是不是该停下来好好审视和思考一番:到底是谁影响了谁?

社交网络

让我们更孤独了吗?

在社交网络中,一方面,国籍、种族、职业、阶层的弱化让人与人之间有了更多和更加平等对话的机会,而与此同时,人们心中对陌生人的好奇感被N次放大,真实社交中的伦理和礼数却被逐渐淡忘。

越是孤独感强烈的人,在网络上点击社交媒体和聊天室的频率越高。然而在登出社交网络后,孤独感反而更加强烈。

如同10年前的我们无法完全准确预知我们今天的生活一般,社交网络的未来也是一个我们无法预计却又无法回避的问题:它在将来会将我们领向怎样一个方向?这种演化会完全颠覆人类真实的社会交流吗?

孤独

经济学

严格意义上来说,虚拟恋人并非新鲜事物,日本和韩国早已有了诸多虚拟女友之类的电子游戏。2010年韩国一款名叫「宝贝,是我」的智能手机软件,就已经开始为韩国男士们提供虚拟女朋友,男人们可以通过这款软件接到来自一位可爱的「女朋友」打来的视频电话。软件问世初期,瞬间就引爆了下载量。就连可口可乐也受此启发,当用户安装相应的APP后,就可以从6个女性角色中选择一个来收发短信。

其中,虚拟女友的最高成就当属去年的电影《她》。这部电影的男主角西奥多离婚后,爱上了人工智能助手萨曼莎,并沉浸其中,不可自拔。萨曼莎因其人工智能功能,可以同时与数百个真实男性同时交流,并且扮演不同的角色。而在现实生活中,扮演萨曼莎的,则是真正的人。在销售虚拟恋人的淘宝店铺,一天只需要20元左右,你就能够定制手机短信或微信,并且提供各式风格的选择,如萝莉、御姐、邻家等。

如今在淘宝网上搜索相关出售虚拟恋人的店铺,总计有超过500家店铺在提供类似的服务作为主营业务,如果只搜索产品,则数量超过6000件。在这些产品中,一款名为「触不到的恋人」高居销量榜首,在不足一个月时间中销售达1600多件,以其标价20元计算,销售额超过32000元。

本刊编辑部采访了其中一家淘宝店。

受访者:淘宝店承月苑掌柜莫小姐

BM:你是怎么发现这个市场需求的?

M:有次很偶然发现淘宝上有人在做销售虚拟男友女友的生意,觉得还挺有兴趣的,于是自己就和身边的朋友商量准备一起试着做做看。

BM:业务情况怎么样?

M:一开始做的时候大家都并不指望靠着这个赚钱,也没想过会盈利,就是一种纯粹的玩票性质。而且刚开始做的时候,确实也不赚钱。1块钱1小时,忙的时候熬夜到晚上一两点钟,就是想既然做了就要把它做好并且持之以恒下去。

BM:到目前为止有多少个工作人员?

M:最开始总共有9个国内的朋友以及5个留学在外的朋友一起做,后来通过朋友发动朋友,又根据市场需求主动去找一些有能力的朋友来帮忙,现在一共有40多人在一起做。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这40多人都有自己固定的本职工作或是学业,大家都是因为对虚拟女友男友这件事感兴趣而聚在一起的。

BM:对工作人员有什么要求?

M:对待顾客有责任心,不会去窥探顾客的隐私,所有和顾客聊天的内容要做到完全保密,而且拒接顾客提出的有关色情或不健康的聊天内容以及极端苛刻的要求。

BM:虚拟女友男友这项业务具体怎么收费?

M:3元1小时,18元1天。服务方式:微信、QQ、微博等文字聊天,也可语音。不接受视频。

BM:现在客户人群的年龄比例?以及基本诉求是?

M:18到30岁之间来自海外的未婚男女比较多。谈论最多的是关于爱情方面,其次是友情和亲情。基本诉求就是缓解就业压力,诉说心事,排解寂寞这几种。

BM:到目前为止做了多少单?

M:一个多月的时间做到了1400单左右。

BM:你觉得虚拟男友女友有什么积极的影响?

M:大家都知道现代社会人们压力很大,经常受到伤害,在现实生活中受到打击或者遭遇挫折后不及时表达出来就会造成一些心理疾病,所以我觉得预防这些因素形成心理疾病最好的办法就是经常和人沟通,人与人之间建立信任。所以虚拟男友和女友不仅可以帮助人们诉说心事,而且还能增添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

在销售虚拟恋人的淘宝店铺,一天只需要20元左右,你就能够定制手机短信或微信,并且提供各式风格的选择,如萝莉、御姐、邻家等。

BM=BIZMODE

M=莫小姐

他,没有名字。

他的存在真正意义上第一次被世人所知晓,是在1994年,这条新闻被排在报纸最末一版的最下面,当时的头版头条是巴西男足门将塔法雷尔跪地振臂仰天庆祝和刚刚踢飞点球的罗伯特·巴乔叉腰低头的照片。或许当时都没多少人专心读过那条新闻,刚刚捧回的大力神杯足以让桑巴民族再过一次狂欢节,生性热情欢快的巴西人,骨子里本就不喜欢悲伤的故事。

这篇新闻里面对他的介绍也很简单且模糊。朗多尼亚州的亚马逊森林流域,最近频繁有伐木工人看到有所谓的「野人」出现,好几个伐木工人都声称看到了身着树叶服的野人出现,每次就一个。尽管在巴西,人们对印第安人并不陌生,但是奇怪的是这个人的扮相不同于传统的印第安人,显得十分落魄,有懂印第安语的伐木工向他喊话的时候,他也是目露凶光却又有些惊恐地嚎叫几声之后,便快速消失在森林里。没人知道他到底是谁,甚至没人能清楚完整地描述出他的长相,也不知道他到底住在哪里。

两年过去了,当世界杯夺冠的热潮和激情慢慢褪去之后,关于这个野人出没的报道和传说越来越多,人们的目光慢慢转向了他,有的人开始称他为巴西的「人猿泰山」,甚至有富商表示愿意出钱将他请出森林,过上流社会的生活。终于,有印第安学者通过照片中他身上所画的部落涂鸦符号,断定他属于当地一个很小的印第安土著部落的分支。在政府的印第安人部落人口记录中,已经查不到这个部落的记录了。于是,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个神秘的「野人」,政府决定派出一支搜索队,进入森林,找出这个印第安人和他的部落族人。

为了保护印第安土著居民,巴西在1988年颁布法令,给予印第安人在他们传统的土地上继续按原有生活方式生活的权利,外人不得进入打扰。然而,亚马逊流域丰富的矿产和森林资源早就被很多农业主和不法分子窥视已久,对印地安原住部落的骚扰不曾中断。

经过数周的努力,搜索队终于在好几处棕榈叶搭成的小茅屋附近发现了这个所谓的「野人」的踪迹,然而随后的调查却令所有人惊呆了,搜索队原本根据发现的14个小茅屋的数量推断这个所谓的小部落至少应该还幸存7〜8个家庭,但在经过几天的蹲守观察之后,最后确认了这个传说中的「野人」已经是这个部落唯一的幸存者了。根据身高\走路姿势\牙齿和脚印的判断,专家推断出他的年龄在35岁左右。当搜索队一边用印第安语表达善意,一边试图接近他时,他像一只受惊的野兔一样疯狂跑开,从一个小茅屋跑到另一个小茅屋,或者往那些只有半米深的手凿洞里跳进跳出,一边疯跑,一边疯狂而又凄凉地嚎叫。

不得已,搜索队只能撤退隐蔽起来,并把他的照片分发到附近几个印第安人部落,试图找寻到有用的线索。但根据长相和身上的部落涂鸦特征,周围没有一个部落与他有任何关联。而根据他语言能力的退化以及他居住范围几十平方公里内尸体残骸搜索的一无所获,专家推断他已经独自一人生活了至少15~20年左右。

每天早上,他会不定时起床,第一件事是去吮吸野草和大片树叶上的露水,并用一个用陶泥和树枝做成的容器收集多余的露水,有时这种收集工作要花费他2~3个小时的时间。由于方圆十几公里内都没有山泉或是河水,在旱季,这成为他收集饮用水的唯一方式。接下来是耕作时间,尽管语言能力由于长期无人沟通已经退化,但他依旧保持住了农耕的技能。他在小茅屋的四周种植了一小块一小块的庄稼,主要是玉米和树薯,并且懂得用自己的粪便或者腐烂的动物的尸体当作庄稼的肥料,这些碳水化合物是他主食的来源。平常,他也会用弓箭和尖底陷阱捕获一些小型的野生猎物,如小鸟和野兔。在捕猎没有收获的时候,无刺的蜜蜂在空树洞中的蜂巢是他另外的食物来源,但这也要冒着从4米高的树干上踩空跌落的危险。空闲的时候,他会跪坐在不同的小茅屋前双手指天,口中发出一些没有规律的声响,仿佛在一个人进行某种部落仪式,又好像是在和曾经住在这些茅屋中的人进行某种精神上的交流,当然,这是一种完全不会有回应的单向交流。这种每天都会进行的看似没有任何意义的,甚至凄凉到有些令人窒息的悲壮的仪式和交流,却必定是他一个人独自生活这么多年下来的一种精神交流。空闲的时候,他会带上那唯一一支已经很钝的破损发霉的长矛在方圆几里的特定范围内进行巡视,边走边用树枝和藤条标记下一些貌似边界的记号。然而在某一棵老树或是某一块岩石下,他又会放置一些截然不同的记号,并长时间的呆坐在那里,或许那里有属于他那个曾经的部落或者家庭的回忆。专家推断,这种在旁人看来匪夷所思的举动,是这么多年来支持着他在一个人的世界里作为部落最后一个人生存下去的精神动力。他不愿走出这个只属于他一个人的世界,在他看来,守护住这一个人的世界,也是他活着的唯一的理由。

终于有一天,搜索队发现亚马逊湿热的天气和毒虫的叮咬终于让他虚弱下来,连着两天没有走出小茅屋。为了不想像之前那样因为太多人的出现惊吓到他,搜索队派出了最为年长且会说印第安语的医生带着食物和草药慢慢走进了他的小茅屋。医生的出现让他操起长矛一下子从地上蹦起来,这已经耗尽了他几乎所有的力气,他已经没有力气再发出往日那疯狂的嚎叫,剩下的只是眼中满满的恐惧和不安。医生一边用印第安语表达自己的来意,一边放下食物和草药慢慢退出了小茅屋。他并没有跟出来,因为他已经没有多余的力气了。不一会儿,医生留在小茅屋里的食物和草药也被扔了出来,散落到四周的泥坑里。

搜索队又默默的在屋外守候了两天,到了第三天,他们意外地发现,小茅屋里的人又奇迹般走了出来,开始收集露水,种植庄稼,追逐猎物,巡视自己的领地,就好像往常一样。

在一番商量之后,搜索队最后做出了撤离的决定,因为他们知道,哪怕是出于善意的保护,强行带他离开这里,回到现代社会,也无异于从精神上杀死了他。

在撤离之前,搜索队悄悄地做了一件事。

他们在他平常标记的领地范围四面八方都插上了警示牌。

每块牌子上都密密麻麻地用各种语言写着相同意思的一句话:

「请不要再前进,因为你会打扰到这世界上最孤独的人。谢谢!」

世界上最孤独的人

为了保护印第安土著居民,巴西在1988年颁布法令,给予印第安人在他们传统的土地上继续按原有生活方式生活的权利,外人不得进入打扰。

这种每天都会进行的看似没有任何意义的,甚至凄凉到有些令人窒息的悲壮的仪式和交流,却必定是他一个人独自生活这么多年下来的一种精神交流。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